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9)
- 2023(13061)
- 2022(11198)
- 2021(10565)
- 2020(9165)
- 2019(21434)
- 2018(21460)
- 2017(39489)
- 2016(22429)
- 2015(25591)
- 2014(26020)
- 2013(25054)
- 2012(23352)
- 2011(21252)
- 2010(21410)
- 2009(19869)
- 2008(19969)
- 2007(17995)
- 2006(15447)
- 2005(13850)
- 学科
- 济(89077)
- 经济(88986)
- 管理(60196)
- 业(56496)
- 企(47524)
- 企业(47524)
- 方法(44753)
- 数学(38940)
- 数学方法(38358)
- 中国(25912)
- 学(25281)
- 财(23250)
- 农(22022)
- 教育(21997)
- 理论(19158)
- 业经(17685)
- 贸(15125)
- 贸易(15122)
- 地方(15100)
- 务(15080)
- 财务(15025)
- 财务管理(14986)
- 制(14703)
- 易(14655)
- 农业(14556)
- 和(14402)
- 企业财务(14232)
- 技术(13390)
- 环境(12589)
- 银(12203)
- 机构
- 大学(332425)
- 学院(324740)
- 济(123510)
- 经济(120745)
- 管理(119063)
- 研究(109170)
- 理学(102855)
- 理学院(101588)
- 管理学(99454)
- 管理学院(98820)
- 中国(75565)
- 京(70947)
- 科学(69003)
- 财(57411)
- 所(55492)
- 范(52775)
- 农(52743)
- 师范(52322)
- 研究所(50896)
- 江(49763)
- 中心(49386)
- 业大(48226)
- 财经(46706)
- 北京(44711)
- 师范大学(42634)
- 经(42281)
- 农业(41779)
- 教育(40457)
- 州(39182)
- 经济学(38804)
- 基金
- 项目(214834)
- 科学(169526)
- 研究(158955)
- 基金(153632)
- 家(133807)
- 国家(132626)
- 科学基金(112756)
- 社会(97974)
- 社会科(92511)
- 社会科学(92482)
- 省(85227)
- 教育(80933)
- 基金项目(80559)
- 划(73928)
- 自然(73173)
- 自然科(71455)
- 自然科学(71431)
- 自然科学基金(70123)
- 编号(66062)
- 资助(63299)
- 成果(56241)
- 重点(50158)
- 部(49304)
- 课题(48062)
- 发(46101)
- 创(44262)
- 教育部(42541)
- 科研(41641)
- 大学(41177)
- 创新(41169)
- 期刊
- 济(130613)
- 经济(130613)
- 研究(99147)
- 中国(63851)
- 教育(62348)
- 学报(54022)
- 科学(47433)
- 财(47079)
- 农(45520)
- 大学(41365)
- 管理(40625)
- 学学(37486)
- 技术(32431)
- 农业(31013)
- 财经(24382)
- 融(22685)
- 金融(22685)
- 经(20919)
- 经济研究(20471)
- 业经(20054)
- 问题(17792)
- 图书(17227)
- 业(17117)
- 版(16653)
- 统计(16421)
- 技术经济(16052)
- 职业(15548)
- 策(14407)
- 理论(14388)
- 资源(13854)
共检索到473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阮朝辉
马克斯·舍勒的现象学态度直观的价值理论、教育理论,不仅对哲学伦理学具有奠基作用,而且也为教育价值及其评价理论提供了现象学审视的全新视角。舍勒认为价值分为感官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相应地,作为存在范畴的教育的价值也可分为教育感官价值、教育活力价值、教育实用价值和教育神圣价值;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一较低的层级,因为人是生命和精神的同构的在者,因此,教育评价应基于人和教育本身,对教育进行生命和精神同构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
教育价值 教育评价 现象学 马克斯·舍勒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晓宏
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着人们实存的心态与样式。舍勒的理论研究视角从经验的财富世界转向先天的情感——价值世界。舍勒关注生活共同体中的爱与同情,其研究成果为重新理解学校德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开辟了新的视域。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关注孩子在共同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爱 同情 价值 德育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许昌
考察了经济学核心概念价值与效用演化,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理性发生学的"外部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三个环节为视角,透视了从价值到效用再到价格的哲学基础,精神现象学所揭示的理性发生环节,为经济学范式转型提供了哲学反思的背景。最后,提出了经济学向工具论转化的趋势。
关键词:
价值 效用 理性 精神现象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胥志强
现代神话学的基本立场是对神话的否定,这一理论偏见来源于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现代性观念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尤其是主体与客体或内在经验与外在世界的划分这一二元论。但现代性观念未能取消神话,神话一直潜藏在现代性内部,甚至在其核心如现代物理学之中。斯卡伯勒的神话研究,在胡塞尔、梅洛-庞蒂等人的现象学及迈克尔·波兰尼的知识论基础上,超越了现代理论偏见,提出了一个"面向神话本身"的现象学神话理论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张荣
马克斯·韦伯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条潜在的不甚明晰的线索,贯穿于他的思想理论中,特别是他关于"天职观"的论述颇具启发性和创造性。通过分析韦伯思想中的职业精神,可归纳出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即以各事其业、恪尽天职为目的的职业人生观,以服从神意、辛勤劳动为宗旨的职业分工观、以合理求财、勤俭节约为品质的职业价值观,这些思想为研究职业教育学和塑造现代职业精神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和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天职 职业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范梅南提出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研究模式,是解释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研究 教育研究 范梅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人的存在是身体和心智的统一。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启示我们教育应返璞归真,回归其原初状态的"逻各斯"。胡塞尔的经典现象学强调的是意识体验,梅洛-庞蒂则将意识体验替换为身体的知觉体验,把意识现象学转变为身体现象学。受现象学影响,具身心智理论强调身体对认知的塑造作用,认为身体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认识的客体,而是认识的主体,发挥着构建知识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认知是身体活动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身体体验。具身的教育与教学强调身心统一观,主张从表征主义知识观到具身知识观的转变,把具身学习的原则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始终,促进教育观的转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宏
教师之爱是教育之基础,如果教师没有对于爱的实质内涵的真正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教师之爱就可能变得支离破碎。德国著名现象学家舍勒将爱视为人的一种精神意向性行为。教师之爱就是指教师的心始终向着孩子,师爱构成了教师意向生活与情感生活的最高阶段。在教师的内心深处,出于"心向孩子"的意向比"出于义务"有着更高的价值,这也正是爱的逻辑或心灵的逻辑。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拥有"心向孩子"的意识品质。
关键词:
爱 意向 师爱 舍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君进 檀传宝
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解释。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教育学原理则强调,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温旭
数字劳动价值一方面关涉数据商品世界的本质,探究数字劳动何以被抽象成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和数字资本等数字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关涉数字价值决定和数字价值量度。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要素价值理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掩盖了数字价值的数字劳动本质。数字价值是数字劳动的数字社会抽象,“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关系发展成数字资本关系才能使得数字社会抽象得到充分呈现。在数字价值补偿的更新体系中,数字资本积累具有普遍存在性,而数字剥削具有隐秘存在性。数字资本的生产性构建于数字劳动的生产性,然而随着数字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数字资本利润率却下降,这种背反关系暴露出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是我国需要发展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精神,对教育现象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内容包括教育现象学的内涵、主要思想、研究步骤、研究意义和评价等。文章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
现象学 教育现象学 研究步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晓华 胡惠贞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针对宋明理学脱离实际、虚悬空疏的弊端,批判理学的人性二元论,从“性”和“形”融通为一的人性一元论出发,在理气之辩的基础上提出身体即为气质的原型,身体是作圣成圣之具,身体通过习行实践完善人性的身体观。以其身体观为基石,颜元形成了围绕身体的“践形尽性”的身体教育观,包括培养身心兼顾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与实践联结的立足于客观事物的教育内容,讲习辩相结合的注重主体间互动交流的教育方法。在当今身体“缺席”的教育态势中,颜元的身体教育观对复归与时代相契合的身心融合的教育宗旨、构建凸显实践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回归互动交往的教育方法具有现代价值。
关键词:
颜元 身体观 身体教育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峰明 王璐源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看,蒲鲁东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视为"价值二重性",而非商品的二重性,不仅达不到劳动二重性的高度,而且难以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在本质上区分开来;他用"建议"解释商品交换的发生,用"稀少"与"众多"等解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所谓"价值矛盾",用"自由意志"解释价值矛盾的必然性,表明他只是意识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的运动,却无力给予科学说明;他通过"正—反—合"的逻辑公式推出的"构成价值"概念,不仅难以解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而且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拙劣模仿和套用;他关于劳动时间与"价值比例"和社会平等之间内在联系的论述,不仅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庸俗借鉴和歪曲运用,而且事实上造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的反向解构,充分暴露出其价值理论的错误和小资产阶级的空想性。
关键词:
构成价值论 蒲鲁东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利荣
教育现象学追问生活世界中具体的教育现象,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观和审视。高等教育研究在形成多学科研究观点的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也可以从教育现象学中吸取养料。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应注重研究回到实事本身,回到生活世界,进行问题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瑞玉
榜样教育是教育实践的常用方式,但对榜样教育的理论反思缺乏从"教育者应当如何通过榜样教育引导学习者(去好地)生活"这个伦理学基本问题维度的系统探究。舍勒价值伦理学认为"榜样追随"是人格生成的重要时机。榜样教育的原发机制是促成学习者的"榜样追随"。"榜样追随"以"爱"为原发动力,以"同思同构"为本真状态,以"人格生成"为根本朝向。基于此,学校榜样教育实践可以通过审慎思考榜样、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悉心呵护学生爱的能力,躬亲引领学生投身与榜样同思同构的状态,敏于体察师生的人格生成进程来构建一条现象学伦理学的榜样教育路径。
关键词:
榜样 榜样教育 榜样追随 人格生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