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7)
2023(5075)
2022(4362)
2021(4262)
2020(3580)
2019(8308)
2018(8004)
2017(16611)
2016(9098)
2015(10169)
2014(10119)
2013(9982)
2012(9067)
2011(7899)
2010(8236)
2009(7871)
2008(8378)
2007(7599)
2006(6908)
2005(6272)
作者
(23462)
(19526)
(19521)
(18573)
(13016)
(9304)
(8992)
(7413)
(7374)
(7270)
(6471)
(6446)
(6392)
(6333)
(6263)
(5935)
(5909)
(5903)
(5814)
(5723)
(4819)
(4815)
(4766)
(4501)
(4448)
(4433)
(4387)
(4324)
(3817)
(3763)
学科
(42063)
管理(41408)
(39555)
企业(39555)
(34769)
经济(34718)
(20774)
方法(17460)
(16732)
财务(16719)
财务管理(16698)
企业财务(15807)
数学(15495)
数学方法(15346)
(10532)
(10066)
(8760)
业经(8073)
(7403)
中国(7341)
技术(6496)
体制(6481)
(6353)
(6120)
贸易(6116)
(6001)
(5923)
银行(5921)
公司(5588)
农业(5463)
机构
学院(127529)
大学(125600)
管理(56521)
(55936)
经济(54779)
理学(48626)
理学院(48294)
管理学(47836)
管理学院(47593)
研究(36372)
(32637)
中国(31605)
(24891)
财经(24507)
(22241)
(19427)
财经大学(18217)
科学(17704)
中心(17611)
(17166)
商学(16726)
商学院(16593)
北京(15909)
经济学(15620)
(15415)
研究所(14614)
经济管理(14243)
经济学院(13971)
(13584)
业大(13377)
基金
项目(75281)
科学(61548)
研究(57918)
基金(56955)
(46886)
国家(46477)
科学基金(42479)
社会(37646)
社会科(35903)
社会科学(35898)
基金项目(29638)
(28242)
自然(27944)
教育(27471)
自然科(27357)
自然科学(27353)
自然科学基金(26942)
资助(24611)
编号(24046)
(23487)
成果(20331)
(18291)
教育部(16588)
人文(16540)
(16404)
(16006)
重点(16003)
课题(15895)
项目编号(15750)
(15241)
期刊
(62931)
经济(62931)
研究(40019)
(31018)
管理(22860)
中国(22293)
(18126)
金融(18126)
财经(12741)
科学(12653)
(11686)
学报(11550)
(10652)
财会(10617)
教育(10526)
技术(10226)
经济研究(10022)
业经(10006)
大学(9912)
学学(9411)
会计(9230)
农业(7626)
问题(7394)
(7100)
通讯(7083)
会通(7072)
国际(6414)
技术经济(6381)
理论(6312)
现代(6264)
共检索到196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寿福  徐龙炳  
从现金股利代理理论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经济影响,为资本市场股利政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基于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管理费用率、资产周转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度量上市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现金股利通过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显著降低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继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两类股权代理成本在现金股利影响公司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现金股利政策从总体上表现出治理效应占优。适度的现金股利不仅有利于中小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华  马永开  
文章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派现与上市公司三种不同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派现能降低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派现与国有股、法人股比例成二次非线性关系;正常现金股利发放只是大股东获取公共收益的一种手段,不能缓解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大股东的私有收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臧秀清  崔志霞  
以我国深、沪股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财务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层中介效应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在代理成本和股权集中度影响下的现金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每股股利和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股利支付率和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派现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股权集中度的中介效应增强了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间的关联关系;以总资产周转率衡量的代理成本只是调节变量,而不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以其他应收款占比衡量的代理成本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企业可以通过合理派现解决代理问题,运用股权制衡来提高公司价值,证监会和投资者应辩证看待派现行为,作出理性的决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狄跃强  
从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公司成长机会、自由现金流量水平对现金股利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建立了研究模型。以2003~2006年我国A股派发现金股利的2 38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不显著,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股权代理成本较大。同时发现,成长机会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负相关,此结果支持了Smith和Watts的契约假说,即成长机会较高的公司,到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还发现,自由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即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会通过现金股利的发放来降低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廖理,方芳  
Choosing all 1075 listed companies of share A which pay out dividends in cash as sample units, the paper tests how manager pay off(MBO) affects payout in cash.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MBO could increase agency cost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authors further consider that the problems of “absence of owners” sharpen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agers and stockholder agency.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e positiv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BO and payout for the companies with high percentage of state owned shares. So MBO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onflict of stockholder agency.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玉芳  
本文选择2008-2014年国内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代理成本划分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大股东和小股东的代理成本两大类,研究发现:国内资本市场中,内部控制质量和现金股利政策等要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代理成本问题,但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现金股利政策却可以有效的解决大股东和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同时,研究还发现,在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时,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呈正相关,即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效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玉芳  
本文选择2008-2014年国内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代理成本划分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大股东和小股东的代理成本两大类,研究发现:国内资本市场中,内部控制质量和现金股利政策等要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代理成本问题,但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现金股利政策却可以有效的解决大股东和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同时,研究还发现,在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时,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呈正相关,即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效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勇  陆贤伟  
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现金股利公告数据,考察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双重制约下现金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融资约束样本和低代理成本样本的现金股利公告,非融资约束样本和高代理成本样本的现金股利公告对市场的负向冲击更弱;在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的相互组合不同样本中,现金股利政策公告在同时存在高代理成本和非融资约束时对市场的冲击最小,对市场冲击最为强烈的为同时存在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时进行现金股利的发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雯娇  陈险峰  胡国柳  
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实证考察现金股利政策对两类代理成本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两类代理成本均越低,体现了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引入董责险作为调节变量后,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进一步扩大,两类代理成本进一步降低,验证了董责险的外部监督假说,并在实证层面为上市公司治理提供经验数据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蕾  柳建华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现金股利政策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股利代理理论认为,支付现金股利能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但有可能导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也是降低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手段,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支付现金股利反而增加了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爱明  周娟  
2015年9月7日,我国再次深化差别化股利税改革,取消长期个人投资者(持股期限超一年)的股利税。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5年和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高管这类特殊长期投资者的税收成本变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以及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后,投资者整体面临的股利税降低,公司现金分红水平提高;高管持股比例越高,现金分红水平越高,且在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更加显著,这有效缓解了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股利税改革对公司治理的正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武立  
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公司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通过选取2004年至201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着重研究具备绝对控股地位的超级股东对企业股利政策的作用,同时研究排名前十的股东集中度对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超级股东的力量越大时,股利政策越趋近负向,公司其他股东无法对超级大股东形成有效制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亮  梁彤缨  
借助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用于衡量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共同作用下股利政策有效性的模型,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分别使得实际股利支付朝过低和过高的方向偏离,而前者是造成当前我国股利政策治理效应损失的主要原因,二者共同作用使得股利支付整体水平偏低。故而,当前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治理效应的关键在于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孟晖  高友才  
现金股利的异常派现行为体现了公司内部人利益,是一种非理性派现行为。本文采用2010-2012年中国沪市和深市341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异常派现、代理成本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异常高派现会减少公司内部人所控制的现金资源,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降低代理效率和公司价值。正常派现会增加代理效率与公司价值,是一种理性派现行为。加入交乘项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控制结构哑变量会影响异常高派现公司的代理成本,也会影响异常低派现公司的代理效率。股权性质哑变量不会通过派现行为对公司代理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仅有私有性质哑变量通过异常低派现,降低公司的代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