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9)
2023(5783)
2022(5009)
2021(4765)
2020(4032)
2019(9551)
2018(9108)
2017(18278)
2016(9954)
2015(10796)
2014(10960)
2013(10820)
2012(10122)
2011(8951)
2010(9316)
2009(8890)
2008(9295)
2007(8324)
2006(7603)
2005(6796)
作者
(27593)
(22765)
(22643)
(21895)
(14750)
(11122)
(10528)
(8783)
(8616)
(8505)
(7659)
(7622)
(7392)
(7335)
(7292)
(7060)
(6791)
(6743)
(6700)
(6700)
(5737)
(5634)
(5539)
(5254)
(5254)
(5197)
(5157)
(5124)
(4714)
(4481)
学科
(41194)
经济(41149)
管理(35132)
(34988)
(30248)
企业(30248)
方法(19459)
(18562)
数学(17828)
数学方法(17564)
(12661)
财务(12636)
财务管理(12620)
企业财务(12203)
(11116)
(9661)
中国(9284)
(9110)
业经(7919)
农业(7456)
地方(7086)
(6730)
贸易(6728)
(6571)
(6465)
银行(6462)
(6238)
金融(6238)
(6118)
(6052)
机构
学院(142006)
大学(141436)
(62296)
经济(60955)
管理(58716)
理学(49870)
理学院(49449)
管理学(48780)
管理学院(48519)
研究(46582)
中国(37167)
(34515)
(28796)
财经(26005)
科学(24871)
(23596)
(23023)
(21925)
中心(21547)
研究所(20104)
财经大学(19235)
北京(18813)
(18315)
经济学(18025)
(17241)
(17158)
(17034)
师范(16930)
业大(16817)
经济学院(16155)
基金
项目(87392)
科学(69822)
研究(66517)
基金(63762)
(53929)
国家(53454)
科学基金(46799)
社会(42207)
社会科(40234)
社会科学(40219)
(33183)
基金项目(32520)
教育(30962)
自然(29803)
自然科(29152)
自然科学(29144)
自然科学基金(28627)
(28259)
资助(27824)
编号(27395)
成果(23267)
(20508)
课题(19182)
重点(19099)
教育部(17896)
(17852)
(17740)
人文(17577)
(17545)
项目编号(17252)
期刊
(70158)
经济(70158)
研究(46098)
(29408)
中国(26642)
管理(22124)
(18723)
金融(18723)
(15901)
科学(15873)
学报(15699)
教育(14595)
财经(13250)
大学(12761)
技术(12704)
学学(11990)
经济研究(11215)
(11146)
农业(10714)
业经(10307)
问题(8799)
(8556)
财会(8348)
统计(8250)
国际(8004)
技术经济(7808)
会计(7793)
(7562)
决策(7049)
理论(6909)
共检索到221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玉兵  张宣庆  田素霞  
文章论及股东投资的目的;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以及股东与企业的行为规范。论证了现金股利是股东能从企业那里获得的最切实的利益。因此,现金分红应成为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不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同时指出在股权分置的证券市场中,企业分红愈多,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便愈大。仅此一点,解决股权分置也就成为必然。股权分置改革将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建民  郭鲜菱  
文章通过对证监会发布现金分红规定的背景分析,对我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定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定的法规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李明  叶勇  
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作为对象,运用普通多元回归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进行研究。实证表明,上市公司股改后一年内分配的现金股利与其在股改中支付的综合对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价越高,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越低,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是如此。在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后发现,两类企业股改后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明显存在差异,国有控股企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至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控制权则都与上市公司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合喜  胡伟  
一、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利弊及其影响因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引导政策的变化,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并日趋理性化。从公布的2002年度 A 股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资料了解到:采用派现形式分配股利的公司占分配股利公司总数的95.21%,而采用纯送红股、纯转增股以及送转结合三种形式分配股利的公司,合计起来仅占分配股利公司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红卫  王顺丽  
本文以2011年11月9日至2012年11月16日期间成功上市并且做出现金股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相关政策的颁布出发,选取现金股利承诺指标作为衡量高额现金股利的标准,分析控股股东对高额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性质、两权分离程度以及其所持股份比例均显著影响了上市公司发放高额现金股利的倾向与力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会娟  张然  胡诗阳  
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较高,表明私募股权投资不仅影响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倾向,还影响现金股利的分配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的特征同样影响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具体来说,外资背景、投资规模越大、投资期限越长和联合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较高。本文的结论对于完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慧婷  张晓  刘莹  
在市场机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个股股价崩盘的异象依然反复发生。文章以2012—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过度投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中,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二是过度投资在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公司,现金股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更显著。本研究对公司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有效发挥这一政策的治理效用,以及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操君  袁振  王成山  
本文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了"理性人"假设,分析了投资者非理性与管理者非理性共存时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并以2010—2013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各自对公司现金股利有不同的影响,但是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者的共同作用会对公司现金股利产生负向的影响。本文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小青  阮秀云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发放越多的现金股利,且机构投资者越稳定,影响程度越大。半强制分红政策政策实施以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力度变小,但是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稳定性高的机构投资者,能通过干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减少公司的代理问题,这为相关部门缓解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宣扬  杨中军  
本文使用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728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投资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紧缩货币政策显著减小了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并且这一现象在国有公司中更为明显。总体来看,股利分配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且这一效应在货币宽松期更为强烈与显著,货币紧缩期间内的股利分配与投资水平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结果表明证监会在制定分红政策时需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现金股利决策的信息披露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双才  郭聪媛  
文章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有正向影响。从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前一年起,股权激励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开始明显升高。虽然之后有小幅波动,但相较之前仍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管理层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之前,通过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政策,尽可能的降低了行权价格,为将来获得非努力性股权激励收益做好了准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李伟铭  张长海  蒋顺才  
以2004~2007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呈现增多的趋势,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以及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越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同时,企业成长性强的公司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而现金流量好的公司往往不发放股票股利,企业规模与股票分配决策无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