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9)
2023(7551)
2022(6332)
2021(6211)
2020(5044)
2019(11842)
2018(12016)
2017(22737)
2016(12794)
2015(14787)
2014(15249)
2013(14909)
2012(14234)
2011(12491)
2010(13108)
2009(12255)
2008(12683)
2007(11254)
2006(10242)
2005(9416)
作者
(34866)
(28584)
(28123)
(27403)
(18134)
(13630)
(13158)
(11009)
(10785)
(10649)
(9469)
(9437)
(9191)
(9122)
(8839)
(8836)
(8492)
(8336)
(8261)
(8162)
(7373)
(6878)
(6761)
(6642)
(6525)
(6514)
(6425)
(6367)
(5764)
(5673)
学科
(48568)
经济(48502)
管理(39994)
(33970)
(29769)
企业(29769)
(27925)
方法(21875)
中国(18047)
数学(16795)
数学方法(16586)
(14792)
贸易(14782)
(14550)
(14314)
(13933)
财政(13603)
(13037)
(12877)
财务(12862)
理论(12820)
财务管理(12800)
业经(12047)
企业财务(12022)
(10964)
(10344)
银行(10337)
(9764)
(9535)
(9253)
机构
学院(179102)
大学(178980)
(73593)
经济(71764)
管理(63731)
研究(56551)
理学(52763)
理学院(52186)
管理学(51369)
管理学院(51034)
(48315)
中国(47656)
(38830)
财经(33379)
科学(30723)
(29936)
(29880)
(28080)
中心(25994)
北京(25431)
财经大学(24174)
(24159)
师范(23968)
研究所(23866)
经济学(23828)
(23802)
经济学院(21634)
(21133)
(20851)
业大(19712)
基金
项目(99388)
研究(80502)
科学(76471)
基金(69146)
(57316)
国家(56765)
社会(49412)
科学基金(48233)
社会科(46525)
社会科学(46516)
教育(39295)
(38425)
编号(35907)
基金项目(35530)
(31903)
成果(31727)
资助(29331)
自然(27531)
自然科(26783)
自然科学(26774)
自然科学基金(26287)
课题(25235)
(23259)
(22267)
重点(22133)
项目编号(22130)
(21302)
教育部(20569)
(20530)
大学(20273)
期刊
(89740)
经济(89740)
研究(64459)
(43278)
中国(42207)
教育(27772)
管理(25068)
学报(21737)
(19624)
金融(19624)
科学(19108)
(18924)
大学(17667)
财经(17334)
技术(16901)
学学(15738)
经济研究(15132)
(14841)
业经(13784)
(13081)
问题(12780)
农业(12513)
图书(11527)
会计(11352)
财会(10816)
国际(10126)
理论(9801)
(8923)
实践(8792)
(8792)
共检索到29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树一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财权、事权、财力、支出责任这四个要素,经过了几轮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改革所表现的特征有二,一方面从收入端向支出端演进,一方面从全域向财政领域聚焦。《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让其中所明确的改革事项逐一落地,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探索。为了形成切实可行的中央、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一要做好"办事"与"花钱"的学问,二要实施"双向平衡"与"上下结合"的方略,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树一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财权、事权、财力、支出责任这四个要素,经过了几轮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改革所表现的特征有二,一方面从收入端向支出端演进,一方面从全域向财政领域聚焦。《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让其中所明确的改革事项逐一落地,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探索。为了形成切实可行的中央、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一要做好"办事"与"花钱"的学问,二要实施"双向平衡"与"上下结合"的方略,三要形成具体划分标准、路径、方法和流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的要求。改革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包干制,再到分税制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陈芳敏  周晨辉  
高等教育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保障。通过梳理美国高等教育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演变历程,文章发现:美国政府事权集中在公立高校日常经费拨款、学生资助和科学研究方面,其中,联邦政府主要履行公平职能,承担学生资助和受益在州域范围外的科学研究支出;州和市县政府承担资源配置职能,负责公立高校日常经费拨款和受益在州域范围内的科学研究。财政事权虽然基本稳定,但支出责任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高度相关,以公平为目标的支出具有逆经济周期特征,而以效率为目标的支出则具有顺经济周期特征;出于激励相容原则,联邦政府将其大部分资金使用权交给州政府。借鉴美国经验,中国政府应在扩大学生资助覆盖面、逐步完善资助标准、提高学费降低政府日常经费补助以及强化财政资金对高校投入的稳定器功能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的要求。改革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包干制,再到分税制财政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泽彩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构建科学、规范、高效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性、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贯彻落实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的深度延展,为2020年前基本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指明了方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振宇  王骏  
探究层级政府间教育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对合理配置和统筹教育财政资源、提高教育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保障教育财政投入长效增长、深化和完善教育财政体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等方面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教育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实然层面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教育财政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合理划分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原则,即受益原则、匹配原则、效率原则、中央控制原则、法治原则和动态调整原则;最后,提出了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陆强  
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具体到政法领域,司法权、国家安全机关事权为中央事权已无争议,公安机关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则尚未取得明显突破。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公安机关承担职责繁多,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维护公共安全职责,又包括出入境管理等在国际上通常由移民主管部门负责的事务,事权划分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从而阻碍了公安机关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的建立。本文从我国公安机关事权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敬怡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中央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指导意见》已成为当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敬怡  
(一)成立财政事权改革领导小组,增强改革统筹协调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触及部门及各地利益,改革难度非常大,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统筹协调好各个方面,扎实稳妥推进。建议成立财政事权改革领导小组,由中央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财政等相关部门作为主要组成成员。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推进全国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重大事项,建立改革协调促进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做好任务分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毅  王楠  高燕  
我国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过于粗略。细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下一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必须在经济上体现出效率,在政治上体现中央统一领导和兼顾地方平衡发展的原则。将国家公园财政事权细分为9个一级事权,以及若干个二级、三级事权,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对细分的事权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经验在中央财政事权、地方政府事权、国家公园和地方政府共同财政事权等不同模式之间进行综合评价与判断,选择一个最佳的事权模式。研究认为,与国家公园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中央直管的国家公园主要为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委托省管的国家公园主要为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敬怡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基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服务现代国家治理的目标要求,针对我国目前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中存在的改革进程相对较慢、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统筹协调性不强、与收入划分改革衔接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根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公共品层次性理论、偏好识别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基础理论,归纳了部分国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性、法制性以及在财政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上应具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适当结合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通过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实现各级政府财力与财政事权的相互匹配等相关启示。通过研究分析提出如下措施建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增强改革的统筹协调;确定财政事权清单,提高财政事权划分的可操作性;科学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收入划分改革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有序衔接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建立科学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这项改革进行了部署。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红举   冯嘉鑫  
政府间公共文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当前其划分改革仍存在事权共担模糊性与粗略并存、支出分担概括性与下移并存、财力主导性与保障不足并存,以及省以下划分改革尚未完成等缺憾。划分改革追求“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目标,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不能替代省级政府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负总责”,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分级负责。府际协调应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在省域内落实省级统筹调控功能,并实施地方政府的分级负责,突出“两个积极性”的地方积极性;在体制协调上保持财政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在机制协调上实施标准化与均等化的衔接配合;在策略协调上强调动态化与确定性的适度平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毅  王楠  高燕  
我国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过于粗略。细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下一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必须在经济上体现出效率,在政治上体现中央统一领导和兼顾地方平衡发展的原则。将国家公园财政事权细分为9个一级事权,以及若干个二级、三级事权,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对细分的事权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经验在中央财政事权、地方政府事权、国家公园和地方政府共同财政事权等不同模式之间进行综合评价与判断,选择一个最佳的事权模式。研究认为,与国家公园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中央直管的国家公园主要为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委托省管的国家公园主要为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