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1)
- 2023(11036)
- 2022(9609)
- 2021(8985)
- 2020(7672)
- 2019(17720)
- 2018(17485)
- 2017(34451)
- 2016(19104)
- 2015(21543)
- 2014(21636)
- 2013(21498)
- 2012(20597)
- 2011(18742)
- 2010(19044)
- 2009(17812)
- 2008(17813)
- 2007(16627)
- 2006(14871)
- 2005(13147)
- 学科
- 济(81615)
- 经济(81547)
- 业(56530)
- 农(48272)
- 管理(47568)
- 企(34259)
- 企业(34259)
- 方法(33246)
- 农业(31780)
- 数学(29989)
- 数学方法(29643)
- 中国(20788)
- 业经(20438)
- 地方(19348)
- 财(19047)
- 制(16654)
- 学(15941)
- 贸(15915)
- 贸易(15910)
- 易(15472)
- 策(13981)
- 银(12420)
- 银行(12380)
- 发(12189)
- 融(11890)
- 金融(11887)
- 行(11870)
- 环境(11691)
- 及其(11473)
- 体(10907)
- 机构
- 学院(277662)
- 大学(272592)
- 济(116279)
- 经济(113729)
- 管理(104219)
- 研究(96684)
- 理学(89281)
- 理学院(88273)
- 管理学(86708)
- 管理学院(86186)
- 中国(74797)
- 农(69436)
- 科学(60476)
- 京(56900)
- 农业(53718)
- 财(52295)
- 所(50904)
- 业大(49011)
- 中心(46769)
- 研究所(45886)
- 江(45585)
- 财经(40333)
- 范(37067)
- 师范(36730)
- 经(36463)
- 北京(35161)
- 州(35124)
- 省(35052)
- 经济学(34251)
- 院(33318)
- 基金
- 项目(180883)
- 科学(140928)
- 研究(133826)
- 基金(128411)
- 家(111593)
- 国家(110535)
- 科学基金(93366)
- 社会(83535)
- 社会科(78753)
- 社会科学(78725)
- 省(74602)
- 基金项目(67938)
- 划(60631)
- 教育(60624)
- 自然(59236)
- 自然科(57744)
- 自然科学(57725)
- 自然科学基金(56718)
- 编号(56610)
- 资助(52412)
- 成果(46502)
- 发(41006)
- 重点(40612)
- 部(40305)
- 课题(39009)
- 农(37380)
- 创(36887)
- 科研(34624)
- 创新(34520)
- 性(34098)
- 期刊
- 济(136802)
- 经济(136802)
- 研究(80540)
- 农(71241)
- 中国(57989)
- 农业(48003)
- 学报(46339)
- 科学(41668)
- 财(38624)
- 大学(35040)
- 学学(33303)
- 管理(32609)
- 融(30997)
- 金融(30997)
- 教育(28700)
- 业经(28006)
- 业(23359)
- 技术(23310)
- 问题(19573)
- 经济研究(19393)
- 财经(19259)
- 经(16521)
- 版(15964)
- 农村(15361)
- 村(15361)
- 农业经济(14767)
- 世界(14595)
- 技术经济(14318)
- 经济问题(13734)
- 资源(13555)
共检索到423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史清华 陈凯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认为 :社区农户之间的相对地位呈正态分布是农村社会稳定 的基础 ,农村政策法规建设应注意维持农户相对收入结构的稳定以及防止过度的两极分 化 ;应努力降低农村政策法规的运行成本并使之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 ;必须坚持土地家庭 承包制长期不变 ,所有土地关系的调整都必须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普及初 等教育 ,这对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等农村一切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农民 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海
在法律意识方面,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当前我国的法律是公正的,大部分农民认为法律能够保障他们的自身权益,绝大多数农民认为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不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朝着现代法律意识的方向迈进。但是,受一些因素特别是权力和金钱等的影响,少部分或者极少数农民持不同的观念和想法。因此,农村法制建设的道路依然漫长,仍然需要执法者和农民双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农民 法律意识 法制观念 权力 金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少涵 崔嘉欣
从现代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法律素质的要求入手,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法律素质现状、不足及其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职业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的对策:走出"重技术轻法律"误区,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法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内容与机制,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系统化;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法律素质 普法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子潇
在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中,"感知—判断决策—图式形成"是基础性内在结构,农民生活中的法治实践是外在影响因素。通过观察"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可知,正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规避风险为目的的"判断标准",和既有图式对新判断结果的"顺应",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生成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它们联通意识生成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社会特征,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意识生成机制。正是因为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更近,农民对法律的避险功能产生消极判断,法律图式又顺应了这些新判断,导致出现了"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
关键词:
法律意识 迎法下乡 关系性距离 规避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杨康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是目前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研究,揭示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因素:"人治"观念与"官本位"思想、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执法和司法有失公平、农民工个人素质较低。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法律意识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忠
随着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法治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逐渐懂得自己的权利及维护权利的途径。但是也应看到,总体上农民的法律意识离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本文将以南昌地区的农村为例,从传统和利益两个角度来探讨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利益 农民 法律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理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和相关法规的完善,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很好的改善,这也是实际生活中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现象依旧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在阐述新时期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的前提下,针对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提出一些粗浅对策,期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农民工 法律意识 现状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博纳
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但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却是多年来尚未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自身文化教育素质的低下、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执法环境的不健康、法律援助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造就了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的状况,主要体现在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缺失、法律能力不足等方面。为了有效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国家不仅要加大文化教育投入、强化普法宣传,而且要积极营造健康的法治环境,拓宽农民工法律援助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法律意识 法律援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晓放 夏春德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产业大军的主力,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为社会管理与城市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国家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教育状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受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的影响,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加强其法律教育,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正常、有序地从事职业劳动、参与社会分工。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法律意识教育 移动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永琴
我国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25亿,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法律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滞后,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整体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体系,提升其法律意识,为其权益保护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法律意识 缺失 建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孔会 殷仁胜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不仅是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的必备素质。依法治国时代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农村法律素质的培养。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培养农民法律素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民法律素质低下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提出了培养农民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法律素质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玲娥 郭欣亮
劳动者权益是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核心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关键所在。以课题组对山西省私营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劳动者权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为: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整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非正式用工形式、员工不能按劳取酬、工会职能边缘化、有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借鉴美国、丹麦、瑞典、日本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经验,目前应强化我国政府的指导作用,尽快完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律体系和监测标准,加强劳动监察。同时要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构建集体协商制、三方协调制。劳动者要提高其个人素质,增强维权意识...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劳动者权益 山西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旭强 穆月英 陈阜
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产量和生产成本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农户对该项补贴政策的评价和期望。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和节约成本效果对部分农户还存在差异,政府补贴是推进这一技术实施的主要手段。就如何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 周宁
本文以全国十省1000份"农民文化素质调查"问卷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以农民受教育年限为基础的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其各种技能的具备和运用,进而对自己在农业生产中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缺乏信心。另外,文化素质低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型和模仿性的农业技术,从而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遇到障碍,农产品竞争力不足。
关键词:
农民文化素质 农业生产 技术选择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生叶 薛兴利
为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山东省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基于1226份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带动示范作用和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影响程度最大,社会需求、蔬菜生产的产量及规模和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对其政策支持影响次之,当地资源禀赋情况和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程度对政策支持的影响最小;而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社会身份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建议政府从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政府和农民认识程度、优化外部环境入手,合作社则通过健全运行机制、完善...
关键词:
蔬菜专业合作社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保障依赖、养老阶段与农村老人转出农地意愿——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
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
深圳市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制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
成长阶段视角下的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关系探讨——基于304家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
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情况及其差异——基于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应对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问卷调查
农民对新出台的几项农村政策的反映——14省千余农户的问卷调查
山西省农村金融理论研究步入新阶段——山西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综述
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基于对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