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626)
- 2022(12267)
- 2021(11374)
- 2020(9082)
- 2019(20703)
- 2018(20292)
- 2017(38498)
- 2016(21213)
- 2015(23447)
- 2014(23515)
- 2013(23305)
- 2012(22166)
- 2011(20381)
- 2010(20918)
- 2009(19419)
- 2008(19602)
- 2007(17850)
- 2006(16092)
- 2005(14945)
- 学科
- 济(93971)
- 经济(93845)
- 业(66693)
- 管理(58226)
- 农(51246)
- 企(43185)
- 企业(43185)
- 农业(34225)
- 方法(29734)
- 中国(28480)
- 业经(25736)
- 数学(25484)
- 数学方法(25158)
- 地方(24571)
- 制(23536)
- 财(23484)
- 学(20342)
- 银(17334)
- 银行(17304)
- 发(17023)
- 融(16800)
- 金融(16797)
- 行(16778)
- 体(16398)
- 贸(15459)
- 贸易(15446)
- 易(14957)
- 技术(14351)
- 环境(14296)
- 策(13390)
- 机构
- 学院(310456)
- 大学(306971)
- 济(129093)
- 经济(126340)
- 研究(114467)
- 管理(113231)
- 理学(96266)
- 理学院(95072)
- 管理学(93411)
- 管理学院(92856)
- 中国(88975)
- 农(72500)
- 科学(69876)
- 京(66492)
- 财(61909)
- 所(59641)
- 农业(55611)
- 研究所(53541)
- 中心(52276)
- 业大(51785)
- 江(50156)
- 财经(47252)
- 经(42839)
- 范(42541)
- 师范(42110)
- 北京(41729)
- 院(40839)
- 州(39278)
- 省(39148)
- 经济学(38852)
- 基金
- 项目(202144)
- 科学(159541)
- 研究(148839)
- 基金(146506)
- 家(128832)
- 国家(127647)
- 科学基金(107977)
- 社会(96131)
- 社会科(90741)
- 社会科学(90717)
- 省(80297)
- 基金项目(77210)
- 自然(67876)
- 划(67054)
- 教育(66599)
- 自然科(66214)
- 自然科学(66192)
- 自然科学基金(65024)
- 编号(60070)
- 资助(58552)
- 成果(49840)
- 发(48679)
- 重点(46236)
- 部(45302)
- 课题(42789)
- 创(41755)
- 制(41565)
- 国家社会(40165)
- 性(39694)
- 创新(39183)
- 期刊
- 济(158180)
- 经济(158180)
- 研究(95468)
- 农(75263)
- 中国(74703)
- 学报(52181)
- 农业(50619)
- 科学(49717)
- 财(47319)
- 管理(40484)
- 大学(40285)
- 学学(38354)
- 融(36314)
- 金融(36314)
- 教育(33626)
- 业经(30841)
- 技术(24875)
- 业(24346)
- 财经(23772)
- 经济研究(22698)
- 问题(21755)
- 经(20423)
- 版(18252)
- 世界(16796)
- 农村(16357)
- 村(16357)
- 农业经济(15884)
- 资源(15531)
- 经济问题(14748)
- 业大(14743)
共检索到49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业明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不均衡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并将导致其自身的变迁,只有优化现有农村土地发展权的配置结构,才能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发展权 外部性 政府失灵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逢伯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政府、企业、农民等主体对土地有了新的诉求,农村土地制度非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的要素功能和保障功能的矛盾造成的。根据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向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和建立高效、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村土地制度。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非均衡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军 龙俊桃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理论,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不均衡与政府责任之间内在关联的视角,重点考察了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提供保障的理论水平和现实差异,并得到以下结论:由于政府主观层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承担责任的实际水平与无差异偏好下的理论水平之间有较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利用广义熵指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与分解:中国不同省份旅游业发展的不均衡性较大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种不均衡性主要来自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地区之间的差距,而地区内部差距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在不断下降;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影响分别呈现出递减与递增的变化规律;旅游购物、娱乐、通讯金融服务等收入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的影响十分大,且呈现出大幅度上升趋势,传统的旅游住宿、景点门票与游览、交通收入的影响正好相反。文章为不同省份旅游产业定位与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广义熵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培衢
通过对湖北农田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分析,探寻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根源。研究表明:农田水利的集体供给体制越来越难以维系,农户自我供给制加速了集体供给制的衰退;受制度环境,合伙互助供给制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农户合作供给行为因制度短缺和资源禀赋约束而难以发展壮大。最后,文章力图提出适宜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创新思路。
关键词:
农田水利 非均衡分析 供给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颖
相对于静态经济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来说,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动态理论本身是落后的。这些理论的推理,目前被用来解释诸如均衡成长及投资优先次序决定等少数密切相关的问题。二者实质上都涉及发展的途径或设计,这也是目前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均衡成长 不均衡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先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先后制定了以保护耕作者权利为主题的《农地法》、以农地开发整理为主旨的《土地改良法》、以农地用途划分为中心的《关于农业振兴地域的法律》和以促进农业综合发展为主导的《农业经营基础强化促进法》等一系列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促使了日本农地高效利用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战后日本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顺利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日本的做法对中国今后的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就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使用和保护的法律制度,重视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日本 农村土地制度 变迁 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士俊
"三权分置"起因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致的农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体现出鲜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而党和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既为土地流转清除了障碍,又对其施加了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诱致性与强制性演进逻辑,启示在"三农"工作中,要重视利用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方式,加强有效率制度供给,提高农业经济绩效。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诱致性 强制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彭妮娅
我国文化产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且呈现空间不均衡现状。文化产业产能的空间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呈现东多西少;城乡文化产品消费不均衡,在经济不发达省份表现更为明显;一般文化消费品与高端文化消费品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省份人均高端文化产品丰富,而普适文化产品匮乏;现阶段各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植力度和重视程度不一。文化产业产能与供给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符合我国产业等级分布的一般特征,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动体现,主要由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差异和受重视程度差异所造成。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不均衡 ArcGIS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业明
本文论证了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均衡性,给出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几种目标制度安排,并强调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交易费用 产权制度变迁 土地承包权股份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农民收入非农化、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村庄建设无序和城镇建设用地短缺是诱导苏南农村土地变革的主要因素.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是苏南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趋势。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推动苏南农村居住空间演化的一个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农用地流转推动苏南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民居住空间相互分离,以"宅基地置换"为核心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农民居住迁移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土地空间管制"为核心的新农村规划正在彻底重构农村居住空间。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农村居住形态 苏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秀清 尉京红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土地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长期、动态的观点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效率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应当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英杰 吴淑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点,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突出。研究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供需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需 非均衡性 问题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