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6)
- 2023(12869)
- 2022(10812)
- 2021(10061)
- 2020(8767)
- 2019(19661)
- 2018(19040)
- 2017(36708)
- 2016(19602)
- 2015(21483)
- 2014(20939)
- 2013(20387)
- 2012(18026)
- 2011(15875)
- 2010(15245)
- 2009(14034)
- 2008(13471)
- 2007(11191)
- 2006(9254)
- 2005(7852)
- 学科
- 济(73420)
- 经济(73307)
- 管理(63291)
- 业(61422)
- 企(53216)
- 企业(53216)
- 方法(39192)
- 数学(35204)
- 数学方法(34784)
- 财(26410)
- 务(19124)
- 财务(19087)
- 财务管理(19056)
- 农(18922)
- 企业财务(18322)
- 中国(17279)
- 业经(16229)
- 制(16074)
- 学(14427)
- 贸(14141)
- 贸易(14137)
- 易(13728)
- 技术(13002)
- 农业(12638)
- 体(11623)
- 地方(11100)
- 环境(11074)
- 银(10564)
- 划(10552)
- 银行(10515)
- 机构
- 大学(269290)
- 学院(267204)
- 管理(108908)
- 济(108306)
- 经济(106398)
- 理学(96583)
- 理学院(95645)
- 管理学(94019)
- 管理学院(93542)
- 研究(82177)
- 中国(61509)
- 京(53044)
- 科学(51481)
- 财(50728)
- 农(47277)
- 业大(44061)
- 财经(41941)
- 所(39716)
- 中心(39426)
- 经(38513)
- 农业(37564)
- 研究所(36539)
- 江(36257)
- 经济学(33734)
- 北京(31731)
- 财经大学(31720)
- 经济学院(30737)
- 范(30684)
- 商学(30217)
- 院(30207)
- 基金
- 项目(196317)
- 科学(155843)
- 基金(147372)
- 研究(135595)
- 家(131097)
- 国家(130065)
- 科学基金(112636)
- 社会(89584)
- 社会科(85130)
- 社会科学(85110)
- 基金项目(79275)
- 自然(76110)
- 省(75472)
- 自然科(74452)
- 自然科学(74432)
- 自然科学基金(73152)
- 划(64658)
- 教育(62616)
- 资助(58673)
- 编号(51478)
- 重点(44360)
- 部(44024)
- 创(41995)
- 发(39982)
- 成果(39380)
- 创新(39320)
- 科研(39296)
- 国家社会(38153)
- 教育部(38138)
- 计划(37676)
- 期刊
- 济(104390)
- 经济(104390)
- 研究(66898)
- 学报(47326)
- 中国(43228)
- 财(42142)
- 科学(41880)
- 农(41010)
- 管理(38254)
- 大学(36134)
- 学学(34833)
- 农业(27454)
- 融(21036)
- 金融(21036)
- 财经(20685)
- 技术(20322)
- 教育(18448)
- 业经(18060)
- 经(17592)
- 经济研究(17326)
- 业(14793)
- 问题(14286)
- 版(14174)
- 财会(13576)
- 科技(13217)
- 业大(12377)
- 商业(11844)
- 技术经济(11586)
- 理论(11526)
- 统计(11402)
共检索到359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英 徐玲丽
费用粘性是一种常见而且合理的费用习性,然而由于代理问题导致的费用粘性却会对企业长期价值创造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终极控制人的代理问题引入费用粘性研究,证明了产权性质的不同,会导致终极控制人股权结构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大,激励协同作用越大,从而导致费用粘性减小;其两权分离度越大,控制权成本就越小,这会使得以终极控制人为主导的经理人的"帝国构建"动机增强,从而增大费用粘性。而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由于所有者虚位,现金流权的增大并不能够有效抑制费用粘性;其两权分离度增加会同时减少政治干涉以及增强国企经理人控制,这两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导致两权分离度对费用粘性并无影响。
关键词:
现金流权 两权分离度 产权性质 费用粘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
本文选取2010-2012年证券市场样本企业观测数据,实证检验两权分离水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害关系人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权分离度与资产回报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提升两权分离度可带来偿债风险的低水平。两权分离度与经营现金流占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时,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两权分离 激励机制 现金流量 权益保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凯 朱泽钢
股利政策在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自身的特点,其中低股利是一个突出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检验了以下假设: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条件下,现金流控制权和索取权分离导致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造成企业现金流不足,为此,企业通过融资来满足经营需要,同时边际融资成本递增造成掠夺成本逐步上升,因此,大股东选择低股利政策以"支持"上市公司,最终实现股权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现金流权分离 融资成本 股利支付倾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立军 宋献中
本文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衡量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以最终控制人的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论述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中央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地方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当控制了负债融资约束这一变量之后,不受负债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了代理冲突"激励"企业投资受制于企业负债融资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立 罗帅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设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标志着中国农地产权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离"转变。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此进行分析,认为"三权分离"的本质是农地产权束的分割与细化,体现了农地产权制度界定的相对性与渐进性;"三权分离"能够有效发挥农地产权的激励功能,对农民流动与土地流转产生积极影响;"三权分离"关键在于产权界定的有效性,须着重关注法律规范修正、权利落实、权利维护等问题。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三权分离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彦 祝笑梅
投资效率对企业发展及其价值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特殊的治理环境,在金字塔层级的公司结构下,文章从产权特征、两权分离度的角度研究投资效率。选取2009—2013年深沪两市1 2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658家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595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1 121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两权分离度在不同产权特征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与投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与投资效率负相关关系显著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与投资过度的相关关系显著于中央国有企业。
关键词:
产权特征 两权分离度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淞文
本文以2009-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在不同法律制度环境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两权分离度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为国有公司时,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公司所在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越完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法律制度环境能够抑制控股股东利用财务重述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程度。本文基于法律制度层面和公司治理层面分析公司财务重述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两权分离 财务重述 法律制度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有志 刘鑫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情境,以1998~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规模分组方差分析、混合OLS回归和随机效应模型的方法,基于第二层代理问题的视角,对公司所有权性质及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如何影响了公司风险承担能力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有助于国有控股企业重视风险承担水平,加强创新能力并提升创新绩效;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监管,以使公司承担合理的风险,有效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宏进一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实现自身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依靠控制权占用企业发展资金来满足私有收益,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企业研发投入有负向效应,进一步地,股权制衡呈现削弱这种负向效应,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而股权性质对这种负向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就针对解决"第二类代理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两权分离 研发投入 股权制衡 产权所有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特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对公司的业绩都有影响。本文采用2003~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后发现分离度越小的企业,其业绩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企业业绩越好。
[期刊] 预测
[作者]
侯剑平 张霞 李媛媛
本文首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资本结构之间的动态内生性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GMM模型建立了动态内生性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型。实证研究中,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两个变量的动态内生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以两权分离度作为刻画控制股东特征的变量,分析了控制股东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本文研究认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动态内生性关系,控制股东对二者的动态内生性关系有显著地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玉
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严重分离会影响其公司价值,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以2004-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对机构投资者总体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所有权比例越高,两权分离度越小时,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而且两权分离度指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在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能够做到自我利益保护,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在各个类型机构投资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崔学刚 张宏亮
企业的集团化伴随着"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结构的产生,"金子塔"股权结构带来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进而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状况与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王祥兵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王祥兵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