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0)
2023(13036)
2022(11522)
2021(10837)
2020(9150)
2019(21062)
2018(21020)
2017(40680)
2016(22492)
2015(25339)
2014(25438)
2013(25031)
2012(22903)
2011(20588)
2010(20642)
2009(19129)
2008(18823)
2007(16469)
2006(14656)
2005(13330)
作者
(65304)
(54264)
(53921)
(51373)
(34586)
(26074)
(24360)
(21234)
(20714)
(19520)
(18730)
(18342)
(17280)
(17189)
(16832)
(16579)
(16095)
(16061)
(15541)
(15466)
(13495)
(13483)
(12996)
(12445)
(12121)
(12077)
(11972)
(11904)
(10887)
(10602)
学科
(84862)
经济(84725)
管理(68631)
(62604)
(53241)
企业(53241)
方法(36984)
数学(31497)
数学方法(31029)
(25306)
(23425)
中国(22405)
(21768)
(20917)
业经(19727)
地方(16422)
(15765)
财务(15689)
财务管理(15652)
农业(15101)
企业财务(14841)
(14787)
贸易(14779)
理论(14593)
(14350)
(14197)
(14172)
(14162)
银行(14125)
环境(14079)
机构
大学(318502)
学院(315634)
管理(125258)
(121177)
经济(118270)
理学(107664)
研究(106770)
理学院(106411)
管理学(104515)
管理学院(103947)
中国(80804)
(69121)
科学(67549)
(59948)
(54437)
(51165)
研究所(49221)
中心(48629)
业大(47715)
(47433)
财经(46922)
北京(43992)
(42429)
(42404)
师范(42031)
农业(39880)
(39283)
(38168)
经济学(35511)
财经大学(34770)
基金
项目(215227)
科学(168922)
研究(157231)
基金(155873)
(136188)
国家(135077)
科学基金(115537)
社会(97439)
社会科(92157)
社会科学(92132)
(83502)
基金项目(83424)
自然(76298)
自然科(74419)
自然科学(74405)
自然科学基金(73039)
教育(71657)
(70939)
编号(64658)
资助(63700)
成果(53301)
重点(48430)
(47333)
(45089)
课题(44593)
(44387)
(41689)
创新(41452)
科研(41261)
教育部(40292)
期刊
(137055)
经济(137055)
研究(95600)
中国(63577)
学报(50887)
科学(47581)
(46720)
(46463)
管理(46305)
大学(38333)
教育(36038)
学学(35957)
农业(31772)
(27723)
金融(27723)
技术(26091)
财经(22795)
业经(22209)
经济研究(20170)
(19293)
问题(18092)
图书(16704)
理论(16333)
(15606)
科技(15495)
实践(14928)
(14928)
资源(14710)
(14686)
技术经济(14379)
共检索到470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润梅  田霞  杨双斌  
在我国 ,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 ,始终存在着城市扩展用地问题。随城市圈的不断扩大 ,耕地不断减少 ,以长期参加农业劳动为基本定义的农民 ,由于人多地少的根本矛盾 ,大批量的涌入城市。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应该说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但这种进步并不是由于劳动方式的改变而实现的 ,而是因不同劳动方式利益的驱动 (城市劳动利益优于农业的劳动利益 )和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日益加剧而形成的。在社会变革中 ,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好这一进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这种社会的进步将会以更大的社会付出为代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茂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安排下,政府作为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其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都将影响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以及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考察政府行为尤其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偏离“公共利益”准则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的失效行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永亮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其管理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思路与方法,是与市场经济的平等与竞争原则相违背的。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局限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寻求出路,应当要有新思路,用“两条腿”走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本文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分析,重点分析土地征用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在构建土地征用均衡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土地征用非均衡产生的诱因,并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中国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举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政府的土地征用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土地征用也存在政策失灵的可能,并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已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态势。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征用的政策失灵,实现土地征用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赋予农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土地征用在美国被称为"最高土地权的行使"。依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非依正当法律程序,非有合理补偿,不得征用私有土地供公共使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国平  
本文认为,部分农民失地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但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却存在着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缺失、目标泛化、补偿标准偏低等有损农民利益的现象。因此,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法律程序、确立土地合理价值、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补偿金标准并使其包含保障因素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云  
文章在回顾和总结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具有实行相当补偿原则、补偿金额较低、重视安置责任等特点。并针对以上特点,从严格土地征用制度、有条件实行完全补偿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仁友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其制度性缺陷十分明显:一是土地征用权行使的“软约束”,即存在着征地过程中行政权的滥用,权力与权利不均衡的状况,导致农用地的锐减,而且导致政府、用地单位和被征用土地集体以及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状况极不利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保护耕地,也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则是,一方面土地征用权属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海欣  
韩国《宪法》规定,因公共目的需要使用私人土地时,政府可对私人土地进行征收,并给予经济补偿。研究韩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特点与经验,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韩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特点补偿范围宽、方式多,充分保障了被征地人的各项权益。韩国在征用土地时,对所有涉及的土地和房屋的所有者、租客、务农者、经营者都要进行补偿;不仅对农民土地及地上各种建筑物、植物、农业、畜牧业、家禽业等进行补偿,而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健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从建国初期的没收和征收制度,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征用后农民农转非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后因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并合理补偿,充分地体现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从总体上讲取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淑琴  
本文在总括当前我国征地制度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基础上 ,对截止目前已被揭示的影响农地征用的流行观点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提出在以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等为目标 ,参照城镇中等收入水平家庭收入补偿被征地农民 ,淡化被征地农民对土地过分依附的思想 ,引导扶持农民走富裕与市民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小坚  唐晓莲  
本文通过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土地征用权被滥用的法律基础、征地补偿费和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商春荣  
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商春荣一土地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为,是政府的强制购买。土地征用具有三个要件:政府特有的权力;只用于公共目的;行使这个权力时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征用土地大部分用以发展社会公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飞  许璐璐  陈传明  
土地征用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形成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新型土地征地制度也必须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