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0)
- 2023(12715)
- 2022(10634)
- 2021(9762)
- 2020(8553)
- 2019(19468)
- 2018(19349)
- 2017(38435)
- 2016(20977)
- 2015(23778)
- 2014(23712)
- 2013(23983)
- 2012(22340)
- 2011(20185)
- 2010(20624)
- 2009(19881)
- 2008(20362)
- 2007(18774)
- 2006(16778)
- 2005(15267)
- 学科
- 济(96350)
- 经济(96232)
- 业(94377)
- 企(77075)
- 企业(77075)
- 管理(71420)
- 农(47181)
- 方法(42959)
- 数学(34554)
- 数学方法(34306)
- 业经(32077)
- 农业(31002)
- 财(30598)
- 中国(24428)
- 制(22294)
- 务(21607)
- 财务(21588)
- 财务管理(21554)
- 企业财务(20379)
- 技术(18511)
- 贸(18413)
- 贸易(18404)
- 易(17942)
- 策(17431)
- 和(16469)
- 体(16171)
- 划(15649)
- 学(15409)
- 地方(15385)
- 银(15049)
- 机构
- 学院(318467)
- 大学(311059)
- 济(138545)
- 经济(135881)
- 管理(126873)
- 理学(108394)
- 理学院(107372)
- 管理学(105930)
- 管理学院(105367)
- 研究(102534)
- 中国(83442)
- 农(66905)
- 财(65552)
- 京(64732)
- 科学(60780)
- 所(52937)
- 财经(51638)
- 农业(51612)
- 江(50350)
- 业大(49650)
- 中心(48429)
- 研究所(47407)
- 经(46592)
- 经济学(41727)
- 北京(40470)
- 州(39265)
- 经济学院(38032)
- 财经大学(37472)
- 范(37305)
- 师范(36966)
- 基金
- 项目(199595)
- 科学(157963)
- 研究(147969)
- 基金(145406)
- 家(125490)
- 国家(124272)
- 科学基金(107009)
- 社会(95514)
- 社会科(90187)
- 社会科学(90161)
- 省(79728)
- 基金项目(77400)
- 自然(67780)
- 自然科(66158)
- 教育(66155)
- 自然科学(66140)
- 划(65250)
- 自然科学基金(65030)
- 编号(61454)
- 资助(58541)
- 成果(48625)
- 部(45114)
- 重点(44603)
- 发(44264)
- 创(44111)
- 业(43627)
- 课题(40603)
- 创新(40550)
- 国家社会(39214)
- 制(38802)
共检索到480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铭恩 于爱芝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合约同样具有市场中的企业合约特征,合约中也包含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合约内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循环激励约束结构,企业合约的激励约束结构是"……企业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所有者……",而农业生产合约的激励约束结构为"……农户人力资本→土地产权强度→农户人力资本……",在上述分析框架基础之上,利用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子飞 王昌海
有机农业是我国适应居民食品消费由注重数量向质量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农业污染问题等的现实选择。以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陕西洋县为例.运用三阶段DEA包络分析)模型.本文比较分析了其与周边县区的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产出指标和以农业资本、劳动力、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农膜使用量为投入指标满足模型适用的“同向性”条件假设.可以进行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管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有必要进行各因素对效率影响的剥离性分析;在外部环境因素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出占c}u比重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而以粮食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比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孔令成 张明如
文章基于七个典型省份新型职业农民样本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省域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在三阶段DEA模型框架下对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进行剥离是合理的。环境因素中,农业信息服务与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效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业支持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与职业农民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则是复杂的。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三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所下降,而其规模效率则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不高。为了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的效率,需要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制定土地流转法和人口流动法,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力度,构建农业生产利益共同体,创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世艳 李仕宝
本文在万户农民调查数据基础上,以病虫害防治技术与良种配套栽培这两类农民最关心的农业技术为研究对象,构建Logit模型分析农户选择这两类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民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农业技术信息来源、农户耕地规模、农户家庭收入构成以及户主年龄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卫龙宝 葛永明 张维源
本文从农业科技成果的特性及其供给,农业经营环境与农业科技成果需求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农业科技成果的传递等方面,对观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障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作者认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农业科技成果固有的特性所决定的,也与农业经营环境的相对不利有关,还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成果传递渠道单一、传递方式陈旧及传递能力的不足直接相联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晶
农业补贴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支持是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效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农业补贴 政策 实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蕾 于成成 王敏 杜栋
选取2009年、2013年、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环境变量中,提高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而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比、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等指标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农业改革前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的提高,2009~2013年各省市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入,2013~2016年生产效率提升速度放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志亮 刘成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得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积极因素;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研究同时表明,投入调整前后测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依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划分,可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归为四种类型,各省份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的改善技术管理或调整生产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邸敏学
我国学界关于私营企业劳资合作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私营企业劳资双方可以合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劳资关系主体的逐步成熟为劳资合作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学界应该借鉴劳资合作的经验,加强劳资合作研究,营造劳资合作的氛围,促进私营企业劳资合作。
关键词:
私营企业劳资合作基本经济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友国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表达渠道非制度化,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化渠道不够通畅;二,表达平台非组织化,农民利益表达缺乏稳定的组织化平台支撑;三,表达方式非合法化,农民利益表达行为容易突破合法化底线;四,表达内容非权利化,农民利益表达内容主要集中于资源性权益,而非政治性权利;五,表达意识非主体化,农民缺乏利益表达所需的政治主体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乃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禄 俞雷
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企业成长具有内容层次性、层次模糊性、主体核心差异性等特点,因而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中,企业创新的核心内容、主导人员及目标都有所不同。企业在创新中成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类型领导人在组织与管理方面进行变革,否则,长期形成的惯性和积累的问题将阻碍企业成长。
关键词:
企业创新特征 企业成长阶段 动态均衡状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蓝海涛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之际我国农业政策呈现的转轨经济特征。结果表明 ,在转轨经济和加入WTO的制度背景下 ,我国现行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有时存在矛盾 ,手段比较单一 ,行政计划色彩较浓 ,负保护状态依然存在 ,边境措施的保护重点错位 ,政策实施对象的主体是巨量的小农户 ,粮棉政策变动频繁 ,政策的地区差异性突出 ,价格补贴沉淀在流通部门。准确把握它们 ,有助于深入洞察我国农业政策冲突点的分布及性质 ,为针对性地调整我国农业政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
转轨经济 农业政策 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兰海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晨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过剩。收入目标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转向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因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