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3)
- 2023(13959)
- 2022(11933)
- 2021(10731)
- 2020(9259)
- 2019(21084)
- 2018(20806)
- 2017(40974)
- 2016(22495)
- 2015(24705)
- 2014(24631)
- 2013(24606)
- 2012(22812)
- 2011(20693)
- 2010(20641)
- 2009(19727)
- 2008(19994)
- 2007(18086)
- 2006(15805)
- 2005(14367)
- 学科
- 济(92062)
- 经济(91922)
- 管理(69398)
- 业(66369)
- 企(54968)
- 企业(54968)
- 方法(45030)
- 数学(39439)
- 数学方法(39138)
- 财(31821)
- 农(24876)
- 中国(23417)
- 税(22072)
- 制(21736)
- 税收(20602)
- 收(20431)
- 业经(19918)
- 学(19396)
- 务(19034)
- 财务(19004)
- 财务管理(18959)
- 贸(18253)
- 贸易(18250)
- 企业财务(18061)
- 易(17729)
- 农业(16507)
- 地方(15120)
- 银(15062)
- 银行(15008)
- 融(14745)
- 机构
- 大学(330443)
- 学院(327076)
- 济(137715)
- 经济(135044)
- 管理(124416)
- 研究(108206)
- 理学(108169)
- 理学院(107002)
- 管理学(105402)
- 管理学院(104798)
- 中国(81835)
- 财(70965)
- 京(67409)
- 科学(66238)
- 农(59473)
- 财经(55597)
- 所(55571)
- 业大(50858)
- 经(50441)
- 研究所(50163)
- 江(49486)
- 中心(49296)
- 农业(47204)
- 经济学(44161)
- 北京(41911)
- 财经大学(41279)
- 经济学院(40150)
- 范(39128)
- 师范(38594)
- 州(38218)
- 基金
- 项目(217182)
- 科学(170716)
- 基金(160326)
- 研究(153300)
- 家(141441)
- 国家(140293)
- 科学基金(119476)
- 社会(100260)
- 社会科(95161)
- 社会科学(95133)
- 基金项目(85061)
- 省(83800)
- 自然(77762)
- 自然科(75999)
- 自然科学(75971)
- 自然科学基金(74700)
- 划(71324)
- 教育(70592)
- 资助(65296)
- 编号(60239)
- 成果(49602)
- 重点(49201)
- 部(49072)
- 创(45531)
- 发(45334)
- 制(43193)
- 创新(42730)
- 科研(42482)
- 国家社会(42407)
- 教育部(42247)
共检索到47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伯颖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取决于征税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然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以及不同税制结构下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OLS方法,分析了在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中国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认为对劳动所得征税会产生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最后提出了缓解劳动供求结构性矛盾的税制改革取向。
关键词:
税制 劳动力供给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翔 张文彬
通过构建研究空气污染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后者占主导作用,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随后实证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空气污染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途径降低劳动力供给。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翔 张文彬
通过构建研究空气污染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后者占主导作用,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随后实证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空气污染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途径降低劳动力供给。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文章利用专项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因素,表明基于不同的生活预期,农民工和非农民工未来就业选择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预期 农民工 非农民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邓翔 朱海华 路征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分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外地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出现的新变化,并基于流动状态构造了3类劳动力群体,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2013年)数据和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比本地劳动力,区外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高出了26%,其中的11%来源于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优势,15%来源于让渡社会保险权利换取较高工资收入的"权利置换"收益。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收入层面已不存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反而外地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是以失去收入安全保障为代价的,因而需要更多地关注外地劳动力在社会保险福利上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并以深圳为案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在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趋近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挺
基于政府支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地级市政府财政自主程度对于服务行业分行业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将行业劳动力变更细分为跨地区和跨行业两类指标,结合2004年至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构建的面板数据,在区分面板数据类型基础上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这两类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后,地方财权的扩张只对交通、仓储及邮电、房地产和租赁商务以及服务行业劳动力流入产生正向影响,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和信息行业在地方财权扩张时就业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导致本地劳动力流出。在跨行业的劳动力流动问题中,受地方财权扩张正向影响的行业为房地产、金融和租赁商务,其他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浩
文章结合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财税体制不健全的背景,基于供给学派理论,探讨了劳动力成本与财税体制之间的内在关系。文章认为,外部环境与政策变量使劳动力成本呈现出动态调整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利益各方不断磨合和博弈的结果。基于分析结论,本文从优化财税体制结构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动态调整 供给学派 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曾预测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加速不同区域间的收入趋同。但是,与这些预测相反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实证研究还未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趋同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为了验证劳动力流动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纳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GMM)处理反馈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军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曾预测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加速不同区域间的收入趋同。但是,与这些预测相反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实证研究还未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趋同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为了验证劳动力流动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纳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GMM)处理反馈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秀霞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随着"婴儿潮"期出生人口的加速老龄化,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渐成我国的主体劳动力。然而,新生代劳动力择业行为具有典型的"去制造业化"、"高端化"和"服务化"等特征,这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运用1995-2014年我国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和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变化对低端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负,且系数较大;对中端和高端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说明,随着新生代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已使低端制造业失去了传统比较优势,但却为中高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要顺应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通过政策顺势促推制造业向和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相协调的产业高端升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佳弋
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体现在其对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供给质量以及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由此,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完善退休政策、保持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以及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等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劳动力供给 弹性退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曾经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保证了中国工业在低成本的环境中获得所需的劳动力,形成了中国工业的成本优势,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化,"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频频出现,无限劳动力供给逐渐消失,中国的劳动力供给逐步从充足转变为短缺,"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中国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改善社会经济环境,规范国内资本市场,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优化人口结构,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也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主体进行提供劳动时间决策的结果。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劳动人口参与率、工资率、税收等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有自己的特点,包括劳动力总量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趋缓甚至过剩;呈现出结构性和季节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
关键词:
劳动力 劳动力供给 总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