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0)
- 2023(11008)
- 2022(9805)
- 2021(9348)
- 2020(7899)
- 2019(18545)
- 2018(18787)
- 2017(36693)
- 2016(19882)
- 2015(22502)
- 2014(22621)
- 2013(22588)
- 2012(20856)
- 2011(18895)
- 2010(18968)
- 2009(17378)
- 2008(17079)
- 2007(14910)
- 2006(13172)
- 2005(11590)
- 学科
- 济(77121)
- 经济(77032)
- 管理(55777)
- 业(52924)
- 企(42421)
- 企业(42421)
- 方法(37301)
- 数学(32629)
- 数学方法(32280)
- 农(22389)
- 中国(21679)
- 财(19373)
- 学(18487)
- 业经(16282)
- 制(14969)
- 贸(14963)
- 贸易(14954)
- 易(14546)
- 地方(14383)
- 农业(14292)
- 和(12817)
- 银(12603)
- 环境(12582)
- 银行(12567)
- 理论(12401)
- 行(12008)
- 务(11967)
- 财务(11904)
- 财务管理(11882)
- 技术(11838)
- 机构
- 大学(287777)
- 学院(285034)
- 管理(115002)
- 济(111119)
- 经济(108519)
- 理学(99588)
- 理学院(98500)
- 管理学(96872)
- 管理学院(96380)
- 研究(94911)
- 中国(71292)
- 京(61941)
- 科学(60049)
- 财(52885)
- 所(48052)
- 农(45406)
- 研究所(43777)
- 业大(43367)
- 中心(42798)
- 财经(42516)
- 江(40764)
- 北京(39705)
- 经(38536)
- 范(38150)
- 师范(37821)
- 农业(35810)
- 院(34834)
- 州(33229)
- 经济学(32372)
- 财经大学(31712)
- 基金
- 项目(194404)
- 科学(152003)
- 研究(142010)
- 基金(140730)
- 家(122917)
- 国家(121930)
- 科学基金(103773)
- 社会(87012)
- 社会科(82306)
- 社会科学(82285)
- 基金项目(75922)
- 省(74632)
- 自然(68947)
- 自然科(67215)
- 自然科学(67200)
- 自然科学基金(65980)
- 教育(64631)
- 划(63882)
- 编号(59309)
- 资助(57920)
- 成果(47951)
- 重点(43395)
- 部(43146)
- 发(41009)
- 课题(39983)
- 创(39717)
- 科研(37573)
- 创新(37069)
- 教育部(36555)
- 项目编号(36159)
- 期刊
- 济(119870)
- 经济(119870)
- 研究(85194)
- 中国(49590)
- 学报(44810)
- 科学(42385)
- 管理(40658)
- 农(39842)
- 财(37082)
- 大学(33433)
- 学学(31429)
- 教育(30372)
- 农业(28012)
- 融(23495)
- 金融(23495)
- 技术(23311)
- 业经(20139)
- 财经(19661)
- 经济研究(18878)
- 理论(17292)
- 经(16506)
- 问题(16357)
- 实践(16157)
- 践(16157)
- 图书(15400)
- 业(13932)
- 科技(13807)
- 技术经济(13575)
- 资源(13518)
- 现代(13084)
共检索到41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婉莹
现阶段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存在补偿额度过低、补偿范围不明确、土地新增收益的归属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土地二元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与地价理论及科斯定理,旨在提出自己关于征地补偿价格标准改善的可行性建议。该文将不动产估价中的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引入征地补偿机制中,提出以下建议:(1)集体与失地农民分开补偿,对于有相关权益的土地的损失也应纳入补偿的范围。(2)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进行补偿,其中政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补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集体的补偿以当前市价为基准进行补偿,可由市场比较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借鉴不动产估价的收益法,通过其净收益除于以当期活期存款利率为基础而确定的资本化率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谢昕
征地制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土地征用后的补偿问题。我国现行法律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和制度需要重新认识和确定的一个事实。本文试对各地区确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的作法进行研究、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征地安置补偿标准源自《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和各省制定的《征地安置补偿最低保护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地区的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远远超出了《土地管理法》关于产值测算的规定标准,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村民(居民)因此而一夜暴富。这既造成了因攀比补偿收益而出现的诸多征地冲突,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又与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不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文春 南灵 江美丽
现行不公平的补偿标准引发了诸多问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层,都在苦苦寻觅补偿标准的改革良方。在是否要提高征地补偿数量这个问题上,结论是出奇的一致,但在如何提高征地补偿的技术路径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在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几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历史定价法 市场定价法 征地制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新华
在我国,由于土地所有制度的二元性,无论学术界还是政府层面对征地补偿标准的本质并没有认识清楚,从而导致当前我国征地补偿价格测算方法的非市场性,进而不能满足公正补偿的要求,引发较多的征地冲突。在厘定清楚征地补偿标准本质的基础上,从土地估价方法的角度探讨了以剩余法和市场法来测算征地补偿价格的思路,并发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测算方法测算的征地补偿标准明显要高,从而更有利于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并从根本上减少征地冲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严重不公,理论界提供的改革思路之一是提高产值倍数,但不改变补偿基准的改革仍然未能脱离计划经济的樊篱,现行补偿标准的缺陷或不公平将会依然存在。未来更可行的改革方案应该是彻底改革,即实行征地区片综合价,但也会引发许多新的不公平。我们应该采取因应措施,避免或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进征地补偿标准改革。
关键词:
征地 补偿 公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志凌 赵利君
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革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国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改革,运用合理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使征地补偿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才能达到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体现社会的公平性。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美国等10个国家征地补偿价格构成和评估方法比较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征地补偿价格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征地补偿 价格构成 国际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立雄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农村征地生态价格补偿标准的缺失、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缺失、相关职能体系的缺失,侵害了被征地农民和地区的生态利益,造成土地开发的经营更加粗放,导致各主体利益出现矛盾。应该通过引入农村征地生态价格补偿立法、构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制定合理的区域化征地生态价格补偿标准、形成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措施,实现对被征地农民的生态补偿,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征地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关键词:
农村征地 生态价格补偿 缺失 影响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立雄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农村征地生态价格补偿标准的缺失、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缺失、相关职能体系的缺失,侵害了被征地农民和地区的生态利益,造成土地开发的经营更加粗放,导致各主体利益出现矛盾。应该通过引入农村征地生态价格补偿立法、构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制定合理的区域化征地生态价格补偿标准、形成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多样化补偿方式等措施,实现对被征地农民的生态补偿,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征地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关键词:
农村征地 生态价格补偿 缺失 影响 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灵辉
通过对农村土地内部产权关系进行解构,将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构成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两部分,并界定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取得和灭失条件。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没有针对征地时涉及户内各成员享有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方式存在承包权补偿无依据,经营权补偿无科学的确定方法等问题,因此,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要对因征地而造成权利人受损的各项权利充分的补偿。通过研究提出了5种对下轮承包权的补偿方法,针对现金补偿的情况,又提出了收益还原法和年产值倍数法两种具体计算方式,对于经营权的补偿采用年产值倍数法,且补偿倍数与剩余承包年限相挂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研究目的:提出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土地价格评估法。研究结果:中国征地补偿标准可以根据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际损失和政府出让土地价格对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支付能力分别进行计算,区分土地财产权和农民公民权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征收 补偿标准 计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付时鸣 王勇
我国的征地制度具有国家垄断的性质,现行的征地补偿费标准缺乏合理性,导致了实际征地中给予农民的补偿费偏低,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一个实物期权,从实物期权的定价方式出发,可以建立农地征用补偿费的新标准和新思路。如果采用货币补偿的形式,就应依照期权价格给予农民足额补偿。对征地双方都更有利的是混合补偿的形式,能够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解决他们的生存就业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更合理的农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和方法,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地征用 补偿标准 实物期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仕菊 黄贤金 陈志刚 谭丹 王广洪
研究目的:从耕地价值角度,研究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测算方法及分配机制,建立合理可行的征地补偿标准及补偿分配机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价值评估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2007年全国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是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2.51倍,且高于耕地最低市场价格,与征地补偿标准改革方向一致。研究结论:构建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是合理可行的,且耕地各种价值的归宿很明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波翀 郝寿义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征地前后农民福利的变化 ,认为征地补偿应该包括土地持续性收益、失地农民规避风险的成本和人力资本提升的成本三个方面。此外 ,失地农民还应该分享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增值收益。最后 ,本文提出以土地评估作为基础的征地补偿确定方法。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城市化 风险规避 净现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