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3)
- 2023(13865)
- 2022(11954)
- 2021(11202)
- 2020(9303)
- 2019(21661)
- 2018(21497)
- 2017(41649)
- 2016(22277)
- 2015(25319)
- 2014(25345)
- 2013(25318)
- 2012(23424)
- 2011(21321)
- 2010(21256)
- 2009(19649)
- 2008(18898)
- 2007(16338)
- 2006(14610)
- 2005(13166)
- 学科
- 济(111174)
- 经济(111063)
- 管理(61970)
- 业(57673)
- 企(46301)
- 企业(46301)
- 方法(45421)
- 数学(39960)
- 数学方法(39618)
- 中国(29170)
- 农(25021)
- 地方(23468)
- 学(22072)
- 财(21713)
- 业经(21271)
- 贸(19208)
- 贸易(19196)
- 易(18601)
- 农业(17212)
- 制(16593)
- 环境(15589)
- 和(15543)
- 地方经济(14722)
- 理论(14380)
- 融(14087)
- 金融(14086)
- 银(13993)
- 银行(13951)
- 行(13406)
- 技术(13070)
- 机构
- 大学(328494)
- 学院(323985)
- 济(144940)
- 经济(142246)
- 管理(127901)
- 研究(116496)
- 理学(110953)
- 理学院(109683)
- 管理学(107982)
- 管理学院(107409)
- 中国(86416)
- 京(70438)
- 科学(68966)
- 财(62357)
- 所(58470)
- 研究所(53400)
- 财经(50636)
- 中心(50251)
- 农(48460)
- 经(46241)
- 业大(45324)
- 北京(45297)
- 经济学(45291)
- 江(44911)
- 范(42383)
- 师范(42054)
- 院(41885)
- 经济学院(40583)
- 农业(37715)
- 财经大学(37670)
- 基金
- 项目(219395)
- 科学(173383)
- 基金(161871)
- 研究(161185)
- 家(140723)
- 国家(139610)
- 科学基金(119661)
- 社会(104490)
- 社会科(99063)
- 社会科学(99037)
- 基金项目(85478)
- 省(81764)
- 自然(76123)
- 自然科(74354)
- 自然科学(74338)
- 自然科学基金(73042)
- 教育(72673)
- 划(69454)
- 资助(67210)
- 编号(63793)
- 成果(52183)
- 部(49835)
- 重点(48733)
- 发(47341)
- 创(44859)
- 课题(43878)
- 国家社会(43876)
- 教育部(43112)
- 创新(41876)
- 人文(41669)
- 期刊
- 济(160767)
- 经济(160767)
- 研究(102257)
- 中国(59570)
- 学报(49029)
- 管理(47940)
- 科学(47062)
- 财(45179)
- 农(43837)
- 大学(37421)
- 学学(35243)
- 教育(32056)
- 农业(30891)
- 技术(27233)
- 经济研究(27233)
- 融(26441)
- 金融(26441)
- 财经(25641)
- 业经(22710)
- 经(22068)
- 问题(20865)
- 技术经济(17471)
- 贸(17399)
- 世界(16809)
- 业(16129)
- 理论(15526)
- 图书(15525)
- 国际(15318)
- 现代(14546)
- 科技(14519)
共检索到48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郭以馨
著名的奥肯定律研究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在经济理论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奥肯定律研究的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而中国则是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不仅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包括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因此,充分就业的概念和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有所不同,除了要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保持低失业率之外,还需要解决不断由农业领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及GDP所带来的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工业化 就业弹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惠慈 关士来 张后启
本世纪九十年代,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十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开放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能不能抓住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志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长达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中国在较为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和平崛起。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国际地位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未来增长的前景及其实现现代化与和平崛起中的一些矛盾和条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际地位 和平崛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张俊伟
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刘迎秋研究员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已终结,次高增长阶段将来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3~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终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勋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超高增长过程之后,在近期内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阶段,是一个低增长阶段呢,还是进入一个较高增长阶段?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关系到在21世纪头20年,即到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因而这是大家不能不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的集体成果,由刘迎秋研究员主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工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总体看来,这两轮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改变以往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形成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供应方式,从而使得生产供应迅速扩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公共服务领域。
关键词:
中国方案 经济增长 改革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张绍良 汪应宏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建设用地 极限计量 边际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祁京梅
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的高增长动力被弱化,同时经济依赖廉价丰富生产要素的高增长时代趋于结束,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拐点转折期。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未来一个时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两者呈现出非正向的变动关系。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增加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运用Bai-Perron多重结构突变模型找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并通过chow突变检验模型和现实有效性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进行研判,运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探寻突变点前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是否存在转换,及增长动力转换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3个内生结构突变点,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时间异质性,且呈阶段性转换特征;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禀赋型增长动力"向"科技进步型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型增长动力"和"制度创新型增长动力"转换。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镜华
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储蓄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变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使用的储蓄是狭义的储蓄,又称居民储蓄,是指城乡居民不用于当前消费的那部分收入,主要指居民储蓄存款,也包括有价证券和手持现金。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的储蓄从5%变为12%的过程——以及伴随着这种转变而来的在态度、制度和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