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3)
2023(6086)
2022(5308)
2021(4904)
2020(4243)
2019(9418)
2018(9353)
2017(18479)
2016(10323)
2015(11597)
2014(11650)
2013(11641)
2012(10737)
2011(9531)
2010(9744)
2009(9600)
2008(9857)
2007(9009)
2006(8375)
2005(8096)
作者
(28866)
(23979)
(23899)
(23152)
(15166)
(11456)
(10848)
(9066)
(9048)
(8881)
(8464)
(8033)
(7835)
(7788)
(7782)
(7437)
(7124)
(6938)
(6930)
(6852)
(6275)
(5805)
(5803)
(5595)
(5431)
(5419)
(5345)
(5337)
(4878)
(4701)
学科
管理(37717)
(35489)
经济(35395)
(32919)
(28389)
企业(28389)
(21860)
税收(20385)
(20213)
(18848)
(14709)
方法(11935)
(11234)
中国(10941)
(10490)
财务(10459)
财务管理(10431)
企业财务(9866)
数学(9839)
(9834)
数学方法(9627)
业经(9384)
(8398)
银行(8389)
体制(8376)
(7912)
财政(7436)
(7296)
金融(7294)
(7156)
机构
大学(145125)
学院(144799)
(60206)
经济(58823)
管理(53316)
研究(48687)
理学(44352)
理学院(43879)
管理学(43196)
管理学院(42916)
中国(40443)
(39808)
(30430)
财经(28452)
科学(27065)
(25437)
(24997)
(24746)
中心(22448)
研究所(21304)
财经大学(20725)
(20525)
北京(19844)
(18997)
经济学(18785)
(18303)
业大(17718)
(17530)
(17269)
师范(17105)
基金
项目(86009)
科学(67835)
研究(65687)
基金(62816)
(53815)
国家(53378)
科学基金(45756)
社会(42484)
社会科(40207)
社会科学(40197)
(32746)
基金项目(32464)
教育(29712)
自然(27941)
(27566)
自然科(27274)
自然科学(27269)
编号(26811)
自然科学基金(26782)
资助(25921)
成果(24412)
(23086)
(19620)
重点(19512)
(19013)
课题(18931)
(17892)
(17753)
国家社会(17723)
教育部(17240)
期刊
(74417)
经济(74417)
研究(53435)
(33835)
中国(32674)
管理(21533)
学报(20144)
(19996)
科学(18058)
(17748)
金融(17748)
(16682)
大学(15775)
(15765)
教育(15219)
学学(14829)
财经(14439)
税务(14008)
农业(12486)
(12301)
经济研究(11337)
技术(11309)
业经(11204)
问题(9971)
财会(8616)
会计(8533)
(8460)
国际(8016)
理论(7294)
(6618)
共检索到243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子龙  
税收滞纳金制度是国家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税收滞纳金制度存在定性不清、定量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不仅使税收滞纳金存在的合理性备受质疑,而且影响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应从科学设定滞纳金征收比率、明确中止及不加收滞纳金的具体情形、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确税款和滞纳金的征收顺序等方面完善税收滞纳金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亚苍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税款滞纳金制度(1),存在"法外"豁免处理、起止期限执行尺度把握不一和法际衔接不畅等行政执行误差以及滞纳责任认定不当、滞纳情况概括不全等司法裁断偏差。本文分析了现行税款滞纳金制度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借鉴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完善现行税款滞纳金制度的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袁森庚  
我国《行政强制法》关于滞纳金的规定与《税收征管法》有关税收滞纳金的规定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在税收执法实践中产生了滞纳金制度适用的困惑。本文首先认为存在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现行法律没有对税收滞纳金的性质进行判定,进而从法理上阐述了税收滞纳金的性质,提出如果在《税收征管法》中把滞纳金界定为因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欠缴税款时对国家的补偿,则在执法实践中关于滞纳金制度适用的各种疑惑都将消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俊良  顾慧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一部专门对行政强制进行规定的法律,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加收滞纳金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之一。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中滞纳金的规定有了明显的法律冲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税收滞纳金与《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冲突,正确把握税收滞纳金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完善两者的衔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康   周运兰   丁宁  
税收滞纳金是附带税收,通常认为其具有补偿税收和惩戒作用,但对于督促纳税人及早缴纳税款的作用缺乏重视。实践中,我国现行滞纳金制度存在着起算日期不明确、计加事由无区分、加收金额无上限和不具有正向激励性的问题。由此基于纳税促进视角,提出区分不同性质行为加收滞纳金比率、明确设定税收滞纳金加收上限、明确设置税收滞纳金中断时效、明确税务机关责任事项的对策,以期完善优化我国税收制度,避免滞纳金“失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愉虹  潘璐  
我国现行滞纳金制度存在惩罚性过重、计算规则不合理以及立法用语模糊等问题。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为我们的制度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笔者认为,修订《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时需要增加关于滞纳金性质、最长计算期、期间扣除等规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慧英  
税收滞纳金是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期缴纳税款即滞纳税款,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的一项资金。它是以滞纳税款为基数,按照滞纳天数的多少并依据一定的比率计算征收的。从性质上来看,税收滞纳金既不是单纯的行政处罚, 也不具备经济补偿和惩戒双重性质,它仅是纯经济补偿性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林雄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对税款滞纳金的认知,指出了当前我国税款滞纳金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而对完善我国税款滞纳金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并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提出了具体的立法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满源  
本文分析认为,税收滞纳金比率设定虽然在不断降低,但作为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滞纳税款而征收的一种资金,定性为经济补偿性质更符合法律设计要求,长期来看滞纳金征收比率也应参照银行贷款利率标准来执行。为此,有必要尽快畅通税务机关与外界系统的资源共享渠道,便于税收征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刚  
税收滞纳金与执行滞纳金之间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非同质性说、《税收征管法》优先适用说、《行政强制法》优先适用说和各自适用说四种观点,而且经由类案检索而来的司法案例亦呈现与之相应的四种裁判理由和相异的裁判结果。税收滞纳金与执行滞纳金在性质、功能和内涵等核心要素方面并无二致,应属同一范畴。在《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强制法》就滞纳金产生的所谓法规竞合问题而言,应当采取“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别法未规定者适用一般法”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判断原则,使税收滞纳金受《行政强制法》的拘束从而不得超过税款本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大春  陈正翼  
本文基于"税收滞纳金是否可以在破产程序中优先受偿"的问题展开,通过引入"课税特区"理论,藉由量能课税与利益衡量的理念,明晰了破产程序中的税收滞纳金"协调并兼顾国家税收利益与普通债权人利益"的功能及其作为"税收利息"的法律性质,进而将税收滞纳金界定为"劣后债权",并形成"破产申请受理之前,税收滞纳金为普通破产债权;破产申请之后,税收滞纳金为劣后债权"的"前普后劣"的权利规范体系,以公平地保护普通债权人,以致在"保护债权人"这一利益点上实现破产法与税法的平衡与协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爽  
当前我国收税制度下的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在税权划分、税率降低、税收结构和优惠政策的调整上。自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来,税收滞纳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征收方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通过分析税收滞纳金的定义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征收方法,从而实现较高的税收遵从度,减少由于税收滞纳金过高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创造和谐的纳税环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姗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偷税的滞纳金"到底属不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会不会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征收目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袁宇鹏  
利用滞纳金减免调节税收进度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是破坏了国家税款征收的正常秩序;二是部分企业无偿占用国家税款,侵蚀了国家利益。审计机关在税收审计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