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09)
- 2023(2578)
- 2022(2256)
- 2021(2034)
- 2020(1859)
- 2019(4391)
- 2018(4186)
- 2017(8314)
- 2016(4361)
- 2015(4673)
- 2014(4583)
- 2013(4606)
- 2012(4260)
- 2011(3644)
- 2010(3596)
- 2009(3610)
- 2008(3941)
- 2007(3247)
- 2006(2974)
- 2005(2759)
- 学科
- 济(23865)
- 经济(23837)
- 业(18704)
- 管理(17716)
- 企(17408)
- 企业(17408)
- 方法(14673)
- 数学(13979)
- 数学方法(13916)
- 财(12533)
- 务(9335)
- 财务(9331)
- 财务管理(9329)
- 企业财务(9120)
- 制(4761)
- 融(3597)
- 金融(3597)
- 体(3565)
- 中国(3429)
- 业经(3326)
- 体制(3173)
- 技术(3076)
- 农(3070)
- 银(2971)
- 银行(2965)
- 关系(2764)
- 行(2724)
- 收入(2642)
- 划(2620)
- 市场(2515)
- 机构
- 大学(66815)
- 学院(64503)
- 济(32640)
- 经济(32234)
- 管理(28193)
- 理学(24900)
- 理学院(24756)
- 管理学(24412)
- 管理学院(24307)
- 研究(18809)
- 财(17774)
- 中国(15207)
- 财经(14312)
- 经(13179)
- 京(12569)
- 财经大学(11001)
- 经济学(10514)
- 经济学院(9574)
- 商学(9173)
- 商学院(9114)
- 所(8855)
- 科学(8485)
- 中心(8356)
- 融(8176)
- 北京(8148)
- 江(8036)
- 金融(8029)
- 研究所(7608)
- 经济管理(7435)
- 业大(7063)
- 基金
- 项目(40703)
- 科学(33712)
- 基金(32890)
- 研究(28584)
- 家(27845)
- 国家(27647)
- 科学基金(25175)
- 社会(20717)
- 社会科(19969)
- 社会科学(19963)
- 基金项目(17382)
- 自然(16666)
- 自然科(16389)
- 自然科学(16385)
- 自然科学基金(16162)
- 资助(14299)
- 省(14012)
- 教育(13502)
- 划(12177)
- 部(10324)
- 编号(10075)
- 教育部(9511)
- 人文(9316)
- 国家社会(8958)
- 重点(8625)
- 创(8559)
- 大学(8400)
- 科研(8114)
- 创新(8024)
- 制(8007)
共检索到9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奚玉芹 金永红 韩钰 魏萌
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公司利润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投资效率作为调节变量,并将投资效率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组,将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分为分红不足、分红适度和分红过度三组,分别研究了不同组合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与投资效率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投资者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投资不足的企业,分红过度和分红不足都会损害投资效率,并通过投资效率损失对投资者回报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分红适度才能使投资不足有所缓解;对投资过度的企业,分红不足会损害企业投资效率,并通过企业投资效率的调节作用,减少投资者长期回报,过度分红则会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通过这种抑制行为的调节作用,提升投资者回报。本文研究结果对公司股利研究文献进行了补充,也对公司管理者制定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股利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梁
运用Fama&MacBeth的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控制市场风险、公司市场规模和公司账面价值的条件下,分析了中国证监会推出一系列半强制现金分红政策对农林板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回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板块上市公司在该类政策出台后进行现金分红,并没有出现显著的现金溢价效应,分红政策对投资者回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珉
本文主要研究现金股利对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检验股利的代理模型与信号模型以及实践中强制股利的治理功能与信息甄别功能。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现金股利有利于抑制内部现金流富余的公司进行过度投资,支持股利的代理模型和强制股利的治理作用。但内部现金流紧缺的公司难以从以往年度连续派现或较多派现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好处,缓解其投资不足问题,股利的信号模型和信息甄别功能不能得到支持。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内部现金流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鹏
现金股利作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会引来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文章选取2010—2018年147家"白马股"企业和147家"绩差股"上市企业,利用事件分析法、均值T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现金股利对上市企业投资者短期和长期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企业现金股利上升能提高短期"白马股"股价收益率,同时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绩差股",但未能推动"绩差股"股价上升,长期上现金股利上升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增持"白马股"股票,推动股价上涨,但会导致个人投资者抛售高股利"白马股"和"绩差股"。可见,机构投资者注重价值投资,而个人投资者并不偏好股利带来的盈利模式,更加看重股票价差所得。
关键词:
现金股利 投资者行为 白马股 绩差股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婉菁 张兵 朱红兵
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投资者潜在账面收益衡量投资者回报,实证研究收益率的非对称性表现如何影响投资者回报,并从交易制度视角进行解释,研究表明,投资者在日内盈利而在隔夜亏损,这一收益结构的失衡与中国股市日夜期间收益率的不对称分布密切相关;无论在个股还是资产组合层面,隔夜期间产生的负收益无法由日内期间的正收益弥补,尤其是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隔夜收益对投资者回报的边际影响显著高于处于盈利状态时;T+1交易制度造成的股票隔夜收益折价降低了投资者的总回报,是导致投资者亏损的客观原因。因此,监管层在构建和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时,应考虑制度对投资者和资产价格的阶段性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回报 隔夜收益率 T+1交易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少波 唐菁菁 杨琳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2连续三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与投资效率以及投资效率与股利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有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多,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自由现金流量越大,过度投资程度越严重,投资不足程度越低;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严重,股利分配力度就越大;投资过度程度越大的样本公司,其股利分配力度越小;投资不足程度越大的样本公司,其股利分配力度越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从上市房企股利分配、筹资、股价及其波动等方面,分析了2007—2013年年报后股票投资者回报特征,基于宏微观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影响上市房企股票投资者回报的因素,实证显示: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波动是影响上市房企投资者回报的系统因素,企业自身财务指标为非系统因素,同一时期不同企业间的财务指标差异以及不同时期企业财务指标波动对投资者回报均有影响;投资者收益的系统风险更大,而证监会现金分红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上市公司年报效应对投资者回报的影响显著。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光勇 张英 姜彭
新中国股市从最初建立至今,其主要功能一直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而投资市场的投资功能,即投资者依据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投资决策能否获取较高回报,则仍存在争议。通过检验公司基本面对股票回报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对股票回报的解释力,研究发现,只有具有持续性的公司基本面才能对股票回报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公司基本面的新消息只有在坏消息的情况下,才能对股票回报具有显著作用。当公司处于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或经营周期时,投资者的投资机会较少,而当市场出现坏消息时,投资机会大增。研究还发现,除公司基本面之外,投资者认知也是解释股票回
关键词:
公司基本面 投资者认知 股票回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英 姜彭 雷光勇
文章通过验证投资者认知假设的有关理论预期:投资者认知水平越高,股票预期回报越低;公司特有风险越高,投资者认知对股票预期回报的负向作用越强;我们得到结论:市场层面,提高投资者认知,降低投资者不完全信息水平,对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益;降低投资者掌握信息不完全水平的政策,在以中小股东为主体的中国股票市场会有明显的利好效果。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认知效应与市场投资者认知效应存在差异,表明市场加大引入机构投资者力度的同时,需要关注中小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现金股利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曼舒 齐寅峰
2004年Baker和W 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并进行了经验验证。迎合理论放宽了MM股利无关论中“市场有效性”的假设,提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现金股利政策就应由企业特征决定;如果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就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本文运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采用我国股市1994—2003年数据,计算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并非由企业特征决定,也并不受反映投资者偏好的市场反应的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君 李若山
本文对现金股利支付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同时指出了该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公司治理 现金股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