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0)
- 2023(14703)
- 2022(12915)
- 2021(12209)
- 2020(10303)
- 2019(23973)
- 2018(23880)
- 2017(46976)
- 2016(25193)
- 2015(28226)
- 2014(28261)
- 2013(27853)
- 2012(25497)
- 2011(22917)
- 2010(22771)
- 2009(20694)
- 2008(20193)
- 2007(17442)
- 2006(15058)
- 2005(12874)
- 学科
- 济(97762)
- 经济(97648)
- 管理(72854)
- 业(70007)
- 企(57221)
- 企业(57221)
- 方法(49353)
- 数学(43638)
- 数学方法(43036)
- 财(27530)
- 中国(26805)
- 农(26708)
- 学(21080)
- 业经(20934)
- 制(18843)
- 贸(18325)
- 贸易(18317)
- 易(17861)
- 农业(17778)
- 地方(17606)
- 务(17136)
- 财务(17061)
- 财务管理(17028)
- 企业财务(16183)
- 理论(16142)
- 技术(15939)
- 银(15885)
- 银行(15845)
- 和(15377)
- 行(15064)
- 机构
- 大学(358516)
- 学院(356465)
- 管理(143677)
- 济(141610)
- 经济(138605)
- 理学(125584)
- 理学院(124243)
- 管理学(121971)
- 管理学院(121317)
- 研究(114303)
- 中国(84216)
- 京(75157)
- 科学(71117)
- 财(67021)
- 所(56181)
- 农(55356)
- 财经(54477)
- 业大(53589)
- 中心(51907)
- 研究所(51344)
- 经(49586)
- 江(49430)
- 北京(47082)
- 范(46278)
- 师范(45827)
- 农业(43626)
- 经济学(42901)
- 院(41959)
- 财经大学(40899)
- 州(40410)
- 基金
- 项目(247911)
- 科学(195159)
- 基金(180890)
- 研究(180242)
- 家(157529)
- 国家(156250)
- 科学基金(134600)
- 社会(113208)
- 社会科(107261)
- 社会科学(107234)
- 基金项目(96273)
- 省(95986)
- 自然(88665)
- 自然科(86611)
- 自然科学(86586)
- 自然科学基金(85014)
- 教育(83737)
- 划(81285)
- 资助(74951)
- 编号(73662)
- 成果(59010)
- 部(55378)
- 重点(55075)
- 发(51953)
- 创(51341)
- 课题(49851)
- 科研(47952)
- 创新(47920)
- 教育部(47636)
- 大学(46414)
- 期刊
- 济(146369)
- 经济(146369)
- 研究(102845)
- 中国(59350)
- 学报(56411)
- 科学(51623)
- 管理(51602)
- 财(50193)
- 农(49071)
- 大学(43194)
- 学学(40804)
- 教育(37683)
- 农业(34250)
- 技术(31006)
- 融(28681)
- 金融(28681)
- 财经(26155)
- 业经(24749)
- 经济研究(24045)
- 经(22198)
- 问题(19878)
- 理论(17824)
- 图书(17442)
- 技术经济(16943)
- 科技(16878)
- 业(16754)
- 版(16353)
- 实践(16344)
- 践(16344)
- 商业(16084)
共检索到500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盛见
分配链条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等环节,分配的非公平性也相应地体现在这三环之中,分配起点的公平与否是整个分配链条是否公平的基础。从理论上分析,起点公平的标准应该是人们获取收入的"机会均等"。基于该标准对现阶段我国分配起点的"非公平性"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城乡、不同地区和行业以及同一经济社会结构内部等领域的非公平性十分突出。对此,现阶段必须关注分配起点非公平,采取相应措施以逐步消除起点的非公平。
关键词:
起点非公平 机会均等 非公平的消除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泽芳 张国强
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坚 杨奇明
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的机会均等思想被引入收入分配研究。经济学家将机会均等思想公式化,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扩展收入分配研究:(1)经验测度现实社会收入分配机会不均等状况;(2)设计与评价收入分配机会均等化政策;(3)将分配不公定义为机会不均等,并考察其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上述研究进展的评述,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1)当前各国收入差距中相当比例源于机会不均,在中国最重要的机会不均因素是社会关系,这为通过机会均等化缓解收入差距提供了经验依据;(2)机会均等思想可操作,罗默的EOp分析框架能帮助我们基于经验数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婉莹
现阶段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存在补偿额度过低、补偿范围不明确、土地新增收益的归属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土地二元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与地价理论及科斯定理,旨在提出自己关于征地补偿价格标准改善的可行性建议。该文将不动产估价中的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引入征地补偿机制中,提出以下建议:(1)集体与失地农民分开补偿,对于有相关权益的土地的损失也应纳入补偿的范围。(2)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进行补偿,其中政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补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集体的补偿以当前市价为基准进行补偿,可由市场比较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借鉴不动产估价的收益法,通过其净收益除于以当期活期存款利率为基础而确定的资本化率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继明
我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原则,只能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效率优先,只能是按贡献分配;兼顾平等,即在按贡献分配的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公平分配原则,效益优先,兼顾平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谢昕
征地制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土地征用后的补偿问题。我国现行法律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是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和制度需要重新认识和确定的一个事实。本文试对各地区确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的作法进行研究、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许多国家走过的路程相似,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关系这样的现实课题,即如何让所有人受到更多、同时又是更好的教育。如果用国际上常用的术语,就是如何实现入学机会均等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均等两种目标的统一。正如国际教育规划和研究所(IIEP)首任所长菲力浦·库姆斯所说:“改进教育质量的目的并不一定与增加教育机会平等的目标相矛盾,但有时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湘萍
比较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不择校家庭,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学校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从而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伏琴 刘献君
教育机会均等具有相对性 ,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又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又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般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考虑。本文从两阶段分析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 ,并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原因。最后 ,从社会和学校两方面提出增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
关键词:
机会均等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杨泽军199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33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2%。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家福 董美英 陈松林 窦艳
我国高等学校初始分层动因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诞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界线一直比较明显,各类学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配备、招生条件、社会声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学生进入不同层级的大学将获得不同质量的入学机会。研究表明,父母社会阶层高、文化程度高、行政职务高、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国家重点大学等高层级院校中,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而父母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低、行政职务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大多数聚集在二本、三本、大专等低层级院校中。这种高等学校分层状况与当前社会分层具有同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造成学生隔离现象,影响社会和谐,需要借助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芳
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动对中国经济走势有重要影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中国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须遵循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中国现阶段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 公平 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献国
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理论界的共识是"均等化"不是"平均化",且应着眼于"底线均等",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低标准、广覆盖"。然而,均等化本身包含"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两层含义。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人们的认识并不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小金
目前的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些非公平的因素,导致收入差距的不合理的扩大。这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政府应及时采取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强制纠错、尽可能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对进步和发展成果的共同分享等措施,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因素,抑制收入的差距非正常扩大。
关键词:
收入分配公平 差距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在风险决策中,生存风险对贫困阶层与富裕阶层的决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由于贫困阶层的生存风险率太高,导致了贫困阶层在决策过程中机会的不均等,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对贫困阶层进行帮助,极易在两者之间形成机会获得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只有采取合理措施,削弱生存风险对贫困阶层投资决策的过度约束,才能使贫困阶层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