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6)
2023(10584)
2022(9577)
2021(9286)
2020(7839)
2019(18546)
2018(18989)
2017(37075)
2016(20294)
2015(22927)
2014(23184)
2013(22862)
2012(20888)
2011(18917)
2010(19127)
2009(17619)
2008(17298)
2007(14740)
2006(13413)
2005(11947)
作者
(57774)
(47231)
(47220)
(45084)
(30147)
(22682)
(21582)
(18537)
(18040)
(17020)
(16263)
(15769)
(15041)
(15026)
(14636)
(14466)
(14000)
(13974)
(13583)
(13407)
(11776)
(11721)
(11383)
(10772)
(10686)
(10600)
(10548)
(10528)
(9509)
(9228)
学科
(77506)
经济(77409)
管理(56836)
(51862)
(43236)
企业(43236)
方法(35844)
数学(31272)
数学方法(30910)
中国(23258)
(21489)
(20711)
(18838)
业经(17089)
(16156)
地方(15937)
(14076)
贸易(14067)
(13805)
银行(13772)
(13684)
(13189)
农业(13185)
理论(13050)
(12939)
(12895)
(12361)
金融(12360)
环境(11845)
技术(11710)
机构
大学(286085)
学院(282907)
管理(113357)
(111876)
经济(109244)
理学(97688)
理学院(96595)
研究(95379)
管理学(95008)
管理学院(94483)
中国(71740)
(62208)
科学(57976)
(55605)
(47638)
财经(43390)
研究所(42958)
中心(42104)
(41599)
(40803)
业大(40316)
北京(40313)
(39308)
(38475)
师范(38172)
(35015)
(33549)
经济学(32674)
农业(32370)
财经大学(32213)
基金
项目(187500)
科学(146329)
研究(140572)
基金(134385)
(115872)
国家(114899)
科学基金(98236)
社会(86052)
社会科(81391)
社会科学(81369)
(72458)
基金项目(72023)
教育(64891)
自然(63494)
自然科(61914)
自然科学(61899)
(61581)
自然科学基金(60763)
编号(59152)
资助(55750)
成果(49239)
(41865)
重点(41392)
课题(40522)
(39496)
(38483)
项目编号(36625)
教育部(35937)
创新(35801)
科研(35490)
期刊
(125738)
经济(125738)
研究(91703)
中国(54295)
管理(42291)
学报(41602)
(40407)
科学(38983)
(37231)
教育(36522)
大学(31662)
学学(29310)
(26241)
金融(26241)
农业(25938)
技术(24357)
财经(20753)
业经(20482)
经济研究(19907)
(17491)
问题(17052)
图书(16083)
理论(15856)
实践(14613)
(14613)
现代(13526)
技术经济(13382)
科技(13288)
商业(12692)
(12503)
共检索到422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本文首先从对事权的基本认识出发,考察事权的要素和范畴,认为对事权构成要素的解析有助于认识其联通至国家治理的逻辑,对事权范畴的正确界定则是改革的必要前提;其次从我国当前法律规定、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和事权划分原则的演变三方面,剖析我国事权划分的现状;再次论述财政联邦制事权划分的内在逻辑,总结其共性特点,特别强调了与事权相关的法定主体与履职主体等可借鉴之处;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志勇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合理的事权划分,就不会有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先是提出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后又转向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实际上,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原则才是更合理的选择。文章结合分税制改革,分析了事权划分所涉及的八大难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文章认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困难与政府职能过多、国有产权收益过多有关。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更应突显事权划分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树一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财权、事权、财力、支出责任这四个要素,经过了几轮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改革所表现的特征有二,一方面从收入端向支出端演进,一方面从全域向财政领域聚焦。《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让其中所明确的改革事项逐一落地,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探索。为了形成切实可行的中央、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一要做好"办事"与"花钱"的学问,二要实施"双向平衡"与"上下结合"的方略,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树一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财权、事权、财力、支出责任这四个要素,经过了几轮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改革所表现的特征有二,一方面从收入端向支出端演进,一方面从全域向财政领域聚焦。《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让其中所明确的改革事项逐一落地,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探索。为了形成切实可行的中央、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一要做好"办事"与"花钱"的学问,二要实施"双向平衡"与"上下结合"的方略,三要形成具体划分标准、路径、方法和流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荣军  
1994年税制改革确立了新的中央与地方税收权限划分模式,对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行的税权划分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权划分关系,对进一步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处理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刘艳  吴丰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本文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加的新常态背景下,围绕市场化改革这一主线,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市民化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现与初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及农民工形成与农民工市民化三个阶段,力求探寻农民市民化的演进规律,并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考量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我国农民市民化的新目标、新动力、新特征作出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刘艳  吴丰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本文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加的新常态背景下,围绕市场化改革这一主线,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市民化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现与初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及农民工形成与农民工市民化三个阶段,力求探寻农民市民化的演进规律,并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考量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我国农民市民化的新目标、新动力、新特征作出展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建立科学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这项改革进行了部署。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德发  王曙光  
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关系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任何实行层级制管理的国家都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利益关系等,其经济关系中的科学税权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尚希  石英华  武靖州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财政事权划分应当充分考虑公共风险因素。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应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划分改革为突破口,在识别财政事权风险的基础上,强化中央财政事权,规范并减少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赋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并根据公共风险的变化,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的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聂常虹  冀朝旭  
本文在加速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背景下,研究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问题。通过对《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的梳理,归纳出现行法律界定政府科技事权的范围。以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基础,找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作为近期科技事权的重大关切。结合科技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在立法、部门责任、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欣  余贞利  刘尚希  韩凤芹  鄢晓发  李成威  樊轶侠  张明喜  赵伟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战略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从政府的角度看,明晰科技事权是前提,履行科技事权是关键。现阶段我国履行科技事权的基本行为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这种微观化的事权行为模式严重偏离了政府履行科技事权的初衷,改变这种局面,应转变思维贯势,从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向以行为为中心,构建"风险—环境"的新行为模式,即基于分担宏观创新风险的环境建设。在新的行为模式基础上,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与合作,构建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新型关系:分工与合作。分工与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伙干,也不是泾渭分明式的绝对划分,而是分清责任,中央地方形成合力。与之相适应,支出责任改革的实施路径。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振宇  王骏  
探究层级政府间教育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对合理配置和统筹教育财政资源、提高教育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保障教育财政投入长效增长、深化和完善教育财政体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等方面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教育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实然层面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教育财政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合理划分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原则,即受益原则、匹配原则、效率原则、中央控制原则、法治原则和动态调整原则;最后,提出了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聂常虹  冀朝旭  
本文在加速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背景下,研究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问题。通过对《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的梳理,归纳出现行法律界定政府科技事权的范围。以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基础,找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作为近期科技事权的重大关切。结合科技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在立法、部门责任、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采学  
迄今为止,我们对城镇居民贫困程度的认识一直处于模糊的抽象概念之中。在这种对贫困无定性定量分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有关决策与社会科学研究,很难说有十足的科学依据与准确度。本文拟在定性分析现阶段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这一角度,对城镇居民贫困程度作定量分析,对贫困收入线的划分,作初步试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