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8)
- 2023(14594)
- 2022(12837)
- 2021(12196)
- 2020(10440)
- 2019(24178)
- 2018(24256)
- 2017(47320)
- 2016(25712)
- 2015(29300)
- 2014(29521)
- 2013(29272)
- 2012(27096)
- 2011(24387)
- 2010(24307)
- 2009(22446)
- 2008(22137)
- 2007(19689)
- 2006(16864)
- 2005(14774)
- 学科
- 济(104303)
- 经济(104190)
- 管理(75551)
- 业(71878)
- 企(59794)
- 企业(59794)
- 方法(51717)
- 数学(44799)
- 数学方法(44312)
- 农(27814)
- 财(27584)
- 学(26086)
- 中国(25353)
- 业经(22810)
- 地方(20114)
- 贸(18957)
- 贸易(18948)
- 农业(18613)
- 务(18419)
- 易(18371)
- 财务(18346)
- 财务管理(18305)
- 理论(18239)
- 制(17862)
- 企业财务(17352)
- 和(16795)
- 技术(15804)
- 环境(15466)
- 银(14676)
- 银行(14619)
- 机构
- 大学(375912)
- 学院(371594)
- 管理(149930)
- 济(144928)
- 经济(141681)
- 理学(130463)
- 理学院(129001)
- 管理学(126803)
- 管理学院(126118)
- 研究(120015)
- 中国(87841)
- 京(79310)
- 科学(76871)
- 财(65677)
- 农(61546)
- 所(60729)
- 业大(57487)
- 研究所(55705)
- 中心(55588)
- 财经(53704)
- 江(53426)
- 范(49910)
- 北京(49847)
- 师范(49427)
- 经(48725)
- 农业(48676)
- 州(43757)
- 经济学(43409)
- 院(42942)
- 师范大学(40013)
- 基金
- 项目(255194)
- 科学(199514)
- 研究(185801)
- 基金(184498)
- 家(160426)
- 国家(159079)
- 科学基金(136188)
- 社会(115073)
- 社会科(108800)
- 社会科学(108769)
- 省(99831)
- 基金项目(98934)
- 自然(89808)
- 自然科(87678)
- 自然科学(87653)
- 自然科学基金(86086)
- 教育(85747)
- 划(83998)
- 编号(77293)
- 资助(75998)
- 成果(62887)
- 重点(56639)
- 部(56422)
- 发(53418)
- 创(52450)
- 课题(51747)
- 科研(49141)
- 创新(48851)
- 教育部(48260)
- 项目编号(47852)
- 期刊
- 济(153830)
- 经济(153830)
- 研究(104234)
- 中国(64690)
- 学报(61711)
- 科学(54650)
- 农(54636)
- 管理(50565)
- 财(50553)
- 大学(45334)
- 学学(42238)
- 教育(40339)
- 农业(37815)
- 技术(31344)
- 融(27547)
- 金融(27547)
- 业经(25922)
- 财经(25697)
- 经济研究(24380)
- 图书(24068)
- 经(21798)
- 问题(20255)
- 业(19471)
- 理论(19028)
- 技术经济(18394)
- 版(17747)
- 实践(17658)
- 践(17658)
- 科技(17538)
- 商业(16940)
共检索到524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赵资澧
[目的/意义]探析现象图析学视角下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解决替代搜寻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模型框架,从“情景—鸿沟—桥梁—结果”4个维度,对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并利用现象图析学质性方法深入挖掘该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可分为情景触发、条件控制、桥梁构建、结果反馈4个子机理,并明晰了其机理关系,为今后相关研究者对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朱庆华
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人际关系协作的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数字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了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对被替代者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1063份有效数据,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协变量进行了倾向得分计算,并基于倾向得分将参与者匹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通过计算匹配后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健康信息替代搜寻与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因果关系,同时,本文通过平衡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发现,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对被替代者的饮食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正向的影响,对锻炼行为和身体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的作用效果,并可为政府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健康信息替代搜寻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是基于人际关系协作的日常信息实践模式,基于经典理论探究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该信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和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影响因素模型,提出12个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475份有效数据,使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同理心、信息支持意愿、感知严重性和感知收益正向影响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感知障碍负向影响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对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没有直接相关关系。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同理心对感知易感性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同理心对感知严重性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信息支持意愿对自我效能与健康信息替代搜寻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激励、管理和干预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栋祥 马费成 张奇萍
为支持健康决策、实现健康老龄化,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多领域、跨学科的关注。目前关于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导,研究深度不足,且侧重网络环境,忽视了对整个信息环境的考察。作为探索性研究,本文尝试基于现象学视角研究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他们关于健康信息搜寻经历和体验的描述和诠释,并从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的潜在涵意、基本模式、来源偏好、困难阻碍和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信息搜寻这5个方面展开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认为健康信息搜寻的意义主要在于疾病防控、享受生活、关爱家人和减轻子女负担,生活世界和健康责任是重要因素;积极主动型和前瞻能动型是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基本模式,且多数老年人采取两种模式并行的策略;电视节目、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和人际网络是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健康信息来源,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权威电视节目的信任程度最高;自身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阻碍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寻;虽然网络不是老年人搜寻健康信息的主流渠道,但是在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鑫 王丹
文章选取38位有代表性的普通公众,针对其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任务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任务分面分类法对访谈数据进行质性分析。文章认为,用户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任务可依据通用切面和属性特征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前者包括任务的来源、目标、主题、状态、周期、频次、阶段、行为和成果,后者包括任务的紧急性、重要性、复杂性、困难性、经验性和预期性;不同的任务类型可进一步进行情境化分类。最后,构建了一个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任务的分面分类理论模型。
关键词:
搜寻任务 在线搜寻 健康信息 医疗信息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燕 王祎 毕崇武 杨瑞仙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类型证据对在线健康信息可信程度的影响,为在线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估提供客观工具和科学依据。[方法/过程]借鉴循证医学中的证据分级理念,提炼在线健康信息中不同类型的证据要素,通过两轮德尔菲确定证据类别及证据等级,构建包含三大类别、15个一级证据的3级证据等级体系,并从信任转移视角展开相关讨论。[结果/结论 ]通过两轮德尔菲构建的证据等级体系等级分明,专家意见统一,具备较好的准确性和可用性。该证据等级体系可充当信任转移的中介,帮助用户基于信任转移评估在线健康信息的可信度,最终实现在线健康信息的甄别与利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嫣 张海涛 李佳玮 刘伟利
[目的/意义]结合目前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的社会背景,探究我国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机理,丰富当前老年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引导老年用户有效搜寻健康信息,优化健康信息服务部门工作。[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24位老年用户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历,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外5个影响因素,构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最终得到网络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移动终端客观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是影响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阐释各因素与搜寻行为间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理论模型,对政府、医疗机构、APP类软件等健康信息提供方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易明 周阳 张庭玮
[目的/意义]从力学视角构建三层次分析框架,解析单个动力的基本要素,揭示动力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系统呈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的复杂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平台中414条研讨帖的17,168条有效评论作为数据来源,首先微观层面通过三级编码,明确群体动力的具体类型及其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中观层面对评论文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度来揭示两两动力间的耦合关系;最后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基于情景仿真分析来探寻三维群体动力系统内的混沌关系。[结论/发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动力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患者依从,信息支持通过群体共识和群体认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基本推动力,情感支持通过关系感知和情绪感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向心派生力,患者依从通过健康信念这一作用点发挥正向约束力。两两动力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耦合阶段和协调特征;三维动力同时增长10%时对知识共创的影响作用超过单一动力分别增长30%的效果,意味着群体动力间的混沌关系体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创新/价值]引入力学视角对知识共创群体动力进行分析,揭示群体动力的个体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为在线社区场景下群体动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谢兴政 张大伟 陈彦馨
后脱贫攻坚时代,少数民族村落的中老年健康信息贫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子辈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子辈为父辈搜寻线上健康信息的行为逐渐常规化。为厘清少数民族村落青年线上健康信息主动替代搜寻意向的形成机制,笔者对西南民族村落大学生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村落青年的父辈健康状况忧虑会影响感知健康信息需求,直接经验则会影响线上健康信息效用,感知健康信息需求和线上健康信息效用均会正向触发主动替代搜寻意向;父辈信任仅能调节直接经验与线上健康信息效用之间的关系。因此,做好民族村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工作,触发其主动为父辈搜寻线上健康信息的意向,是解决少数民族村落地区中老年健康信息贫困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琼 赵宇翔 宋士杰 朱庆华
互联网中海量健康信息资源在改善人们健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的负面问题。近年来,健康管理领域中的信息过载引起了学界的诸多关注。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及分析,有助于促进公共健康信息环境的良性发展,发挥在线健康信息资源在个人健康管理与决策中的最大化效用。本文先以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梳理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中信息过载的研究成果,从概念界定、研究情境、理论基础、测量量表以及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系统性回顾。然后,在信息过载经典框架的基础上从信息过载的成因、症状与影响以及应对三个层面构建健康信息过载的研究框架。最后,从情报学视角提出若干健康信息过载的研究方向和前沿展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健康信息搜索对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非医学专业人士辅助他人搜索健康信息的现象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将有助于弥合数字不平等对人们健康信息获取造成的差异。[方法/过程]以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梳理健康信息替代搜索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并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对健康信息替代搜索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进行前沿展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现有的健康信息替代搜索大多局限于现象层面的分析,对主体参与动机、信息交换过程和效果机制的研究都不够深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珍妮 王淳洋 司湘云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在线健康社区中知识共享网络与虚假信息传播网络的共性与特性,为社区促进知识共享、治理虚假信息传播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针对循证治疗知识和虚假信息分别构建知识共享网络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揭示两者在整体网络结构层面的异同,探究知识与虚假信息的传播概况及流动效率;根据用户的信息交流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从用户主题偏好和用户社区粘度两方面对网络中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探究用户的信息偏好与行为特征差异。[结果/结论]整体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共享网络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都具备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效应,且具有相似的图等级结构和图效率,然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中用户间联系更为紧密、关联程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用户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成员更关注知识共享网络中支持循证医疗的经验信息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中驳斥虚假信息的客观内容,而且知识共享网络中的用户群体在社区中的留存时间显著高于参与虚假信息讨论的用户群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亦龙 许鑫
健康信息搜寻是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浏览、搜索、征询以获取各类健康信息。通过研读分析国内外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相关文献,从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内容、平台及相关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综述,在梳理现有研究进展的同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探讨其对于我国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研究工作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梓奇 姚立颖 郭映彤 肖蔼玲
[目的/意义]从被替代搜寻者视角厘清任务情境下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的具体路径,探究其中的关联因素及基本行为模式,对于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用户信息搜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共设计一项实验、两项研究,综合利用实验方法和质性方法对任务情境下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开展研究。在研究一中,设计9种任务情境,对用户信息搜寻过程进行观察和跟踪记录;在研究二中,对实验对象进行基于5W1H的半结构化访谈,结合问卷调查,提炼并总结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各项关联因素。[结果/结论]构建多路径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过程模型和任务情境下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机理模型。发现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可以被视为用户在信息需求的驱动下选择人—机替代和/或人—人替代中的多方平台与渠道获得目标信息的过程,体现了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的需要,也暴露出用户在信息海洋中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