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
2023(566)
2022(486)
2021(461)
2020(429)
2019(914)
2018(935)
2017(1955)
2016(1102)
2015(1102)
2014(1089)
2013(1086)
2012(1055)
2011(950)
2010(946)
2009(862)
2008(926)
2007(835)
2006(740)
2005(709)
作者
(2553)
(2020)
(1963)
(1943)
(1305)
(883)
(865)
(802)
(756)
(747)
(691)
(690)
(669)
(666)
(630)
(617)
(612)
(607)
(580)
(574)
(501)
(485)
(484)
(471)
(466)
(459)
(454)
(441)
(425)
(404)
学科
(3632)
管理(3140)
(3138)
企业(3138)
(3096)
经济(3085)
(2181)
(2075)
(1593)
体制(1470)
(1364)
财务(1364)
财务管理(1361)
企业财务(1304)
(1249)
(1117)
(1112)
税收(1016)
(1007)
方法(983)
(983)
银行(982)
中国(974)
(936)
数学(850)
数学方法(846)
制度(778)
(778)
(742)
金融(742)
机构
学院(11188)
大学(11162)
(5075)
经济(4935)
中国(4541)
管理(4486)
研究(4480)
理学(3542)
理学院(3512)
(3504)
管理学(3477)
管理学院(3455)
中心(2623)
(2451)
财经(2308)
(2300)
银行(2230)
(2160)
(2133)
(2105)
人民(2072)
(2065)
科学(1972)
(1856)
(1851)
(1795)
北京(1728)
国人(1725)
中国人(1710)
财经大学(1702)
基金
项目(6117)
研究(4960)
科学(4840)
基金(4493)
(3827)
国家(3787)
科学基金(3238)
社会(3039)
社会科(2885)
社会科学(2884)
基金项目(2346)
(2167)
教育(2145)
编号(2117)
自然(2081)
自然科(2030)
自然科学(2030)
自然科学基金(2007)
成果(2003)
(1949)
资助(1777)
(1608)
(1586)
(1441)
课题(1423)
教育部(1386)
人文(1364)
项目编号(1331)
(1319)
(1315)
期刊
(6762)
经济(6762)
研究(4572)
(3405)
(3330)
金融(3330)
中国(3319)
管理(2193)
(1633)
学报(1366)
经济研究(1302)
科学(1220)
(1213)
会计(1135)
大学(1117)
财经(1104)
学学(1062)
教育(1015)
业经(1005)
经济管理(963)
农业(956)
(896)
财会(848)
理论(846)
(830)
(800)
财政(800)
实践(794)
(794)
参考(772)
共检索到22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吕冰  邓思贵  
我国刑事诉讼羁押期限规定虽经多次修改,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由于规定的表现方式和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的混为使用,不便于监督与责任分清,致使羁押期限规定不规范,特别是羁押期限中缺乏合理的比例性或区别对待原则,出现了羁押期限的随意性或不确定性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建议,力求完善羁押期限规定。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邓子滨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目的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刑事诉讼,旨在发现真相并将罪犯绳之以法;刑事诉讼法,则旨在减少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法治文明国家必然珍重刑事诉讼法,只有珍重刑事诉讼法,才能少出错案并维护个人尊严。在刑事诉讼中必须查明案件的真相。所谓案件的真相,就是真实。刑事法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法律,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因此刑事法要求以真实为根据解决案件。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确保在遵循程序规则并保障人的尊严与自治的前提下寻求犯罪真相。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毅  刘智颖  
近年来,随着经济类犯罪数量的上升,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工作日益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罪与非罪及量刑程度的认定。目前我国在刑事诉讼价格鉴定方面尚有缺陷,如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资质的机构和相应行业标准,相关配套制度缺乏等等。从我国刑事诉讼中价格鉴定现存问题与新型网络犯罪等现象分析入手,探究了形成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晓波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效力问题 ,涉及到保护人权与制裁犯罪的关系问题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明确 ,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有关制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通  
随着科技与司法关系的日益紧密,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大量增加,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主要适用于远程讯问、远程作证和在线庭审等场景。在线诉讼在给刑事诉讼程序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对实现直接审理原则、控辩双方有效质证以及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为实现在线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协调发展,应理顺刑事诉讼中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的关系,保障辩方在在线诉讼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实现控辩平等原则,并建构完善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蕴  
随着社会法律体系的健全,人们的“人权意识”逐渐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以法律条例为标准,衡量自己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实现。比起其他人而言,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往往更关注这部分内容。而确保被害人合理合法地享有其自身应有的权利,是大部分法律行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上刑事案件的执法过程更加公平公正,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案例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指出人们在保护被害人权利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现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继而确保被害人的利益不受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冀生  钟华友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本是两种性质迥异的权力形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与控诉职能根本不能兼容体。以此为思想定位,笔者提出了改革目前刑事诉讼结构以调整和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的新构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常松  李霞  
查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是中国审计的特色和亮点。但由于法律上和制度上的措施不配套,导致审计机关在办案中收集到的犯罪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作为刑事证据运用,造成条块分割,降低证据效率,浪费办案资源。实现审计证据向刑事诉讼证据的转化,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我国国情、办案实践和现实需要出发,可通过直接转化、委托授权和完善法律的途径,依照法定的程序解决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永鹏  
俄罗斯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991年独立以后 ,俄罗斯对原苏联的刑诉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改革的着重点主要集中在转变原来的刑诉理念和扩大被告人与辩护人的权利。但是 ,新的刑诉制度还需要在具体司法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明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法律专业课程。文章分析了"刑事诉讼法"课程中引入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提出"刑事诉讼法"互动式教学过程的实现要开展课堂讨论,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科学考核,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推动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促进司法公正,充分发挥刑事诉讼法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次金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静  
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法律学者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解决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问题时,由于一些学者仅在诉讼程序、制度和规章等方面对经济规律进行生搬硬套,因而未能真正从实际上将两者结合起来。本文针对些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轶  
对刑事管辖权的质疑,是保护案件当事方合法权益的一个基本功能,也是刑事司法公平公正的必然内在要求。目前在世界诸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均已明确规定,而我国目前尚未确立相关制度。因此,为正确维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司法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应当要借鉴外国刑事诉讼法中相关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有益经验,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管辖权争议制度的构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婷  
文章从限制死刑的适用、辩护制度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三个方面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公约》确立的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出自建议,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使其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相协调,以便我国尽早批准和实施《公约》,从而促使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在我国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如何保证并提高判决的权威性则是其中一项子命题。一般而言,生效判决是国家审判机关适用法律对争议问题所作出的最终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在目前的诉讼活动中,判决在作出之前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生效后缺乏安定性,降低了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因此,作者拟从刑事诉讼法角度,浅谈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生效判决权威性的相关要件,分析目前生效判决权威性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