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9)
- 2023(9647)
- 2022(8275)
- 2021(7859)
- 2020(6833)
- 2019(15851)
- 2018(15862)
- 2017(32227)
- 2016(17552)
- 2015(19611)
- 2014(19813)
- 2013(19995)
- 2012(18958)
- 2011(17287)
- 2010(17708)
- 2009(17049)
- 2008(17294)
- 2007(16055)
- 2006(14304)
- 2005(12912)
- 学科
- 济(78326)
- 经济(78250)
- 业(54854)
- 农(50322)
- 管理(41241)
- 方法(33794)
- 农业(33118)
- 数学(30929)
- 数学方法(30691)
- 企(30465)
- 企业(30465)
- 中国(23447)
- 业经(20720)
- 制(19226)
- 财(18601)
- 银(16009)
- 银行(15985)
- 贸(15368)
- 贸易(15361)
- 行(15255)
- 地方(15090)
- 易(15028)
- 融(13386)
- 金融(13384)
- 学(13092)
- 农业经济(12403)
- 发(12360)
- 体(12142)
- 策(11536)
- 险(11532)
- 机构
- 学院(258949)
- 大学(255633)
- 济(112356)
- 经济(110029)
- 管理(99124)
- 研究(86457)
- 理学(84270)
- 理学院(83421)
- 管理学(82145)
- 管理学院(81673)
- 中国(72855)
- 农(62169)
- 财(53551)
- 京(53310)
- 科学(51181)
- 农业(47778)
- 所(44642)
- 业大(42935)
- 中心(41952)
- 财经(41715)
- 研究所(39949)
- 江(39857)
- 经(37709)
- 经济学(34123)
- 北京(33815)
- 范(32186)
- 师范(31887)
- 州(31631)
- 经济学院(31139)
- 财经大学(30354)
- 基金
- 项目(160956)
- 科学(125323)
- 研究(120663)
- 基金(115653)
- 家(99502)
- 国家(98545)
- 科学基金(83135)
- 社会(76778)
- 社会科(72227)
- 社会科学(72205)
- 省(63629)
- 基金项目(61447)
- 教育(53616)
- 划(52480)
- 编号(51501)
- 自然(51187)
- 自然科(49892)
- 自然科学(49876)
- 自然科学基金(48989)
- 资助(47493)
- 成果(41987)
- 部(36819)
- 发(35888)
- 重点(35620)
- 农(35168)
- 课题(34118)
- 创(32539)
- 性(31431)
- 国家社会(31408)
- 教育部(30955)
- 期刊
- 济(130347)
- 经济(130347)
- 研究(78391)
- 农(65921)
- 中国(50482)
- 农业(44349)
- 学报(39424)
- 财(39420)
- 科学(36711)
- 融(34753)
- 金融(34753)
- 大学(30536)
- 管理(29948)
- 学学(29198)
- 业经(27311)
- 教育(20772)
- 技术(20725)
- 业(20594)
- 财经(20301)
- 问题(19380)
- 经济研究(18857)
- 经(17236)
- 农村(15485)
- 村(15485)
- 农业经济(15268)
- 版(14731)
- 理论(13892)
- 技术经济(13710)
- 经济问题(13437)
- 世界(13343)
共检索到394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增龙 罗剑朝
一、导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可争议地必须包含农村居民在内,否则在农村居民超过60%的中国空谈建设小康社会毫无意义。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涵盖了全面的目标主体和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增龙 罗剑朝
自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其实际效果不甚理想,无论制度本身还是实际运作过程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参保人数连年下降。基于这种现实,本文从微观层次来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和供给问题,以期发现农村养老保险供求的结症所在,并尝试提出新的制度安排设计,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供给 需求 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皮立波 李军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佳
基于参保人理性选择的视角,对现行新农保制度的利益导向机制进行的研究表明,现行制度下参保人的最优选择是低档次缴费、最低年限缴费(仅15年)和延期参保。尽管新农保的设计初衷是照顾缴费能力弱的低收入群体,但没有保护缴费能力较强群体的合理利益,挫伤了其选择高档次缴费的积极性,导致新农保陷入最低档次参保困境。此外,现行制度也没有鼓励参保人长期缴费的内在激励。对新农保制度的利益导向机制进行再设计的思路是:实行多缴多补的激励机制,鼓励参保人选择高档次缴费;构建长缴多得的待遇计发办法,激励参保人长期缴费;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以及基础养老金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针对延期参保行为建立保费补缴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梅 杨明媚 马强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农户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展开调查,并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程度较高,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民收入水平、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筹资期望和运作方式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奎泉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的路径,因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所归咎的原因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与一味要求增加政府的直接投资不同,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创新、变公共品供给的政府主导为市场诱导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供给 政府行为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生忠 宋一乔
现阶段我国保险产业出现诸多问题 ,传统的保险经济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 :传统的保险经济理论偏重于保险市场研究 ,研究保险市场的培育 ,研究保险供给与需求关系 ,此外 ,偏重于保险市场现象研究 ,偏重于保障制度研究 ,属于一种描述性研究 ,而忽视保险产业内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 ,保险产业增长问题、保险产业结构问题、保险产业政策问题以及保险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等。本文就我国保险产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
保险产业 经济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冰 张军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上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安全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宏观需求管理的需要,而且我国现阶段已有能力承担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看,农村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都迫切要求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坚持四项原则,现阶段着力抓好三个重点。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剑 王良健
随 着 改 革开 放 政 策 的实 施 而 加 速推 进 的 农 村 城 市 化 已 经 实 行 了 二 十 多 年 ,人 们 看 到 较 多 的 是 它 对 农 村 发 展所 起的积极作 用,但是我们 也不应该无视 其带来的负 面影响。在政 策或措施不 当的情况下 ,负 面影响表现 得尤为明显 。本 文从农用耕 地、农村环境 质量、农民整体 素质和小城 镇无序建设 四方面对此进 行了简要的 分析并提出 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负面效应 对策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敬林
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的各项改革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以有效的方式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农产品贸易对我国的冲击,并利用贸易自由化给农业提供的发展机遇,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相对城市而言严重不足 ,但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基层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却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 ,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违背了公共品供给的受益原则、公平原则和最优原则。我国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来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户籍制度 财政税收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奎泉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①供给赖以依存的制度变迁和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的现实,要求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政府主导"模式进行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市场诱导",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春瑛 薛兴利 范毅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诸多挑战 ,而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单独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应当是走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土地保障 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放 赵光
基于江苏省沭阳县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情况与其土地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现阶段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没有参加的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更高。Logistic计量检验显示,农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与土地流转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拐点分析进一步表明,若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人均年收入需要达到10万元才能突破土地流转意愿的质变点,对于现阶段普遍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离质变点仍然有一定差距,而既参加新农保又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人均年均收入仅需1600元以上就能达到较高的土地流转意愿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