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1)
2023(9443)
2022(7304)
2021(6604)
2020(5413)
2019(11854)
2018(11917)
2017(23324)
2016(12858)
2015(13969)
2014(14043)
2013(13782)
2012(12488)
2011(11285)
2010(11350)
2009(10389)
2008(10361)
2007(9444)
2006(8541)
2005(7734)
作者
(37563)
(32254)
(31133)
(30035)
(19673)
(15389)
(14085)
(12361)
(11949)
(11134)
(11048)
(10556)
(10050)
(9959)
(9838)
(9606)
(9396)
(9079)
(9079)
(8974)
(8101)
(7959)
(7791)
(7315)
(7163)
(7135)
(7039)
(6971)
(6575)
(6362)
学科
(55905)
经济(55848)
(45220)
(43850)
农业(30090)
管理(29896)
(22614)
企业(22614)
方法(19826)
数学(17672)
业经(17545)
数学方法(17511)
中国(16028)
(12746)
(12540)
地方(11707)
(11649)
(11134)
农业经济(10172)
发展(9679)
(9671)
(9566)
(9303)
银行(9286)
土地(9087)
(9074)
农村(9063)
(8972)
(8897)
技术(8623)
机构
学院(183519)
大学(178681)
(78324)
经济(76817)
管理(68230)
研究(64918)
理学(59305)
理学院(58692)
管理学(57585)
管理学院(57284)
(56006)
中国(50351)
农业(42971)
科学(40817)
(36767)
业大(36587)
(33667)
(33483)
研究所(30737)
中心(30718)
(28505)
财经(26704)
农业大学(26563)
(24486)
(23548)
经济学(23516)
师范(23299)
(22573)
(22232)
(22218)
基金
项目(126447)
科学(100083)
基金(92763)
研究(91291)
(82378)
国家(81627)
科学基金(69278)
社会(60152)
社会科(56698)
社会科学(56683)
(50705)
基金项目(49664)
自然(44202)
自然科(43155)
自然科学(43145)
自然科学基金(42406)
(41657)
教育(40057)
编号(36805)
资助(36181)
(32057)
(28876)
成果(28630)
重点(28476)
(28448)
(26026)
国家社会(25616)
(24886)
课题(24814)
(24699)
期刊
(91114)
经济(91114)
(60761)
研究(50413)
农业(41080)
中国(39520)
学报(33622)
科学(30678)
大学(26003)
学学(25083)
(24247)
业经(21517)
(21037)
金融(21037)
管理(20753)
(19623)
教育(15898)
技术(14018)
农村(13787)
(13787)
农业经济(13724)
问题(13701)
财经(13121)
经济研究(12536)
(11900)
(11252)
世界(10825)
业大(10544)
经济问题(9928)
资源(9888)
共检索到27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研究目的:计算并比较现阶段全国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和成渝四大经济带农地非农化配置方式的效率损失以及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以期对这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关系的协调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通过边界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大陆31个省市的1989-1996年和1999-2002年共计12年的数据计算了农地非农化市场配置低效产生的效率损失和农地非农化过度性的损失。研究结果:虽然现阶段农地非农化市场配置效率损失在逐渐减少,但中国1989-1996年和1999-2002年阶段共计过度性农地非农化184234hm 2,占这两阶段农地非农化总数量的11.2%,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本文从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效率的模型,并对我国1989-2003年间的农地非农化进行检验,发现该期间我国农地非农化在空间配置上存在效率损失,如果将中部地区14.24%和西部地区3.66%的农地非农化指标转移到东部地区,将能够达到全国农地非农化空间配置的效率最优。然而,上述结论只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原配置的帕累托改善,而不是农地非农化的社会最优配置,因为最优配置还涉及其他方面效率的改善。所以,本文结论进一步指出,在现阶段农地资源存在过度非农化的情况下,对上述指标的调控虽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合理的资源利用要求资源配置在代际上是有效率的。在资源代际最优配置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衡量农地非农化是否符合代际配置效率的宏观决策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地非农化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若以1989-2003年为研究区间,1989-1996年阶段东、中、西部地区的过度非农化比例分别占各自实际非农化数量的6.58%、6.84%和7.85%,反映出1989-1996年期间的农地非农化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造成农地的过度非农化。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应该进一步控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来保证农地资源能够在未来得到更优的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曲福田  郭忠兴  
农地资源不仅具有经济生产功能,还具有大气调节、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成分、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态功能,而在非农化过程中这些功能在市场中没有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没有包含在农地的现实价值中。因而,有必要对农地的非市场功能进行详尽的分类及价值估算。同时,将由于市场失灵而没能包含到农地总价值中的生态环境等非市场价值纳入到成本效益决策中,来减少市场失灵所造成的农地非农化的效率损失。通过对农地非市场功能的具体分类及量化,测算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因市场失灵导致的农地非农化过度损失,结果显示,代表东、中、西部地区的江苏、湖北和甘肃省的农地非农化过度损失Ⅰ分别为31.58%、38.13%和43.85%,这为我国农地非农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娟  南灵  
本文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分为2部分: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农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新增建设用地负外部性造成的生态价值的降低。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当量因子表、替代成本法和防治成本法测算2000-2007年间农地非农化损失的总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陕西省共有51 640.06 hm2农用地实现了农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达34.22×108元,平均每年损失4.28×108元。耕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占农地非农化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的一半以上,而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土地则有95.21%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士超  王健  
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农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要素市场扭曲和空间失衡的角度探究了农业要素市场关联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要素市场具有关联性,农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育会影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扭曲和资本市场扭曲降低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农业生产要素空间失衡会造成周边地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损失,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资本市场扭曲的间接效应甚至超过了直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全要素生产效率分解,劳动力市场扭曲和资本市场扭曲的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损失,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效率损失。因此,降低农业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提高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至关重要,发展农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降低农业外包服务成本,提高农业金融的可及性,是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效市场发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同山  徐雪高  
本文在理论分析流转不畅会造成的土地产出损失的基础上,利用黄淮海农区738户农户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和基于多值处理效应模型的平均处理效应(ATE)估计法,测度了农户的流转意愿对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想"流出"或"流入"土地而不得,会造成明显亩均产量下降和单位土地产出损失;如果农户能够通过流转获得理想规模的土地,土地产出率会大幅提升。因此,应加快消除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燕  
我国农地征用实行部分补偿原则 ,补偿金较低 ,而且征用中无论是公共目的还是非公共目的 ,均采用同一征用补偿原则。本文在对我国低价征用农地的制度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由制度根源决定的征用行为必然会带来的效率损失 ,并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目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长期被忽视是我国耕地保护中最大的不足和缺陷,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损失。耕地资源流失、非农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是对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构成、体系、方法等科学问题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这是必须认识到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构建耕地价值评价方法与模型,实现耕地资源(保护)非农化价值损失定量评价与模拟,以期为耕地保护、耕地补偿决策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运用收益还原法、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构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评价模型。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主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同山  吴刚  
农村人口乡城迁移必然要求农地资源在剩余农业劳动力中再配置。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调整需求、农业经营收益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黄淮海农区6省523户农户的一手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农地资源错配造成的收益损失。研究结果表明:与想减少农地规模的农户相比,想增加农地经营规模者的亩均净收益更高,农地在农户间的错配造成了收益损失,其具有较好稳健性。农户需求、制度与自然因素是造成农地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农地资源错配通过人、地和农作物影响务农收益。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户的农业经营收益,需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农地资源错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鑫  孙敏  
现行农地城市流转是在政府双重垄断状况下进行,即政府垄断征地和垄断供地,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府垄断征地和垄断供地对社会福利和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双重垄断会造成农地城市流转社会福利减少,政府垄断征地导致农民补偿不足,引发社会问题;政府垄断供地导致土地资源配置失调,引起土地产品供给不足或经济低效增长。农地城市流转制度改革应引入更多市场竞争因子,打破政府双重垄断,增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权  李龙  尹少华  
农地不仅具有基本的经济产出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其市场机制的缺陷,对农地资源价值认识不充分,将会导致农地征收过程中农地补偿标准过低和农民权益损失。基于农地资源三类不同的价值,分别运用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湖南省2005—2014年的10年被征收农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过去10年农地征收过程中,湖南省农地资源价值非市场价值损失高达56亿多元,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今后必须要重视农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提高农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振  刘会敏  余斌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快速扩展使农用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从经济机制上防止土地过度非农化尤为重要。该文对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过程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建立了价值损失估算方法,并以江汉平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土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无法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非农化规模偏大;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巨大,1987-2010年江汉平原因此累计损失73 692.11万元,人均承担49.25元;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损失强度有所差异,每公顷的自然保留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分别为2.459 8万元/a,2.036 7万元/a,1.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霜  张安录  
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征地面积逐年增加,是农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既要保证充足的建设用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证农地的质量和数量,维护生态平衡、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过程应考虑各种外部性的影响,以达到社会均衡状态为目标。本文通过武汉城市圈的实证,计算农地城市流转的净外部性。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的净外部性小于农地保有的外部性,导致社会的外部性损失,并且其结果与征地的用途和周围环境有关。为了减少农地流转带来的社会损失,控制土地供给的源头,改变以需求为导向的土地供应模式;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严格对土地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监管是切实可行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影  宁大同  郝芳华  
土地退化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中国农地退化基本态势的基础上 ,运用货币估值技术 ,对农地退化的各种损失进行了定量或半定量估算。估算表明 :在 1999年 ,中国由于农地退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3 2 68.1亿元 ,占当年GNP的 4.1% ,与 1992年相比 ,经济损失占GNP的比重上升了 1.5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