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7)
2023(11463)
2022(9365)
2021(8610)
2020(7086)
2019(15491)
2018(15324)
2017(29675)
2016(16103)
2015(17356)
2014(16842)
2013(16982)
2012(15387)
2011(13522)
2010(13708)
2009(13113)
2008(13485)
2007(12234)
2006(10974)
2005(9681)
作者
(48021)
(40637)
(40227)
(37692)
(25347)
(19660)
(17897)
(16004)
(15241)
(14301)
(13914)
(13330)
(12890)
(12870)
(12495)
(12228)
(12130)
(11809)
(11598)
(11451)
(10448)
(9894)
(9719)
(9345)
(9111)
(9097)
(9068)
(8883)
(8090)
(8053)
学科
(87769)
(72073)
经济(71982)
(70872)
企业(70872)
管理(60167)
(45542)
方法(30648)
农业(30262)
业经(29196)
(24752)
数学(23019)
数学方法(22920)
(19104)
财务(19100)
财务管理(19084)
企业财务(17911)
技术(16230)
(15976)
中国(15777)
(14919)
(14097)
贸易(14093)
(13758)
(13546)
(12681)
(11942)
经营(11298)
地方(10878)
企业经济(10831)
机构
学院(240363)
大学(229643)
(105165)
经济(103521)
管理(99898)
理学(86808)
理学院(86022)
管理学(85032)
管理学院(84633)
研究(74560)
(63011)
中国(61413)
农业(48658)
(46574)
科学(46393)
(45575)
业大(44663)
(38231)
(37167)
财经(36709)
中心(35267)
研究所(34762)
(33392)
经济学(30694)
农业大学(30511)
经济管理(30387)
(28409)
经济学院(28020)
北京(27953)
商学(27918)
基金
项目(161596)
科学(128676)
基金(120142)
研究(114180)
(106148)
国家(105060)
科学基金(91196)
社会(76974)
社会科(72808)
社会科学(72785)
(65201)
基金项目(65073)
自然(59954)
自然科(58605)
自然科学(58588)
自然科学基金(57638)
(52588)
教育(48673)
资助(46630)
编号(44619)
(40671)
(36925)
(35660)
重点(35401)
(35364)
(34654)
创新(33679)
国家社会(32284)
成果(32077)
(31292)
期刊
(124118)
经济(124118)
(65322)
研究(61461)
农业(43850)
中国(43245)
学报(39175)
科学(38034)
(37703)
管理(37318)
大学(29991)
学学(29599)
业经(28871)
(23455)
(23391)
金融(23391)
技术(19524)
财经(18033)
经济研究(17503)
问题(17172)
(15523)
技术经济(14696)
农村(14301)
(14301)
农业经济(13843)
(13729)
世界(13621)
商业(12932)
现代(12117)
经济问题(11847)
共检索到348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淑豪  
本文采用农户家庭模型和计量方法,对来自南方水稻主产区3个村庄的322个农户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现行农地经营格局对水稻主产区农户可变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户均规模小,且地块过于分散细碎,每吨水稻生产的可变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和整地成本分别占了68%和10%,而化肥、种子、农药和除草剂成本只占15%、3%和4%。扩大户均规模和缩短田块离家的距离可显著降低水稻生产成本。现行农地经营格局必须进一步通过土地整理、流转等措施得到优化,以便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生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杰  高堃  高强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依据山东、河南2省6市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农地禀赋效应调节视角下外包交易成本、农业隐性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市场容量、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外包交易成本的重要表现。市场容量的扩大可以降低单位面积外包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的增强会增加外包交易成本,阻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2)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农业劳动机会成本是隐性生产成本的重要体现,二者均会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升。(3)外包交易成本、隐性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影响会受到农户农地禀赋效应的调节。在外包交易成本方面,农户农地禀赋效应会削弱市场容量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强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阻碍作用;在隐性生产成本方面,农户农地禀赋效应会增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削弱农业劳动机会成本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促进作用。(4)农业外包市场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市场,而且是一个具有身份特征的情感市场。培育农业外包市场,需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户的农地禀赋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在务农成本持续上涨和省工性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山区地块细碎化逐渐成为抑制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厘清山区耕地细碎程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指导价值。基于重庆市武隆区、巫山县和酉阳县的101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别从地块权属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测算耕地细碎程度,并采用半对数经济计量模型评估耕地细碎差异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细碎程度严重,辛普森指数和地块距离指数分别为0.71和0.19,户均耕地面积6.19亩、地块数8.89块,地块与家庭平均相距430 m,即呈现出"块数多、规模小和距离短"的特征;耕地细碎程度加剧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当辛普森指数和地块距离指数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时,单位产量总成本依次上升33.8%和16.6%;具体到各单项成本,耕地细碎程度加剧显著提高了劳动力、化肥和种子成本,而限制机械及其他要素的使用。分作物的实证显示,耕地细碎化效应存在明显的作物异质性。此外,优质耕地能缓解地块细碎带来的成本上升,同时扩大地块面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政策启示: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是缓解山区耕地撂荒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建立低成本的农地流转网络,并鼓励农户或村庄之间的土地互换,提高地块规模和减少耕作距离,同时政府还应推广和普及适合山区农业的微耕机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晓平  郎海如  
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农业经济学领域的关注,在中国关注该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本文通过综述和比较国内外关于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进展发现,由于学者对农地规模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且在研究中选取了不同的指标衡量农业生产率,得到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此外,还发现已有研究往往从要素市场不完善、遗漏变量问题等角度对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经典的"反向关系"进行解释,但对于两者之间呈现的其他关系,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上述结论的解释意味着目前中国推行规模经营仍然需要考虑地区条件、市场发育特征等条件的差异而适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分析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与开展农地适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伟  崔益邻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于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机理,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政策安排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农地经营权的时间持续性对农业生产绩效显著正向作用,作用路径主要是农业生产投资、抵押信贷金额和农地转入规模等;农地经营权的权利保障性对农业生产投资影响并不显著,但提高了转入农户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同时,也有利于获得规模效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结论: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必须充分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建立农地经营权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强农地经营权权利保障,规范农地流转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恒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对江苏省稻谷种植户微观数据分析发现,稻谷单位成本与种植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单位稻谷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当规模超过200亩后成本开始上升;稻谷生产成本过高与农户过度投入化肥和人工两种要素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随着水稻种植户中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重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为调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恒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对江苏省稻谷种植户微观数据分析发现,稻谷单位成本与种植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单位稻谷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当规模超过200亩后成本开始上升;稻谷生产成本过高与农户过度投入化肥和人工两种要素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随着水稻种植户中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重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为调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孟华兵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于缓解粮食生产节本上涨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水稻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性服务在生产环节发展上差异明显,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服务、机械服务等产中环节服务发展水平要高于农资供应、加工销售等产前和产后环节;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3,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水稻生产的实际成本相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孟华兵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于缓解粮食生产节本上涨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水稻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性服务在生产环节发展上差异明显,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服务、机械服务等产中环节服务发展水平要高于农资供应、加工销售等产前和产后环节;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3,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水稻生产的实际成本相对于前沿成本存在较大偏离,这种偏离主要是由成本无效率导致的;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服务、机械服务和加工销售服务等水稻生产性服务对于提高成本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作用,但农资供应服务作用并不显著;户主受教育水平和水稻种植经验对提高成本效率也具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产中环节和产后环节对成本效率的提升作用,以及加强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育等提高我国水稻生产成本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雅婷  吕亚荣  蔡键  
近年来,农业生产"非粮化"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农地流转是否是"非粮化"的诱因呢?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和Tobit模型检验了农户农地流转与非粮作物种植比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面积与非粮作物种植比率呈倒"U"型关系,与主粮作物种植比率呈正"U"型关系;农地租金、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资金禀赋、亩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否专业型农户等变量和非粮作物种植比率正相关;自有承包地面积、地块平均面积、劳动力年龄和非粮作物种植比率负相关。研究认为,农地流转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非粮化"问题。基于结论,提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抑制农地租金过快上涨,提高农业劳动力质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种粮补贴、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瑶  张小雪  樊嘉琦  温良友  伦飞  段增强  
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增大,单位面积均资本投入和均毛收入增加,而单位面积均劳动力投入和均净收入减少,说明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地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不同种植类型的规模效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粮食作物和核桃在中等规模型(0.67~3.33hm2)生产效率最高,而草坪种植则在小规模型(0~0.67hm2)生产效率最高。3)影响不同种植类型的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户主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是否从事其他工作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化肥农药投入与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呈负相关性,与草坪生产效率呈正相关性;年龄对草坪、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影响均不显著。因此,适当推动土地流转、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投入等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丹丹  罗剑朝  
本文利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723户农户的农业生产数据和DEA-2S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下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遗漏变量的存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内生性,忽略内生性问题将低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正向作用效果。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以农业经营为主业、生产性实物资产价值、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模式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相较于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因此,亟需深化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逐步推广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以增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与农业发展的耦合度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党红敏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荣  李向勇  
通过在河西走廊典型农作物种植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对河西走廊农业综合开发中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构成以及不同种植区域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进行了分析,表明河西走廊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效果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延廷  
本文从农场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农地配置状态关系的假说出发,提出了一条在自由农地市场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激励性、诱导性乃至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调控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