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2)
2023(12669)
2022(10886)
2021(9834)
2020(8333)
2019(19072)
2018(18852)
2017(36963)
2016(19982)
2015(22940)
2014(23275)
2013(23469)
2012(22772)
2011(21149)
2010(21739)
2009(20557)
2008(20500)
2007(18723)
2006(16979)
2005(15932)
作者
(61976)
(51754)
(51582)
(49233)
(32999)
(24705)
(23709)
(20085)
(19482)
(18531)
(17780)
(17210)
(16635)
(16625)
(16124)
(16108)
(15394)
(15291)
(14966)
(14928)
(13308)
(12906)
(12564)
(11868)
(11797)
(11675)
(11546)
(11482)
(10522)
(10318)
学科
(108818)
经济(108722)
管理(51725)
(49717)
方法(38486)
(36749)
企业(36749)
数学(33823)
数学方法(33578)
中国(31181)
地方(29014)
(27500)
业经(21401)
(20627)
(20365)
(19288)
农业(18489)
(18444)
贸易(18430)
(17746)
(17634)
银行(17601)
地方经济(17308)
(17184)
金融(17182)
(17065)
环境(15444)
(14753)
(14492)
(12917)
机构
学院(307167)
大学(306882)
(139263)
经济(136339)
研究(115237)
管理(110547)
理学(92664)
理学院(91468)
管理学(90080)
管理学院(89475)
中国(88695)
科学(68275)
(66888)
(63472)
(60693)
研究所(54443)
(52211)
中心(51249)
财经(49226)
(48668)
(44245)
经济学(43943)
北京(43566)
(42343)
业大(42235)
师范(41967)
农业(40806)
(40516)
经济学院(39360)
(38754)
基金
项目(186825)
科学(145622)
研究(139249)
基金(132602)
(114841)
国家(113859)
科学基金(95217)
社会(88403)
社会科(83716)
社会科学(83693)
(73484)
基金项目(69542)
教育(62752)
(61976)
自然(58000)
编号(57263)
自然科(56486)
自然科学(56468)
自然科学基金(55445)
资助(54790)
成果(48259)
(47102)
重点(43045)
(41641)
课题(40699)
发展(38446)
(37989)
(37848)
国家社会(36284)
创新(35744)
期刊
(169289)
经济(169289)
研究(100678)
中国(64907)
(48793)
(47056)
学报(45195)
科学(42313)
管理(41561)
(34341)
金融(34341)
大学(33640)
农业(32877)
教育(32582)
学学(31523)
经济研究(27799)
技术(27231)
业经(26574)
财经(25200)
问题(22724)
(21856)
(18763)
技术经济(17449)
(17181)
国际(16584)
商业(15783)
统计(15726)
世界(15521)
理论(15368)
经济问题(14406)
共检索到490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申兵  
2006年后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所缩小,空间结构向均衡化和多极化演变、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以及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瞄准性增强等。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中仍存在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扩大、地区分工格局不合理、地区盲目竞争现象突出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受到体制机制掣肘等问题。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区域发展的上述态势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为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基本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昶春  聂春霞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地理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西方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及阶段性问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标准不同,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区,依据模糊物元理论构建模糊物元判断模型,分析和判断新疆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并在总结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王启仿  
本文简介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方面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发 ,以北京、广东、湖北、西藏自治区为例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及地域分布特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宪  刘勇  
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普遍加速高位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增长速度继续呈"西部东部快、中部慢"格局,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增长速度可能稍有放缓,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态势。本文提出了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维凤  景体华  
目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呈现六大特征:区域发展东优西快;实体经济发展趋好;中西部新增长极崛起;部分区域性改革先行先试;海洋经济成为东部沿海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区域发展呈现五大趋势:重塑中国制造业优势;新型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区域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深化改革的红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和谐社会目标;区域经济进入多元化时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湖北省各市州1994~2000年经济发展数据及其相关数据,利用GIS常用多层面复合分析和大样本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近6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规律。其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的组合方式及综合指数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根据一定经济发展原则将湖北省17个市州近6年的经济发展分为劳动效益促进发展型、结构效益推拉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等三种经济发展地域组合类型;在计算其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湖北省各市州的三种经济发展地域组合类型与其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地域分布上并没有很好对应的事实。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将人均GDP和综合指数的各自地域分布作了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冯更新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导向下不断发展的,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构建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炜  任保平  
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特征的认识,是一国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透过经济发展的内涵确定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并且从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制度水平的变化以及创新水平四个方面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同时借助Fisher最优分割法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个阶段。本文探讨了新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而从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提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思路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勇敏  鲁春阳  曾刚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本文从要素、制度、关系三个维度,按照经济发展相对绩效水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阶段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资源驱动型模式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力资本驱动型模式适用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市场主导型模式的经济发展绩效均优于政府主导型,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仅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传统经济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具有相对适用性;外生与内生因素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向着整合全球力量、国家机构和当地环境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永常  
在粮食消费方面,吴永常在《我国食物消费的发展及现阶段形势分析》一文中,将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居民、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差异,提出了针对这些差异和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食物发展战略的设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健  
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1985-2004年间,广西崇左市、安徽滁州市、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表明崇左市经济结构较差,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且竞争能力较弱;滁州市经济中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大,总体经济结构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竞争能力较强;南通市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总体经济结构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且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建议:①崇左市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吸收泛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