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0)
- 2023(14774)
- 2022(12797)
- 2021(12049)
- 2020(10316)
- 2019(23557)
- 2018(23146)
- 2017(44277)
- 2016(24339)
- 2015(27661)
- 2014(27450)
- 2013(27315)
- 2012(24993)
- 2011(22244)
- 2010(22647)
- 2009(21346)
- 2008(20446)
- 2007(18046)
- 2006(16262)
- 2005(14588)
- 学科
- 济(89520)
- 经济(89409)
- 管理(82188)
- 业(76661)
- 企(68772)
- 企业(68772)
- 方法(41570)
- 数学(35132)
- 数学方法(34662)
- 财(32538)
- 中国(29120)
- 融(28684)
- 金融(28683)
- 银(28495)
- 银行(28447)
- 行(27211)
- 务(24133)
- 财务(24047)
- 财务管理(24004)
- 制(23731)
- 企业财务(22948)
- 农(22658)
- 业经(22377)
- 地方(20027)
- 学(18695)
- 理论(17856)
- 农业(15438)
- 贸(14999)
- 贸易(14980)
- 和(14970)
- 机构
- 大学(333485)
- 学院(332427)
- 管理(134903)
- 济(126261)
- 经济(123019)
- 理学(114249)
- 理学院(113052)
- 管理学(111069)
- 管理学院(110462)
- 研究(106453)
- 中国(89952)
- 京(71927)
- 财(65585)
- 科学(65301)
- 所(53336)
- 中心(52114)
- 农(51434)
- 江(50953)
- 财经(50778)
- 业大(47979)
- 研究所(47943)
- 北京(45987)
- 经(45962)
- 州(42532)
- 范(42035)
- 师范(41596)
- 农业(40156)
- 院(38587)
- 财经大学(37911)
- 经济学(36622)
- 基金
- 项目(219695)
- 科学(171436)
- 研究(161459)
- 基金(157820)
- 家(136640)
- 国家(135428)
- 科学基金(116968)
- 社会(99096)
- 社会科(93978)
- 社会科学(93952)
- 省(86801)
- 基金项目(84058)
- 自然(77040)
- 自然科(75265)
- 自然科学(75249)
- 教育(74517)
- 自然科学基金(73873)
- 划(72274)
- 编号(66601)
- 资助(65902)
- 成果(55019)
- 重点(48867)
- 部(47804)
- 课题(45947)
- 创(45854)
- 发(45362)
- 创新(42734)
- 科研(42312)
- 项目编号(42057)
- 大学(41483)
- 期刊
- 济(141936)
- 经济(141936)
- 研究(100103)
- 中国(69493)
- 财(55443)
- 管理(53757)
- 学报(51633)
- 融(47139)
- 金融(47139)
- 科学(46536)
- 农(45862)
- 大学(39478)
- 教育(38618)
- 学学(36830)
- 农业(30728)
- 技术(29461)
- 财经(25080)
- 业经(22134)
- 经(21252)
- 经济研究(20822)
- 图书(19443)
- 理论(18194)
- 业(17664)
- 问题(17434)
- 财会(17172)
- 实践(16824)
- 践(16824)
- 会计(16456)
- 技术经济(15741)
- 现代(15480)
共检索到512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教育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现金流管理研究》课题组 陈志斌 张野 张文忠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国内一连串的民营企业倒闭事件,被视为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标志。但是根据资料显示,此类倒闭企业的出口活动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考察其倒闭原因发现,金融危机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健康的现金流管理模式拖垮了企业的现金链,致使现金流运转出现了易被金融危机冲击的薄弱环节才是隐藏在幕后的真正杀手。合俊集团倒闭的案例研究,为分析其现金流状况,探讨其现金流断流的原因,并找到应对现金流危机的对策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流 流转风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瑛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金融控股集团对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文章在对分别监管、合并监管、伞型监管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伞型监管模式更加适应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在监管机构设置上,应该在现有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基础上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综合监管人,并逐步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为了保障监管制度的有效运作,应当采用整体修法的形式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关键词:
伞型监管 功能监管 整体修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明龙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相关价格指数的走势,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处于复苏状态,但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价格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提高企业价格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成本价格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应加强经济及价格运行情况预测,合理运用价格策略。
关键词:
成本管理 金融危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慧 项卫星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双边经济关系,已经转变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体系主导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里,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已经趋于弱化,而竞争性则开始凸显;双边投资关系的发展深受美国政府的选择性投资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更是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双边金融关系在总体上有所发展,但竞争和博弈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扼杀,应该而且必须是中美两国的唯一选项或"宿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东
国际协调是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博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政策的导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协调 国家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剑鸣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全能银行相比存在两大差距,我国目前仍不具备发展全能银行模式和银行母公司模式所需要的金融监管能力、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营主体。构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现实选择,是我国金融发展新思路的集中体现,它的特点与“阶段发展、多元投资、适度超前、国际接轨”的目标相一致。
关键词:
金融业 竞争力 控股公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道富
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量的各种形态的金融控股集团虽然受到严格的分业限制,潜在的各种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出来,但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各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监管层就不能不高度重视金融控股集团潜在的风险。本文吸收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监管标准以及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提出现阶段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重点,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集团监管模式与监管内容。
关键词:
金融控股集团 监管模式 监管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东
国外金融控股立法相对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一般都拥有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和良好的管理控制。而目前中国没有针对控股公司或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实践中依据的是公司法和金融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这使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管理控制更加复杂。我国公司法在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和管理结构中并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兵 王恋
当前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全球化和集团化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不可逆转的潮流。文章首先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等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金融集团化进行了效率分析和必要性研究。随后,重点论述了金融控股集团如何从整体的发展战略出发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 公司治理 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红晔
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未来金融公司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在风险管理和管理控制方面将面临着诸多挑战。管理会计的信息属性将为金融控股集团提供信息支撑,因此,管理会计在金融控股集团的应用将有助于其应对风险管理和管理控制方面的挑战,文章从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和现状、面临的挑战和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管理会计在金融控股集团应用的必要性,旨在突出管理会计在金融控股集团应用的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衍行 徐婷婷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在优胜劣汰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银行控股公司模式显现出独有的生存优势。本文根据当前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格局调整与模式转变,分析今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主要发展趋势,并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长远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银行控股公司 银行整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瑛
金融控股集团的有效监管以监管信息共享为必要条件。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应确立伞形监管模式,在分业监管基本格局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综合监管人和监管信息协调人。共享信息范围的规定应采取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法,信息共享则应遵守六项基本原则。除了持续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外,还应确立紧急情况下更广泛的信息共享范围和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蒂莫西·盖特纳 聂欧
应重新审视2008年以来的监管改革,在制定应急措施方面给决策者更多的空间,并进一步学习有关危机应对的实践经验,以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金融体系是否更加安全?上次危机令我们记忆犹新,之后的改革举措仍然历历在目,此时我们应对目前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及应对下一次大型金融危机的能力抱有多大程度的信心?我们今天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下次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指出,危机的影响不仅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晓光
本文在分析构建国有控股及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审计体系存在困难的基础上,阐述内部审计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好好 于杰
入世以后,面对以混业经营为特征的国外金融机构,我国金融业也必然要通过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美国花旗集团是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最典型代表,中国的金融机构近年来也开始了混业经营的试点,“中银”、“光大”和“平安”是正在实践中的3种典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