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0)
2023(12171)
2022(10268)
2021(9949)
2020(8352)
2019(18964)
2018(18797)
2017(36541)
2016(19632)
2015(21913)
2014(21739)
2013(21370)
2012(19687)
2011(17310)
2010(17284)
2009(15749)
2008(15490)
2007(13811)
2006(12164)
2005(10501)
作者
(53692)
(45525)
(45015)
(43000)
(28436)
(21977)
(20420)
(17940)
(17331)
(16049)
(15602)
(15344)
(14045)
(13799)
(13784)
(13766)
(13493)
(13265)
(13135)
(12828)
(11077)
(11072)
(10886)
(10708)
(10217)
(10189)
(10005)
(9708)
(9178)
(9019)
学科
(85944)
经济(85840)
(59996)
管理(52075)
(50997)
(38316)
企业(38316)
方法(35756)
农业(33856)
数学(32051)
数学方法(31494)
业经(23283)
(21682)
中国(20631)
地方(19418)
(16682)
(15377)
(13808)
贸易(13800)
(13440)
(13414)
农业经济(12610)
土地(12284)
(12199)
财务(12145)
财务管理(12105)
环境(11736)
(11688)
技术(11605)
企业财务(11481)
机构
学院(270091)
大学(264678)
(111255)
经济(108844)
管理(107825)
理学(93041)
理学院(92096)
管理学(90283)
管理学院(89794)
研究(85752)
中国(69373)
(61411)
(55125)
科学(52854)
(49946)
农业(46629)
业大(45935)
中心(44019)
(42150)
(42113)
财经(39324)
研究所(37749)
(35850)
(35060)
师范(34771)
北京(33509)
(33116)
经济学(32774)
(31397)
经济管理(31002)
基金
项目(184830)
科学(146376)
研究(137070)
基金(134596)
(115947)
国家(114873)
科学基金(100106)
社会(88079)
社会科(83108)
社会科学(83081)
(74671)
基金项目(72006)
自然(64112)
自然科(62642)
自然科学(62628)
自然科学基金(61442)
教育(61423)
(60369)
编号(57229)
资助(54155)
成果(44607)
(40777)
重点(40567)
(40362)
(38076)
课题(37573)
国家社会(36228)
创新(35593)
科研(35381)
人文(34902)
期刊
(129163)
经济(129163)
研究(74381)
(65123)
中国(56603)
农业(44501)
学报(40870)
科学(39083)
(38684)
管理(35357)
大学(32935)
学学(31350)
业经(27772)
(27370)
金融(27370)
技术(24645)
教育(24268)
(20484)
财经(18858)
问题(18798)
经济研究(16575)
(16180)
(15430)
农业经济(15340)
农村(15315)
(15315)
资源(14432)
技术经济(13638)
世界(13260)
理论(13129)
共检索到404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宏力  李宏盼  
基于山东省L市的调研数据,从农村土地类型、土地要素投入生产的环节、土地权利结构和土地收益分配场域四个维度对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行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存在耕地人地匹配效率不高和收益分配代内与代际不公平问题,宅基地资源浪费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不足的问题,公益性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征地收益分配比例不合理问题,土地流转收益低且缺乏保障问题,农民的土地收益区域差异较大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本文立足江苏省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收益分配现实 ,指出目前存在“圈地”现象严重、征地补偿过低、失地农民未来生活无保障等问题 ,从政府、制度、城市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广开就业门路、健全法律体系等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军  郑循刚  
[目的]以公私兼顾、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目标,提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分析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逻辑基础,包括:公平的逻辑基础——土地增值收益来源,以及效率的逻辑基础——明晰的产权制度;然后以现有土地产权结构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完成新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的提炼。[结果]在现有产权制度框架下,提炼了一个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与模式框架,并借鉴现阶段各地区的改革实践经验,探讨了未来可实现的具体模式与改革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保障。[结论]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避了现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的诸多弊端,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现阶段中国城乡关系面临着重大变革,以土地收益分配关系重构为特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此轮城乡关系变革中的重要议题。2015年以来,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开展了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征地制度改革,其中,以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基础带来的分配关系重构,是其改革亮点。土地增值收益测算的基础土地增值的本质是土地利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交换价值的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指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洪乐  
本文通过对浙江RA市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政府与农民集体间的增值收益分配相差悬殊,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不同,在其转为同样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后却以同一价格出让。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合理,实质上却损害了农民集体的利益,侵犯了集体土地所有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宏力  李宏盼  
[目的]通过揭示三权分置影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机理,可为三权分置政策的深入实施与丰富完善提供有效思路。[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政策文本分析法。[结果]三权分置有效推动土地流转之后,由于规模经济实现经营者收益增加;直接增加承包者流转收益并由于非农就业增加实现承包者工资收益增加;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集体所有权收益增加;由于宅基地入市实现集体与农民收益增加。三权分置保障土地收益权益的机理为:强化土地征用补偿权益保障实现所有者、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房屋抵押担保权益保障实现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经营权益保障实现经营者转移收益增加。三权分置可能带来的风险传导机理是:可能导致地权人格化进一步侵犯所有权收益,以及宅基地入市可能导致农民收益分配不均。[结论]基于土地收益权视角,应加快确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流转;完善土地立法,提供法律保障;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集体土地收益权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航  
农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直接关系到集体成员的切身利益以及乡村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是否具有本集体成员资格是取得分配资格的前提条件,因此成员资格的取得、丧失和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就成了关键。农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X村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两种分配机制,即"人地利益变动分配机制"和"精神文明奖励分配机制",这是局部正义理论和"多主体有效参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实践。《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在进行农地增值收益分配的规则设计时可以借鉴X村的分配模式,根据增值收益产生路径的不同,区分为分配的均等性规则和激励性规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  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根本性变革和构建农民跨期发展导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元胜;胡岳岷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关执政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久安。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重视并保护农民权益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仅缺乏共享性、还缺乏可持续性乏可持续性、更缺乏精准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被损害。为此,需要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配土地增值收益总量,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收益,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东龙  
通过对山东临沂市农村土地流转成功实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制约土地流转的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打破传统户籍管理模式、搭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转的新平台等对策措施,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建设"城市特区"、实行"异地还建"的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新构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付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征地补偿中出现的问题尚未有效的解决,其中关于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引发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农民集体上访等一系列群体事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界定,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议,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利蕊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