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0)
2023(10211)
2022(9224)
2021(8818)
2020(7516)
2019(17528)
2018(17544)
2017(34592)
2016(18607)
2015(20742)
2014(20654)
2013(20576)
2012(18687)
2011(16597)
2010(16410)
2009(15025)
2008(14827)
2007(12713)
2006(11130)
2005(9660)
作者
(52733)
(43660)
(43334)
(41231)
(27974)
(20887)
(19682)
(17255)
(16536)
(15610)
(15003)
(14408)
(13746)
(13718)
(13300)
(13299)
(13024)
(12997)
(12478)
(12393)
(10819)
(10581)
(10564)
(9953)
(9743)
(9663)
(9556)
(9547)
(8698)
(8562)
学科
(75054)
经济(74960)
管理(59239)
(57332)
(50489)
企业(50489)
方法(38772)
数学(33733)
数学方法(33425)
(22381)
(17398)
(16459)
中国(16437)
财务(16402)
财务管理(16384)
业经(16022)
企业财务(15769)
(15479)
地方(13641)
(13127)
理论(12526)
(12485)
贸易(12480)
(12062)
(11806)
农业(11788)
技术(11741)
环境(10922)
(10624)
(10138)
机构
大学(266587)
学院(262447)
管理(111852)
(103067)
经济(100859)
理学(98365)
理学院(97337)
管理学(95752)
管理学院(95295)
研究(81990)
中国(59863)
(55801)
科学(50472)
(47960)
(40269)
财经(39651)
业大(38522)
(37811)
研究所(36722)
中心(36713)
(36183)
(35520)
北京(35325)
(33387)
师范(33120)
商学(30180)
财经大学(29889)
商学院(29869)
(29803)
(29696)
基金
项目(183435)
科学(145314)
基金(135328)
研究(133497)
(116901)
国家(115916)
科学基金(101190)
社会(83794)
社会科(79408)
社会科学(79385)
基金项目(73386)
(69867)
自然(67971)
自然科(66458)
自然科学(66442)
自然科学基金(65279)
教育(61302)
(59224)
资助(55946)
编号(54611)
成果(43358)
(41027)
重点(39706)
(38156)
(36769)
课题(35909)
教育部(35608)
创新(35381)
科研(35318)
人文(35190)
期刊
(108110)
经济(108110)
研究(75539)
中国(42736)
管理(40513)
学报(40065)
科学(37310)
(36935)
(32833)
大学(30556)
学学(28785)
教育(26630)
农业(23159)
技术(21481)
(21245)
金融(21245)
财经(19286)
业经(17406)
经济研究(16909)
(16169)
图书(13898)
问题(13891)
理论(13822)
技术经济(13019)
实践(12817)
(12817)
科技(12510)
现代(12002)
(11726)
商业(11694)
共检索到366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鹏  
现金股利作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会引来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文章选取2010—2018年147家"白马股"企业和147家"绩差股"上市企业,利用事件分析法、均值T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现金股利对上市企业投资者短期和长期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企业现金股利上升能提高短期"白马股"股价收益率,同时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绩差股",但未能推动"绩差股"股价上升,长期上现金股利上升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增持"白马股"股票,推动股价上涨,但会导致个人投资者抛售高股利"白马股"和"绩差股"。可见,机构投资者注重价值投资,而个人投资者并不偏好股利带来的盈利模式,更加看重股票价差所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桦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治理中的作用受股权结构和异质性的影响;在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时,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超能力派现;积极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的改善现金股利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较高的持股比例作为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辛清泉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并不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短期财富。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持有一年期股利不平稳程度较低的股票投资组合比持有股利不平稳性较高的股票投资组合需要多支付4.2%的股利平稳性溢价,且股利不平稳程度显著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辛清泉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双全  
有效的信任关系表现为投资者能对上市公司的可信任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增发现金股利不仅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践诺行为,更传递了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因此应被视为可信任行为。文章利用事件研究法,对1994—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行为引起的平均异常收益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约一半左右的时间里,资本市场反应不能有效区分上市公司纯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任关系还没有达到有效。投资者信任问题的存在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也责无旁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晓红  姜百灵  张雪  
文章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有显著影响;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当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两因素共同作用于过度投资时,派发现金股利能显著地影响过度投资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操君  袁振  王成山  
本文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了"理性人"假设,分析了投资者非理性与管理者非理性共存时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并以2010—2013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各自对公司现金股利有不同的影响,但是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者的共同作用会对公司现金股利产生负向的影响。本文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股利政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曼舒  齐寅峰  
2004年Baker和W 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并进行了经验验证。迎合理论放宽了MM股利无关论中“市场有效性”的假设,提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现金股利政策就应由企业特征决定;如果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就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本文运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采用我国股市1994—2003年数据,计算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并非由企业特征决定,也并不受反映投资者偏好的市场反应的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君  李若山  
本文对现金股利支付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同时指出了该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机构投资者和现金股利被认为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功能,但现有文献缺乏对机构投资者和现金股利关系的分析。利用2001—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数量和信息披露对现金股利有显著性正面影响,而个人投资者数量对现金股利有显著性负面影响,说明机构投资者有股利偏好行为,信息披露有强化股利信号的传递功能。实证结果还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比所有权对现金股利有更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小青  阮秀云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发放越多的现金股利,且机构投资者越稳定,影响程度越大。半强制分红政策政策实施以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力度变小,但是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稳定性高的机构投资者,能通过干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减少公司的代理问题,这为相关部门缓解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曹少鹏  吕振伟  
文章选取2010—2016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了现金股利支付率、会计投资者保护水平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支付率、会计投资者保护水平均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会计投资者保护水平正向调节现金股利支付率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调节效应在地方国企中更加显著。研究创新性地将现金股利、会计投资者保护和非国有股东持股置于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