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3)
- 2023(10141)
- 2022(8518)
- 2021(7744)
- 2020(6120)
- 2019(14016)
- 2018(13441)
- 2017(26759)
- 2016(14267)
- 2015(15592)
- 2014(15603)
- 2013(15530)
- 2012(14806)
- 2011(13570)
- 2010(14013)
- 2009(12888)
- 2008(12846)
- 2007(11718)
- 2006(10815)
- 2005(10098)
- 学科
- 济(70571)
- 经济(70503)
- 业(43198)
- 管理(42080)
- 企(33048)
- 企业(33048)
- 方法(24401)
- 数学(21936)
- 中国(21897)
- 数学方法(21742)
- 地方(21698)
- 农(20254)
- 财(18748)
- 业经(15441)
- 农业(14119)
- 制(13511)
- 贸(12855)
- 地方经济(12846)
- 贸易(12843)
- 银(12611)
- 银行(12596)
- 融(12573)
- 金融(12573)
- 易(12402)
- 行(12225)
- 发(11442)
- 务(11238)
- 财务(11214)
- 策(11210)
- 财务管理(11196)
- 机构
- 学院(206310)
- 大学(202069)
- 济(95258)
- 经济(93415)
- 管理(77890)
- 研究(74800)
- 理学(65625)
- 理学院(64931)
- 管理学(64057)
- 管理学院(63660)
- 中国(58907)
- 财(46858)
- 京(42887)
- 科学(41219)
- 所(37555)
- 财经(35558)
- 中心(33893)
- 研究所(33185)
- 江(32932)
- 经(32301)
- 农(31481)
- 经济学(29803)
- 北京(27920)
- 范(27390)
- 师范(27167)
- 院(26882)
- 经济学院(26843)
- 州(26478)
- 财经大学(26148)
- 业大(25359)
- 基金
- 项目(126694)
- 科学(101478)
- 研究(96860)
- 基金(91944)
- 家(78528)
- 国家(77821)
- 科学基金(67401)
- 社会(63675)
- 社会科(60666)
- 社会科学(60659)
- 省(49701)
- 基金项目(47175)
- 教育(43948)
- 划(41299)
- 自然(40799)
- 自然科(39902)
- 自然科学(39895)
- 自然科学基金(39212)
- 编号(39175)
- 资助(38413)
- 发(33392)
- 成果(32603)
- 部(28621)
- 重点(28423)
- 课题(28016)
- 发展(27855)
- 展(27356)
- 国家社会(26397)
- 创(26382)
- 性(25192)
- 期刊
- 济(113743)
- 经济(113743)
- 研究(70586)
- 中国(45043)
- 财(35977)
- 管理(31523)
- 农(30511)
- 融(28402)
- 金融(28402)
- 科学(25563)
- 学报(25417)
- 教育(23743)
- 农业(20773)
- 大学(20242)
- 业经(19556)
- 经济研究(19424)
- 学学(19027)
- 财经(18085)
- 技术(17900)
- 经(15607)
- 问题(14704)
- 贸(12345)
- 国际(11016)
- 世界(10834)
- 技术经济(10751)
- 业(10552)
- 商业(10537)
- 统计(9815)
- 现代(9770)
- 经济管理(9668)
共检索到334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陈佳
本文从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增发前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定向增发时机选择、现金股利变动三个角度研究现金股利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定向增发前发放现金股利,相比不发放现金股利,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较差;在定向增发前发放现金股利与定向增发的时间间隔越长,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越好;在定向增发前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无论现金股利增加、减少或不变,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王晓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6~2012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投机行为及其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投机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存在导向性效应,大股东投机行为与中小股东投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定向增发中存在严重的大股东发行时机选择现象,大股东通过操控中小股东的非理性情绪进行利益输送,且利益输送主要来源于中小股东非理性情绪推动的价格上涨而非增发股票发行价格折扣;大股东利益输送程度在牛市环境下远比熊市环境下严重,经营效益差的增发企业远比经营效益好的增发企业严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阮永平 读人
本文从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前一年内宣告派发股票股利的特殊行为入手考察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发现,定向增发的对象和定向增发公司的所有权性质会影响预案公告前宣告派发股票股利的多少。定向增发对象不含或不仅含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时,以及增发公司为非国有性质时,宣告派发的股票股利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前宣告派发的股票股利越多,增发后的短期市场反应越好,超额收益越高。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时套现存量股票,实现利益输送。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股票股利 套现 利益输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阮永平 读人
本文从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前一年内宣告派发股票股利的特殊行为入手考察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发现,定向增发的对象和定向增发公司的所有权性质会影响预案公告前宣告派发股票股利的多少。定向增发对象不含或不仅含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时,以及增发公司为非国有性质时,宣告派发的股票股利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前宣告派发的股票股利越多,增发后的短期市场反应越好,超额收益越高。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时套现存量股票,实现利益输送。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股票股利 套现 利益输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宸瑜 陈运森 郑登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根本途径,然而基于数字游戏的"高送转"乱象却长期充斥我国资本市场。本文以定向增发作为研究A股"高送转"现象的切入点,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的新股解禁期附近推出"高送转"的频率显著提高,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迎合参与定向增发的外部投资者,帮助外部投资者进行股票减持,是一种动机异化的机会主义股利分配行为;通过定向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定向增发后进行了"高送转",这些公司相比于未进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差、关联交易更频繁、大股东占款更高、盈余管理更激进、投资效率更低,这些发
关键词:
定向增发 高送转 股利分配 利益输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宸瑜 陈运森 郑登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根本途径,然而基于数字游戏的"高送转"乱象却长期充斥我国资本市场。本文以定向增发作为研究A股"高送转"现象的切入点,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的新股解禁期附近推出"高送转"的频率显著提高,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迎合参与定向增发的外部投资者,帮助外部投资者进行股票减持,是一种动机异化的机会主义股利分配行为;通过定向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定向增发后进行了"高送转",这些公司相比于未进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差、关联交易更频繁、大股东占款更高、盈余管理更激进、投资效率更低,这些发现意味着"高送转"现象的存在削弱了外部投资者发挥积极参与、积极治理功能的良性机制。本文为监管机构近期加强对"高送转"乱象的监管力度提供了经验证据,也支持了新修订的《证券法》中拟明确现金分红的决定。
关键词:
定向增发 高送转 股利分配 利益输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剑 黄锦春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在计算异常收益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现金股利和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发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二者均具有明显的公告效应,且二者的公告效应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不仅具有提前反应的现象,在研究的事件时间窗口内有相似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市场反应的程度也无差异,这些表现说明现金股利与股票回购在我国A股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效用。
关键词:
现金股利 股票回购 公告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莉婕
文章以2006-2012年A股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定向增发认购者角度出发,充分比对预案公告日、增发公告日前后的短期公告效应以及长期市场反应。从长短期市场反应的分析中探究短期公告效应与长期市场反应的相关性,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在定向增发中的监督与合谋效应以及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与侵占作用。结果发现,短期公告效应尤其是预案公告日前的公告效应与长期收益相关性显著;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的提高增强了对大股东、管理层的监督效应,向市场传递了正向信息,短期公告效应较好;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市场反应 支持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约为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监督效应假说和信息效应假说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未来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可能产生的监督效应越大,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公告期内超常收益率越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公司再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丹 孙静华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阐述了国外私募公告效应的理论解释。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普遍表明,私募具有正的公告效应。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所有权结构假说 信息假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从多次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角度分析了重复再融资公告背后的圈钱动机和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市场对于后续再融资公告的态度是消极的,具体表现为公告效应随着公告次数增加而依次递减;多次定向增发公告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增大的趋势;首次公告效应对于公司进行后续发行概率没有显著的反馈效应,而且后续发行预案公告前现金持有水平越高的公司实施多次发行的可能性(概率)越大;超额持有现金会显著减弱公司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因此,圈钱动机可能是促使公司多次定向增发的重要因素,而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这种动机并做出消极回应,导致多次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递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艳苹 郭薇
本文选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外发布董事会定向增发预案的公告事件为整体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2.62%,且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公告效应显著为正,短期内对上市公司股价有积极的影响;(2)向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1.65%,比非大股东定向增发公告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13.32%)低;(3)牛市样本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超额收益为18.8%,熊市样本组为13.64%,震荡市样本组为6.17%,投资者情绪越高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越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春龙 张国梁
现金股利政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多从代理角度讨论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缺乏对动机实现手段的讨论。本文从我国资本市场低现金股利的现实特点出发,研究高管权力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价值效应。研究表明,高管权力显著影响了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大,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倾向和力度越来越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权力影响了现金股利的边际价值。
关键词:
高管权力 现金股利政策 价值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春云 韩亮亮 马东山
本文以200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现金股利的同群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即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受到同行业其他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信息学习是同群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行业追随者会模仿领导者的行为,同时,领导者也会模仿追随者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程度高、融资约束程度大,或地理位置更加邻近的情况下,现金股利政策的同群效应更明显。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同群效应 信息学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