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1)
- 2023(15015)
- 2022(12579)
- 2021(11512)
- 2020(9397)
- 2019(21163)
- 2018(20869)
- 2017(39305)
- 2016(21606)
- 2015(24124)
- 2014(24392)
- 2013(23657)
- 2012(22485)
- 2011(20245)
- 2010(21015)
- 2009(20076)
- 2008(19407)
- 2007(17879)
- 2006(16121)
- 2005(15393)
- 学科
- 济(85071)
- 经济(84936)
- 管理(65357)
- 业(62230)
- 企(50897)
- 企业(50897)
- 中国(33301)
- 融(29307)
- 金融(29300)
- 银(28439)
- 银行(28407)
- 行(27483)
- 财(27206)
- 方法(26241)
- 制(25995)
- 农(25921)
- 地方(24603)
- 业经(22305)
- 数学(21626)
- 数学方法(21309)
- 学(18411)
- 体(17498)
- 农业(17343)
- 务(17122)
- 财务(17056)
- 财务管理(17011)
- 企业财务(16264)
- 贸(15738)
- 贸易(15719)
- 易(15207)
- 机构
- 学院(305287)
- 大学(302205)
- 济(123535)
- 经济(120519)
- 研究(111332)
- 管理(107773)
- 中国(91807)
- 理学(89568)
- 理学院(88463)
- 管理学(86845)
- 管理学院(86276)
- 科学(66080)
- 京(66066)
- 财(65663)
- 所(58341)
- 农(54202)
- 中心(51879)
- 研究所(51611)
- 江(50366)
- 财经(49211)
- 经(44275)
- 业大(42948)
- 北京(42659)
- 农业(41914)
- 范(41137)
- 州(41015)
- 师范(40659)
- 院(40098)
- 经济学(38002)
- 省(37536)
- 基金
- 项目(190151)
- 科学(148743)
- 研究(142272)
- 基金(134705)
- 家(117380)
- 国家(116299)
- 科学基金(98425)
- 社会(89539)
- 社会科(84775)
- 社会科学(84756)
- 省(76818)
- 基金项目(69796)
- 教育(65521)
- 划(63895)
- 自然(61254)
- 自然科(59810)
- 自然科学(59794)
- 自然科学基金(58731)
- 编号(57935)
- 资助(55517)
- 成果(49960)
- 发(45543)
- 重点(43813)
- 课题(43051)
- 部(41568)
- 创(40028)
- 制(38982)
- 性(38726)
- 创新(37466)
- 国家社会(36580)
共检索到505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阎坤 杨元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目前,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分散的、多层次的投资决策机制以及间接调控机制,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融资体制运行的基础条件。但我国现行投融资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詹树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领域的利益越来越深化,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要求越来越提高。其中,参与组建新型的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战略举措。从近年来的国际实践看,中国先后主导或参与组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詹树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领域的利益越来越深化,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要求越来越提高。其中,参与组建新型的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战略举措。从近年来的国际实践看,中国先后主导或参与组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 贾康
1994年以来.我国开发性金融获得了很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条件下,客观评价开发性金融的历史作用、科学地认识其在新时期的功能以及为其发展把握适当的思路、要点和提供适当的条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经纬
纵观国内外形势,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选择期,基础设施内生性需求巨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本文从基础设施投融资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挑战,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融资信用问题,基于实践经验研究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基础设施融资信用建设和投融资运行体系构建方面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开发性金融 投融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红 刘金林
尽管"打捆贷款"、"政府担保、财政兜底"的平台融资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膨胀及债务风险的剧增,但此模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开发银行充分运用政府组织协调和增信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孵化、建设合法、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市场,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存在的"市场主体缺失"和"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的行为和创新,是开发性金融理念在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领域的一种体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红 刘金林
尽管"打捆贷款"、"政府担保、财政兜底"的平台融资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膨胀及债务风险的剧增,但此模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国家开发银行充分运用政府组织协调和增信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同孵化、建设合法、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市场,解决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存在的"市场主体缺失"和"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的行为和创新,是开发性金融理念在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领域的一种体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雅璇
在解决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瓶颈"问题中,世界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开发性金融以其独特的方式创新融资机制,解决融资难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介绍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探讨开发性金融的创新模式和理念,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政策协调 中小企业 融资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绍鑫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金砖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首要渠道。各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决定着金砖国家间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成败。本文选取中国、巴西和南非金砖三国的国家开发银行为研究对象,从开发性金融运行模式、资金来源、政府经济政策和规划参与度等方面对各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能力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以期为刚刚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未来发展和我国参与金砖国家及其他区域开发性金融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永伟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利用模型对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下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的效率进行了对比。通过挑选企业和监督企业的过程,说明了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更高。开发性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它是一种独立的金融形态。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 融资效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宸刚 蔡宁 赵建辉
1994年,为解决"两个比重"不断下降的问题,我国开始进行分税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分税制改革成效显著,"两个比重"逐渐上升(见图1),但由此却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压力,其中之一便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据2011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107174亿元,占当年GDP的25.95%,其中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资金来源,比重高达79%。近年来,虽然通过规范地方政府,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商业性金融 开发性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前不久,国务院批复《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和相关政策支持、制度安排,提出国开行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开行")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成立20年来,开行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际趋势和时代要求,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在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留下了开发性金融的深深印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行20年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1994~1998年,开行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优势,筹集和引导资金,有力支持了国家"两基一支"重点项目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