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5)
2023(9593)
2022(7612)
2021(7318)
2020(6190)
2019(14373)
2018(14036)
2017(27138)
2016(14573)
2015(16382)
2014(16393)
2013(16049)
2012(14380)
2011(12736)
2010(13347)
2009(12799)
2008(11926)
2007(10830)
2006(9504)
2005(8856)
作者
(41510)
(34316)
(33928)
(32622)
(21877)
(16446)
(15547)
(13251)
(12972)
(12477)
(11762)
(11714)
(11012)
(10900)
(10708)
(10642)
(10063)
(10057)
(10003)
(9693)
(8486)
(8469)
(8411)
(7848)
(7824)
(7721)
(7615)
(7573)
(7086)
(6738)
学科
(54061)
经济(54009)
管理(49847)
(46479)
(41435)
企业(41435)
方法(28175)
(26983)
金融(26982)
(25404)
银行(25385)
数学(24890)
(24453)
数学方法(24348)
中国(20965)
(19727)
(15513)
(14719)
财务(14663)
财务管理(14633)
企业财务(14006)
(12938)
业经(12879)
理论(11692)
(11333)
中国金融(11292)
地方(10742)
(9160)
(8974)
贸易(8963)
机构
学院(198127)
大学(196437)
管理(78508)
(78047)
经济(76106)
理学(65901)
理学院(65138)
管理学(63749)
管理学院(63354)
研究(63082)
中国(58509)
(41935)
(40843)
科学(38954)
中心(32590)
(32153)
(31539)
财经(31439)
(30315)
研究所(29205)
(28512)
业大(28242)
北京(26440)
(25557)
农业(24721)
经济学(24229)
财经大学(23752)
(23273)
师范(22992)
(22770)
基金
项目(130102)
科学(102114)
基金(94921)
研究(92082)
(83250)
国家(82589)
科学基金(71315)
社会(57410)
社会科(54710)
社会科学(54693)
(50950)
基金项目(49390)
自然(47988)
自然科(46967)
自然科学(46959)
自然科学基金(46108)
教育(43184)
(43051)
资助(40958)
编号(36807)
重点(29710)
成果(29374)
(28238)
(27583)
(26829)
创新(25839)
课题(25781)
科研(25426)
(24666)
教育部(24248)
期刊
(84070)
经济(84070)
研究(56987)
中国(42368)
(36682)
金融(36682)
(34803)
管理(32773)
学报(30780)
科学(28885)
(27754)
大学(23527)
学学(22380)
教育(19852)
技术(18623)
农业(17674)
财经(16124)
(13789)
经济研究(13707)
业经(12702)
(11444)
统计(11072)
(10303)
财会(10243)
技术经济(9894)
理论(9869)
问题(9675)
(9314)
决策(9136)
现代(8907)
共检索到306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燕  
本文认为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及蔓延,背后的根源是流动性问题,如何理解现行金融运行模式下流动性运行特征,防止金融创新创造过多的流动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流动性,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面对的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志浩  
通过这次危机中美国流动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流动性的理解不能再停留于传统的数量指标和单一利率水平分析上,流动性必须是一种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的全面考察。风险状况、货币环境、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创新都是影响流动性形成的重要因素。金融管制让我国免受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坚持市场化改革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面临危机,我们可以将流动性管理与市场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珣  
村镇银行的发展对推进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工程,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受资本金规模小、资产负债结构特点、投资渠道受限等因素影响,流动性管理以及投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成为影响村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发展以及盈利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周期中,随着利率市场化放开,金融机构竞争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鄂甜  周鹏博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支付网络在经济金融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支付交易金额增长迅速。以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为例,据统计,2012年我国跨行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14.71亿笔,金额1794.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4.6倍。目前,支付网络的流动性风险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央行的高度重视,有些国家已经基于支付系统建立了流动性调控机制,如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朝晖  
简单回顾了2013年6月我国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金融运行中与流动性管理密切相关的几个显著特点,即: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显现,同业交易规模不断放大,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市场长期保持流动性宽松预期,剖析这些特点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浙商银行课题组  徐仁艳  
近年来,我国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逐渐走向集团化、多元化、全球化。实现各项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流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统筹管理企业的资产、资金等资源要素,制定合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保障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收益,成为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流动性管理的框架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在价值不损失情况下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流动性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浙商银行课题组  徐仁艳  
近年来,我国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逐渐走向集团化、多元化、全球化。实现各项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流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统筹管理企业的资产、资金等资源要素,制定合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保障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收益,成为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流动性管理的框架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在价值不损失情况下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流动性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年来,迅速扩张的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宏观调控及宏观审慎管理的难度。如何有效管理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及其流向,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将非银金融部门界定为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将非银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年来,迅速扩张的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宏观调控及宏观审慎管理的难度。如何有效管理非银金融部门流动性及其流向,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将非银金融部门界定为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将非银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鸿  封丹华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流动性特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可以迅速相互逆转,不仅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间扩散,还通过国际贸易、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国际传导和扩散,给各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本文深入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缩从美国向其他国家的传导渠道和机制,并从全球视角,对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流动性、银行系统流动性和金融市场流动性逆转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金融结构的不断演变,使得流动性的内涵和创造形式发生了变化。本文认为,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具有较强市场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被纳入到广义流动性的范畴。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以证券化的方式创造流动性,这是一种广义的、内生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扩张,导致整个社会可贷资金总量快速增加,流动性创造形式的变化影响到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一国政策当局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危机多起因于金融市场,市场危机的核心是流动性的丧失。次贷危机突显了流动性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研究市场流动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文章认为,市场流动性不再仅仅是单个市场的流动性程度,更重要的是"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集体反应"导致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外部性效应,会影响到资金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发生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监管当局应该把握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达明  朱桂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科技金融结合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在明确界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平台的构建原则与功能定位,构建出以信用平台为基础、投融资平台为主体、中介服务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为两翼的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结构模型。同时还分析各个平台间的关系,并对平台的运行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建辉  翁洪琴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M2与M1持续背离、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等。本文深入解释了银行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具体原因,着重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对银行经营特别是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并基于金融结构创新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孟辉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体系的冲击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充分显现。对于我国而言,类似的流动性风险集中体现在开放式基金领域。一旦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基金的大面积赎回可能导致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并引发"基金赎回—股价下跌—赎回放大—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因此应做好应对准备,以维护股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