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8)
- 2023(5034)
- 2022(4471)
- 2021(4268)
- 2020(3722)
- 2019(8321)
- 2018(8616)
- 2017(17353)
- 2016(9754)
- 2015(11317)
- 2014(11441)
- 2013(11374)
- 2012(10819)
- 2011(9804)
- 2010(10058)
- 2009(9703)
- 2008(9609)
- 2007(8960)
- 2006(8273)
- 2005(7688)
- 学科
- 济(33248)
- 经济(33198)
- 管理(26080)
- 税(21670)
- 业(21306)
- 税收(20233)
- 收(20066)
- 企(16337)
- 企业(16337)
- 财(15444)
- 中国(13873)
- 方法(12726)
- 制(11990)
- 数学(11274)
- 数学方法(11177)
- 农(10435)
- 体(8892)
- 银(8476)
- 银行(8455)
- 行(8142)
- 财政(8046)
- 学(7841)
- 贸(7141)
- 贸易(7135)
- 易(6974)
- 融(6947)
- 金融(6940)
- 地方(6883)
- 政(6546)
- 业经(6399)
- 机构
- 学院(138299)
- 大学(138021)
- 济(55506)
- 经济(54122)
- 研究(49908)
- 管理(46784)
- 中国(39856)
- 理学(38545)
- 理学院(38097)
- 管理学(37491)
- 财(37235)
- 管理学院(37228)
- 京(30469)
- 科学(29205)
- 所(26666)
- 财经(26521)
- 经(23783)
- 研究所(23228)
- 江(23051)
- 农(22926)
- 中心(21462)
- 北京(20190)
- 财经大学(19214)
- 业大(18434)
- 州(18212)
- 院(18122)
- 农业(18044)
- 范(17389)
- 经济学(17300)
- 师范(17170)
- 基金
- 项目(78974)
- 研究(60845)
- 科学(59527)
- 基金(54285)
- 家(47436)
- 国家(47044)
- 科学基金(37818)
- 社会(36362)
- 社会科(34291)
- 社会科学(34282)
- 省(30738)
- 教育(27766)
- 基金项目(27742)
- 编号(26720)
- 划(26284)
- 成果(24548)
- 资助(23207)
- 自然(22207)
- 自然科(21602)
- 自然科学(21589)
- 自然科学基金(21176)
- 课题(19158)
- 重点(17752)
- 部(17748)
- 性(17301)
- 发(17268)
- 项目编号(16736)
- 创(15786)
- 年(15597)
- 制(15333)
共检索到23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卢剑灵
地方税体系的构建涉及地方税制的建设、地方税权的确定和地方税体系的运行保障机制的完善等基本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 ,将直接制约着地方税体系的完善程度 ,以及在地方公共财政分配中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许太谊
关于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基本思路郭代模许太谊一、理顺地方税管理体制地方税管理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地方税管理权限,其中最关键的是地方税的立法权和执法权,而关于税权这个问题的焦点则在于:地方税权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从现行世界各国税权划分的现实来看,立法权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特征、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面临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背景下,应从优化税费立法权配置、加强公共服务与地方税的有机联系、探索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收入划分方式和建立促进城市群发展的跨区域公共服务筹资与成本分摊机制等方面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地方税体系建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家林
党的十四大昕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总目标,不仅使我国会计实践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且也为会计管理与核算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会计改革得以全面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来指导会计实践。我国现行的会计理论体系除了其确立的理论基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提外,在其内涵、结构及理论容量上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而难以满足当前会计改革的需要,有必要从我国现阶段会计实践的要求出发,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更广的范围来全面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问题。鉴于此,笔者特提出我国现阶段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怀平
机构编制工作不是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是国家重要的组织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改革形势下,对于节约财政开支,促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实现国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强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密切党政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金预算,并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1998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安祺
本文从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减小银行倒闭的外部性的角度出发 ,比较了两种存款保险方式———确定的存款保险和不确定的存款保险的优劣。针对中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成因以及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文章认为 ,现阶段中国不应建立确定的存款保险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葛静
"营改增"之后亟待重构我国地方税体系。学界目前提出以消费税、零售税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等多个方案,本文通过对多个方案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提出货物与劳务税不宜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的组合可以成为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的长期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世星 靳东升
我国地方税设立并已运行多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完善现行地方税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权划分不清、主体税种不明确、税种老化、内外税制不统一。作者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地方税的税权、税制结构和税收比重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税收合理分权、设立11个地方税种、培养主体税种和统一征管机构、完善征管手段的初步设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爱鸽
市场经济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常采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处理其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为此 ,国家税收体系就应由相对独立的中央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共同组成。目前 ,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地方税体系的构成和地方税权的划分。相应地 ,解决问题的措施是 :从思想上重视地方税体系建设 ,赋予地方政府适度合理的税收权限和科学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 ,建立地方税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
关键词:
地方税 税权 规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敏 汪小勤 吕玲丽
当前,我国现实中并存着城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结合这一模型的内容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的广义工业化的理论,中国现阶段就业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
就业 人口流动 模型 工业化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更新
构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出发,以民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以经济为基础,形成多层次保障水平;坚持公平优先,效率与公平统一;以家庭服务为基础,达到社会服务与家庭服务协调发展;实行现代化管理,到2020年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兆征
近年来我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能力逐步增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全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环境监测体制、队伍、技术、分析能力、装备、投入、内容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尽快构建适应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需求的环境监测体系:垂直管理、政事分开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敬业、专业、复合型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体系,技术全面、方法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静态评价与动态分析、微观评价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体系,先进实用、种类齐全的环境监测装备体系,稳定、协调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社会需求的监测内容和业务体系。
关键词:
构建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迪 唐雷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原财政包干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因素、分税制中的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同时并存 ,双轨运行。现阶段应注意 :(1)目前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还是很小 ,为了更好地取得省区间横向平衡 ,转移支付体系应从“收入返还”调整为以均等化拨款为基础的转移支付体系 ;(2 )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力度 ,明确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 ;(3)财政转移支付要在广度上、深度上落实好 ,同降低税收负担结合起来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国际经验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