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6)
- 2023(7232)
- 2022(6374)
- 2021(6249)
- 2020(5325)
- 2019(12094)
- 2018(12004)
- 2017(24378)
- 2016(13609)
- 2015(15302)
- 2014(15544)
- 2013(15425)
- 2012(14878)
- 2011(13952)
- 2010(14526)
- 2009(13881)
- 2008(13788)
- 2007(12565)
- 2006(11661)
- 2005(10788)
- 学科
- 济(51130)
- 经济(51038)
- 管理(36943)
- 业(34646)
- 企(26235)
- 企业(26235)
- 方法(20209)
- 数学(17855)
- 数学方法(17556)
- 农(17492)
- 中国(17126)
- 制(15014)
- 财(14563)
- 学(12779)
- 银(11616)
- 银行(11585)
- 贸(11541)
- 贸易(11533)
- 易(11296)
- 行(11224)
- 农业(10851)
- 策(10624)
- 业经(10477)
- 融(10109)
- 金融(10108)
- 体(9118)
- 地方(9042)
- 税(8777)
- 及其(8491)
- 税收(8356)
- 机构
- 大学(204111)
- 学院(202388)
- 济(83539)
- 经济(81568)
- 研究(75756)
- 管理(73147)
- 理学(61524)
- 理学院(60703)
- 中国(59773)
- 管理学(59595)
- 管理学院(59197)
- 科学(45911)
- 京(45151)
- 财(43936)
- 所(40447)
- 农(36565)
- 研究所(36411)
- 中心(33383)
- 财经(33116)
- 江(32290)
- 经(29837)
- 北京(29450)
- 业大(29083)
- 农业(28987)
- 范(28687)
- 师范(28439)
- 院(27288)
- 经济学(25423)
- 州(25341)
- 财经大学(24160)
- 基金
- 项目(123338)
- 科学(96186)
- 研究(90935)
- 基金(88895)
- 家(78249)
- 国家(77608)
- 科学基金(63981)
- 社会(55893)
- 社会科(52711)
- 社会科学(52699)
- 省(45899)
- 基金项目(45864)
- 教育(41848)
- 自然(41234)
- 划(41029)
- 自然科(40151)
- 自然科学(40136)
- 自然科学基金(39404)
- 编号(37926)
- 资助(37504)
- 成果(33540)
- 部(28738)
- 重点(28419)
- 课题(27151)
- 发(26974)
- 创(24391)
- 性(23994)
- 教育部(23881)
- 科研(23398)
- 制(23203)
共检索到321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会义 李秀彬 辛良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耕地利用中,农户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追求逐步由耕地产出最大化向劳动力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粮食生产对于农户的重要性在下降,导致我国粮食生产中耕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在1998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广东等省(市)区甚至出现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下降的情况。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这一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上述情况后认为,为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目标,需要在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以缓解粮食安全的国家目标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农户目标之间的冲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元赫 李子君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和各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探讨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以提高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研究方法:能值分析、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呈增长态势,而劳动集约度不断下降;资本集约度中,属于省工性投入的农业机械集约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特征,属于增产性投入的化肥、农药和农膜集约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东西高,南北低"的特点。(3)耕地利用集约度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两者存在着不协调现象。研究结论: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应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元赫 李子君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和各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而探讨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以提高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研究方法:能值分析、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1993-2014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呈增长态势,而劳动集约度不断下降;资本集约度中,属于省工性投入的农业机械集约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特征,属于增产性投入的化肥、农药和农膜集约度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全省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辉霞 陈国阶 何晓蓉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耕地总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且地区间的数量、质量变化不平衡。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我国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藏粮于土、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第三产业用地管理等若干关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耕地 耕地变化 驱动力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吕贻忠 安萍莉 严良政
【目的】揭示耕地利用集约度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了自然条件相似而经济水平不同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两个研究区,计算了其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耕地利用集约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兴区,其耕地利用集约度要高于曲周县。此外,从近20年的数据分析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利用集约度先是快速上升,而后上升速度减缓,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不同种植制度之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越来越大,出现集约度两极分化的现象。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构建了一个曲线模型来总结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结论】经济发展显著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度 规律 经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新利 马才学
研究目的:揭示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对耕地利用的劳动力集约度、农药化肥集约度和农业机械集约度的影响机制,为新型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结果:(1)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对耕地利用的劳动力集约度和农业机械集约度有显著影响,土地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无显著影响;(2)经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导致劳动力集约度的下降和农业机械集约度的上升,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导致劳动力集约度和农业机械集约度均下降,社会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导致劳动力集约度和农业机械集约度均上升。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阶段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是本质,但同时应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阮萌 杨海水
二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曾被广泛运用,并被认为对日本经济的赶超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日本产业政策体现如下特征:立足于世界市场;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政府主导与市场结合的多样化政策手段。但日本产业政策的运用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我国产业政策在借鉴日本产业政策的手段时,一定要处理好产业保护与调整资源禀赋结构、根据产业演进规律来选择合适产业升级方式、产业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相适应、政府适当干预与发挥市场优势等关系。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要素禀赋 经济干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黎黎 李子君
[目的] 研究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拟为提高该区域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以及促进耕地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探讨了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1)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总集约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劳动集约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资本集约度的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资本集约度中,属于省工性投入的农业机械集约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属于增产性投入的农药、化肥、农膜集约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上“西、南部高,东北部低”。(3)复种指数、人口非农化比重和耕地资源禀赋对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独立影响程度最大,各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远大于单一影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结论] 应注重农药、化肥、农膜的生态效应,加快土地流转,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要抓住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经济和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全面提高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缩小区域差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荣辉
我国现阶段外资政策的取向陈荣辉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阶段及当前的特点15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1980—1982年为试点阶段,以1979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为依据,外商开始进入我国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1990-2006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态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0-2006年间,全国耕地投入强度呈现波动状态,利用程度表现频繁波动,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利用效率呈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GDP、农村劳动力工价和财政支农是影响耕地投入强度的重要因素;农民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和人均耕地面积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耕地利用集约度。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利用,通过合理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耕地流转制度和农业剩余劳力流动制度,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
关键词:
耕地利用 集约度 影响因素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安玉娟 门明新 霍习良 许皞
利用生产成本分析河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发展变化特征,通过建立近20年河北省耕地利用数据库,确定反映集约度的评价指标,基于生产成本计算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对研究区集约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经历了"两快两稳"4个发展阶段,区域间的耕地集约度是栾城≈遵化>张北,劳动集约度在耕地利用集约度中的比重是张北>栾城>遵化。研究发现,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集约度的比重会逐渐上升,而劳动集约度比重会逐渐下降,体现了资金投入逐步替代劳动投入的趋势;研究区内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受地块区位和微地形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秀彬
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 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揭示出:①减少的耕地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区质量较好的耕地,而增加的耕地主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土地; ②非农产业占地的多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敏感; ③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建议重新检讨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转移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耕地损失 驱动因子 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金浪 杨子生
本文提出从利用投入和产出效应2个方面测度耕地集约利用,并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3种基本类型:粗放化型、集约化型和过度化型。以处于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江西省和江苏省两个粮食主产区为例,剖析两省2001年-2010年耕地(水稻种植)集约利用的差异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①近10a来,城市化水平低的江西省单位耕地面积水稻种植总投入、省工性投入和增产性投入与城市化水平高的江苏省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省工性投入的差距最小,而江西省的水稻单产,尤其是水稻净利润在2010年进一步低于江苏省;②尽管江西省和江苏省耕地利用属于集约化型的年份均最多,但属于过度化型的年份比例偏高,分别为33.33%和22.22%,这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中一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何给予家庭以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促进家庭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公共政策必须应对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家庭 发展 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