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2)
- 2023(6017)
- 2022(5003)
- 2021(4601)
- 2020(3820)
- 2019(8328)
- 2018(7908)
- 2017(15397)
- 2016(8354)
- 2015(8792)
- 2014(8233)
- 2013(8125)
- 2012(7335)
- 2011(6441)
- 2010(6106)
- 2009(5602)
- 2008(5699)
- 2007(4760)
- 2006(4127)
- 2005(3575)
- 学科
- 济(33885)
- 经济(33838)
- 业(28820)
- 管理(28463)
- 企(24689)
- 企业(24689)
- 方法(18259)
- 数学(17045)
- 数学方法(16975)
- 财(14053)
- 务(10808)
- 财务(10803)
- 财务管理(10794)
- 企业财务(10523)
- 农(8240)
- 制(7478)
- 贸(7293)
- 贸易(7293)
- 易(7138)
- 业经(6892)
- 中国(6687)
- 学(5676)
- 农业(5497)
- 体(5381)
- 技术(5130)
- 融(5114)
- 金融(5114)
- 银(5087)
- 银行(5056)
- 环境(4861)
- 机构
- 大学(118385)
- 学院(117652)
- 济(50923)
- 经济(50227)
- 管理(47816)
- 理学(42827)
- 理学院(42421)
- 管理学(41785)
- 管理学院(41597)
- 研究(37767)
- 中国(29300)
- 农(25200)
- 财(24766)
- 科学(23833)
- 京(23152)
- 业大(21252)
- 财经(20367)
- 农业(20312)
- 所(19570)
- 经(18863)
- 研究所(17917)
- 中心(17287)
- 经济学(15927)
- 财经大学(15662)
- 江(15213)
- 经济学院(14724)
- 商学(14331)
- 商学院(14218)
- 北京(14092)
- 农业大学(13928)
- 基金
- 项目(84989)
- 科学(67426)
- 基金(65627)
- 家(59889)
- 国家(59430)
- 研究(54037)
- 科学基金(51106)
- 社会(37446)
- 自然(35897)
- 社会科(35820)
- 社会科学(35807)
- 基金项目(35544)
- 自然科(35160)
- 自然科学(35146)
- 自然科学基金(34608)
- 省(31731)
- 划(27612)
- 资助(26429)
- 教育(24345)
- 部(19006)
- 重点(18881)
- 编号(18809)
- 创(18175)
- 科研(17358)
- 计划(17276)
- 创新(17037)
- 发(16618)
- 国家社会(16326)
- 教育部(16254)
- 业(16161)
共检索到157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正怡 吴冲锋
本文研究现金分红下转股价调整条款对可转债定价的影响。研究显示,避税效应及更优惠的转股条件使可转债投资者获得正价值。基于蒙特卡洛的模拟分析表明,该条款的价值平均占可转债理论价值的2.64%,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条款对可转债投资者的价值,并寻找影响其价值的关键因素。我国既往十年可转债收益状况优异、远超过正股,该条款的实质在于把老股东的利益转移给可转债投资者,而当今市场对此内涵尚未充分认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天 张宗源
本文基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价数据以及披露的公告和财务数据,分析了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转股价下修公告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发布转股价下修公告后,公司股价出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股价之前的下行趋势。
关键词:
可转债 转股价下修 事件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文麟 陕晨煜 郑逸君
本文筛选了2001-2007年中国发行可转债的25家公司的转股行为前后收益率数据,以超额收益率作为公司股价的衡量指标,回归考察了可转债转股行为对公司短期股价的影响,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短期内转股行为与公司的股价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由于中国可转债公司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原股东持有可转债份额较大的限制,转股行为对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转股行为 超额收益率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凤菊
可转债是兼有股票期权和债券性质的复合型金融衍生品。为促使投资者尽快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上市公司的常见做法是向下调整转股价格。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调整转股价格的行为及其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可转债上市公司近五年调整转股价格的行为及其原因,并将其行为分为自然调整和主动向下修正两类;然后着重研究上市公司主动向下修正转股价格的行为对转股比例、股票价格、可转债价格三者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
可转债 转股价格 上市公司 向下修正条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巍
文章利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了我国可转债在不同情况下的转股价格调整行为对可转债价格及其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对事件窗口内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回归分析发现,利用可转债自身的状态因素不能很好的解释其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由转股价格调整而产生的可转债价值变化并不是引发可转债收益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转股价格调整行为在真实市场上更多的是被当作一个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信号,而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性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才是影响可转债收益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庆华
目前,国内文献对可转债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的模型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研究可转债定价时有必要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本文基于AFV模型建立了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可转债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充分说明转股价修正条款对可转债定价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康朝锋 郑振龙
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条款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可转债是红利保护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转股价格和股票价格进行同比例调整。我国可转债发行过程中转股价格调整条款对现金红利、增发和配股的处理办法在一般情况下基本符合红利保护的原则,但在现金红利数额较大,增发和配股比例比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根据更科学的方法来调整转股价格。
关键词:
转股价格 可转换债券 红利保护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决策行为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行为研究的视角,基于心理学理论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了行业现金分红压力、股价波动程度对公司管理层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现金分红压力和股价波动影响了管理层的现金分红决策。进一步发现,股价波动对行业现金分红压力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当股价波动程度较小时,在行业现金分红压力较高的情况下,管理层进行现金分红的可能性更大,但当公司股价波动程度较大时,无论行业现金分红压力高低,管理层进行现金分红的可能性差异不显著。同时还发现了管理层考虑股价波动对现金分红决策影响的具体路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敏杰 余怒涛 蒲云
对沪深两市2000~2010年间174家公司董事会发布可转债融资信息导致的股价波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宣告日当天及次日股价存在显著性的负效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行为是不同的,在熊市和调整市环境下,宣告当日的股价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而在牛市环境下,不存在显著性非零的异常收益。回归分析结果支持压力假说理论而不支持信号理论的解释。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更受到市场环境的因素影响。
关键词:
市场环境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梦然 于瑾
本文以2004~2008年我国上市发行的30种可转债提前强制性赎回前后,相应的标的股票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研究可转债提前强制性赎回对股价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赎回公告前股价上涨,而公告发布后股价出现下跌,但这种下跌的趋势在赎回日之前停止。本文还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提前强制性赎回可转债对股价影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可转债赎回条款设计的灵活性、适当提高溢价比例和适当延长可转债赎回保护期的建议。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赎回价格 实值期权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敏杰 王娟 余怒涛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2000~2010年间公司发行可转债导致的股价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可转债除权日前,股价存在显著性的正效应,在除权日后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股票价格在可转债发行公告日及股权登记日时并不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发行可转债的消息到来并没有使股票价格下跌。回归分析表明投资者情绪指标可以很好地解释除权日后的股价负效应,而对除权日前股价正效应没有解释能力,这进一步证明除权日前的股价正效应是由于发行可转债信息本身所驱动的。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袁有 危英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场化债转股企业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债转股企业相对于非市场化债转股企业而言,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较低,且市场化债转股后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债转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以上结论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市场化债转股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另一方面对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对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市场化债转股 股价崩盘风险 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燕 李梦晓 林微
在现有股东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中,少有同时参考两类代理成本,选取两个中介变量进行效应分析。因此,本文选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过度投资与现金分红,对直接控股股东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比例直接控股股东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降低作用,同时,过度投资和现金分红在二者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度投资的中介效应解释度大于现金分红,二者多表现为一种并列关系,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和股权制衡度较低时,更容易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旻 王仁祥
以我国2009—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了股价崩盘风险、信息环境对企业现金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企业现金调整速度越快,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对于分析师跟踪数量较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少的企业而言更为显著。进一步考察股权性质在企业现金调整速度中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面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现金调整速度并不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更多的分析师跟踪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将显著降低企业应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现金调整速度,信息环境对于国有企业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玮倩 徐寿福 辛琳
连续现金分红一直是我国监管部门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内容,考察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经济后果将为监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研究发现:连续现金分红的公司股票价格愈接近内在价值,股票错误定价程度愈低;投资者意见分歧在连续现金分红影响股票错误定价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连续现金分红能够通过减少投资者意见分歧,进而降低股票错误定价。因此,上市公司制定连续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不仅有利于提升股票市场定价效率,而且在影响投资者行为及优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