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9)
2023(8785)
2022(7449)
2021(7017)
2020(5788)
2019(12976)
2018(12562)
2017(24370)
2016(13131)
2015(13840)
2014(13527)
2013(13044)
2012(11966)
2011(10755)
2010(10796)
2009(9936)
2008(9676)
2007(8567)
2006(7707)
2005(6729)
作者
(37291)
(31279)
(30995)
(29440)
(19884)
(14936)
(13933)
(12097)
(11905)
(11088)
(10694)
(10132)
(10065)
(9832)
(9740)
(9582)
(9574)
(9361)
(9133)
(8968)
(7907)
(7569)
(7525)
(7216)
(7136)
(6993)
(6891)
(6834)
(6239)
(6213)
学科
(46840)
经济(46775)
(39539)
管理(37731)
(28374)
企业(28374)
方法(20122)
(18666)
数学(18306)
数学方法(18100)
(15630)
中国(13866)
农业(13458)
(12382)
贸易(12378)
(12133)
业经(10740)
(10620)
(9527)
银行(9494)
(9467)
地方(9203)
(8999)
(8901)
(8652)
财务(8639)
财务管理(8622)
收入(8552)
(8534)
金融(8534)
机构
学院(176687)
大学(175277)
(76697)
经济(75255)
管理(69274)
研究(61458)
理学(59986)
理学院(59366)
管理学(58444)
管理学院(58122)
中国(50118)
科学(37376)
(37212)
(36397)
(35780)
(30953)
中心(29777)
业大(29456)
农业(29291)
研究所(28155)
财经(28059)
(27043)
(25684)
经济学(23442)
(22280)
北京(22223)
经济学院(21379)
(21231)
(21179)
师范(20910)
基金
项目(121938)
科学(96300)
基金(90435)
研究(85806)
(80745)
国家(80043)
科学基金(68041)
社会(56411)
社会科(53654)
社会科学(53643)
基金项目(47567)
(47024)
自然(44759)
自然科(43777)
自然科学(43762)
自然科学基金(43032)
(40179)
教育(38518)
资助(36333)
编号(33353)
重点(27374)
(27016)
(26576)
成果(26316)
(25861)
创新(24201)
国家社会(23969)
科研(23675)
教育部(22998)
计划(22853)
期刊
(81486)
经济(81486)
研究(52429)
中国(33700)
(33611)
学报(30948)
科学(27398)
(27251)
(25226)
金融(25226)
管理(24048)
大学(23308)
学学(22367)
农业(21619)
教育(14969)
业经(14425)
经济研究(14136)
财经(13480)
技术(12700)
(11526)
(10824)
问题(10815)
(10014)
(9149)
国际(8993)
科技(8540)
理论(8389)
商业(8313)
业大(8241)
技术经济(8182)
共检索到26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万友  
当前,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的利差为"锁定式"的利差(2.6%)。本文通过对2家法人金融机构2016年的财务指标及利率定价的成本核算以及其使用扶贫再贷款真实意愿的调查分析,发现扶贫再贷款利率定价与金融机构自身利率定价的成本核算原则"不协调",影响了扶贫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最大化和扶贫政策释放的精准性,进而建议建立多层次的浮动定价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万友  
当前,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的利差为"锁定式"的利差(2.6%)。本文通过对2家法人金融机构2016年的财务指标及利率定价的成本核算以及其使用扶贫再贷款真实意愿的调查分析,发现扶贫再贷款利率定价与金融机构自身利率定价的成本核算原则"不协调",影响了扶贫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最大化和扶贫政策释放的精准性,进而建议建立多层次的浮动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康峰  
扶贫再贷款政策传导面临诸多因素制约扶贫再贷款虽是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但其功效的发挥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同,需要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来实现。与此同时,其结构性政策目标的实现,也与地方经济环境、产业发展、财政配套、金融生态等密切相关。实践中,部分金融机构受流动性充裕、扶贫再贷款使用利差低、财政贴息担保机制不健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于一  
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能否兼顾社会目标和财务目标。论文在对扶贫再贷款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运行的理论机理,探讨了"双限"政策对法人金融机构实现社会目标与财务目标"双重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灵活扶贫再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创新政策竞价使用机制、扩大政策传导覆盖面以及完善再贷款资金投向的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邵定才  
本文从扶贫贴息贷款运行现状出发,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扶贫贴息贷款运行的制约因素,并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刚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支农再贷款的内涵、外延和功能定位不断演变和丰富,扶贫减贫的政策效应愈加明显,是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重要工具之一。选取扶贫开发主阵地之一的青海省作为研究个体,实证检验了支农再贷款与区域经济增长、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和人民群众减贫增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政策优势精准扶贫,增强金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驱动力的意见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爱国  刘予刚  
中央扶贫贴息贷款(以下简称“中扶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来源稳定,是扶贫开发主要资金。据统计,1990年末全国“中扶贷款”余额达47.7亿元,占各类扶贫专项贷款总额的37%。但调查表明,在“中扶贷款”使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贷款管理体制上:一是农业银行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受到制约,缺乏必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抉贫开发项目选择和审批权过份集中于基层地方政府,突出体现在乡镇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章留  王朝欣  乔月梅  
我国多年的扶贫工作,使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仍有一部分贫困户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对贫困地区发放扶贫贷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农民的关心。随着贫困地区条件的变化,对今后扶贫的对象、标准,扶贫资金的用途、管理都应做相应的调整。通过有效的扶贫信贷投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为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同全  
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中的"重头戏",其中重要内容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信贷服务。如何有效地推进金融扶贫,使信贷资金"放得出去,收得回来",而且使金融机构能"保本微利",是金融成功助推扶贫的关键所在。这需要金融机构在满足贫困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同全  
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中的"重头戏",其中重要内容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信贷服务。如何有效地推进金融扶贫,使信贷资金"放得出去,收得回来",而且使金融机构能"保本微利",是金融成功助推扶贫的关键所在。这需要金融机构在满足贫困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长刚  朱付国  万林青  白南山  
最近,我们就慈利县管理和使用扶贫贴息贷款问题对部分乡镇进行了一次点面结合的综合调查与情况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方面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一、令人忧虑的现状调查中发现,所到乡镇和村户近几年来,对于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与管理大都比较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君  尹立  
扶贫贷款作为国家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扶贫贷款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扶贫贷款与商业化运作、承贷主体与信贷主体等方面的矛盾,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便扶贫贷款运作更科学、更规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李伟  沈志宏  吴继灵  
分析扶贫再贷款"双限"政策对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影响,并结合2017年上半年在河南省开展的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工作,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发挥扶贫再贷款对普惠金融的定向支持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若微  原鹏  
若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影响商业银行效率提高作为切入点,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就可发现: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效率在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效率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这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虽然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较高收入,但同时会挤出私人贷款,制约银行业务多元化,增加银行风险管理成本,最终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效率,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占治民  罗剑朝  闫玉涵  
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4 025户农户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推广试点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业务受到"冷遇",通过政策效果全面综合评估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效果综合有效,南北存在比较性的区域差异,江西等中南部地区规模有效,宁夏等西北地区技术有效;江西明显存在经济有效显著、社会效果不够和生态效果存疑的问题,政策改进空间明显存在;农户、金融机构和基层政府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的信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基层政府盲目信任,且对该政策普惠金融的扶贫功能理解不够,贷款机构对该政策明显信任不够,呈现普遍的惜贷心理,农户遭遇"贷款尴尬",信任彷徨,多贷困难,微贷不屑。为此,应加快农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政策执行效果;制订切合各地农村实际环境差异化的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以增强农地金融普惠扶贫决策的整合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