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5)
2023(7632)
2022(6737)
2021(6258)
2020(5522)
2019(12802)
2018(12705)
2017(25105)
2016(14058)
2015(15917)
2014(16225)
2013(16182)
2012(15454)
2011(14090)
2010(14518)
2009(13550)
2008(13854)
2007(12934)
2006(11192)
2005(10091)
作者
(41800)
(35039)
(35015)
(33642)
(22291)
(16693)
(16109)
(13679)
(13108)
(12797)
(11871)
(11528)
(11204)
(11137)
(11130)
(11083)
(11044)
(10419)
(10210)
(10193)
(8912)
(8707)
(8643)
(8176)
(7960)
(7946)
(7938)
(7775)
(7170)
(7100)
学科
(58872)
经济(58821)
管理(40422)
(38669)
(30222)
企业(30222)
方法(27306)
数学(24595)
数学方法(24282)
(18268)
(16626)
中国(15083)
(12555)
贸易(12551)
(12212)
地方(12186)
(11935)
农业(11702)
(11663)
业经(11365)
(10422)
(10006)
银行(9977)
(9751)
财务(9727)
财务管理(9699)
(9508)
企业财务(9125)
(9068)
金融(9066)
机构
学院(205148)
大学(203905)
(87284)
经济(85296)
管理(78250)
研究(71120)
理学(66306)
理学院(65596)
管理学(64465)
管理学院(64075)
中国(54605)
科学(43100)
(42774)
(41854)
(38104)
(37209)
研究所(33540)
中心(33384)
(32869)
财经(32168)
业大(31098)
农业(30266)
(29001)
北京(27203)
经济学(26541)
(26504)
师范(26266)
(25720)
(25019)
经济学院(24037)
基金
项目(129335)
科学(100465)
研究(95434)
基金(92012)
(79913)
国家(79233)
科学基金(66609)
社会(58411)
社会科(55343)
社会科学(55323)
(51034)
基金项目(48049)
教育(44259)
(43375)
自然(42932)
自然科(41862)
自然科学(41841)
自然科学基金(41078)
编号(40218)
资助(39192)
成果(33941)
重点(29402)
(29270)
(28625)
课题(28130)
(26238)
科研(24911)
(24743)
教育部(24618)
创新(24594)
期刊
(98513)
经济(98513)
研究(61925)
中国(39766)
(34719)
(33020)
学报(31128)
科学(28150)
管理(27049)
农业(23095)
大学(22926)
(22023)
金融(22023)
教育(21670)
学学(21608)
技术(18063)
业经(16015)
经济研究(16006)
财经(15723)
(13490)
问题(13229)
(12412)
(11630)
技术经济(10902)
统计(10582)
理论(10478)
(9807)
国际(9711)
商业(9494)
实践(9470)
共检索到31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彬  马骁  张明  
现行宏观政策对扩大内需和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预期目标和改革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状况,现阶段中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在适应经济发展、经济调整和市场建设要求的基础上,适时适量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一) 实施全面积极财政政策增加调节力度;( 二) 深化金融改革,推行地方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康平  杨万利  
在对我国土地政策研究中,注重土地政策本身的实施过程和困难,而对土地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土地要素,建立了ILS-LM曲线来分析土地政策对经济总量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政策乘数的概念,并研究了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取向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华  陈立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民间金融的良性运行,成为必然的政策取向。在比较视野下,充分审视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民间金融的宏观政策变迁,分析政府在监管、政策引导、构建民间金融体系方面的举措,并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分析问题所在,有利于提出规范化、良性化促进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的科学的宏观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煌  
德罗尔的宏观政策分析思想武汉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丁煌德罗尔的所谓“宏观政策分析”,简言之,即是指能够应付高层大政方针的政策分析。他通过对24个政府首脑机构的比较研究,发现政策分析在高层领导人那里几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固然有某些权力、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李静  
中国生育率变动的曲折有政策的原因 ,但更与政策实施的宏观环境有关 ,或者说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转变的作用随着外部政策实施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分析中国生育率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计划生育在不同实施阶段的整体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种有效的社会政策除了其本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以外 ,对政策执行环境和政策实施手段的充分考虑是必不可少的。我国 2 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独生子女政策”的提出和实行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慧民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区别于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中性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八五"中后期宏观政策评析及"九五"宏观政策走势展望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逄锦聚一、"八五"中后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及绩效1993-1995年为"八五"中后期。从1992年下半年到1993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曾出现过热的情况:(1)投资规模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建平  
199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年终CNP增长12.7%,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长8.9%的水平,对此国际国内经济界人士一致指出,经济高增长的原动力是投资高增长。相对于高速增长的投资,消费需求呈相对平稳的态势,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其增长率仅及投资增长率的一半不到,与上年实际消费增长率基本持平,与近十年来的增长率相比只增加1.3个百分点。面对这种形势,国内一部分人士认为,当前投资需求与总需求的关联度已不高,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  贾彦东  
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自然利率,并尝试建立以自然利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框架。为此,本文首先在一个简单理论架构下对影响自然利率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分别利用半结构化模型、宏观计量模型和DSGE模型估计中国的自然利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探讨分析基于自然利率的宏观政策选择,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而言,中国自然利率水平近年呈现出逐步下降特征,实际利率仍高于自然利率平均水平。(2)长期内,自然利率变化主要受潜在产出增速下降、TFP增长放缓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受政策和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影响较大。此外,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增速降低、资本形成效率下降、政府支出不足、去杠杆政策等多种因素都会对自然利率产生影响。(3)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应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避免追求名义扩张,促进以提升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为目标的实际扩张。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更加重视稳定经济预期,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哲希  韩少华  
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稳定"。以此为标准,本报告对2018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就经济稳定而言,虽然经济增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是应看到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较为疲软。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宏观政策在稳定经济尤其是稳定总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就金融稳定而言,2018年防控金融风险取得一定成效,流动性风险与不当的金融创新风险有所缓解,结构性去杠杆也取得积极进展。但是,房地产泡沫、高债务与信用违约等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大宏观"课题组  陈彦斌  
编者按:宏观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对处在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尤为如此。一方面,中国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运用宏观政策"稳增长"。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的房价波动风险、债务风险与信用风险等多种金融风险并存,运用宏观政策"防风险",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重要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志群  焦微玲  
一、产业低度化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98年79,748亿元,跃居世界第七位。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已居世界前列。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这种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瑞东  
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分别在3月27日和4月8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为国内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会议强调全球疫情蔓延正在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正福  
环境保护是一个具有外部效应的问题,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可选择的宏观政策有:排污标准、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财政补贴、行政强制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凯  
本报告对2018年美国主要宏观政策进行了系统性评价。2018年美国实施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宏观政策组合。这一政策组合对于美国自身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对新兴经济体更是产生了巨大的负外部性。具体而言,美国财政政策力度偏大,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相冲突,这不仅使美国经济出现偏热迹象并加大了通胀风险,而且推升了政府债务风险,还通过使美联储加息力度被动加大而增大了股市回调压力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此同时,美国宏观政策组合给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2018年美国宏观政策组合不仅使中国实体经济投资和出口受到负面冲击,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实质性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加大了中国汇市和股市的波动。本报告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