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502)
- 2022(1425)
- 2021(1416)
- 2020(1255)
- 2019(2859)
- 2018(2850)
- 2017(6285)
- 2016(3554)
- 2015(4051)
- 2014(4085)
- 2013(4241)
- 2012(4023)
- 2011(3488)
- 2010(3680)
- 2009(3625)
- 2008(3942)
- 2007(3674)
- 2006(3633)
- 2005(3624)
- 2004(3254)
- 学科
- 税(21662)
- 税收(20211)
- 收(20042)
- 管理(11299)
- 济(10719)
- 经济(10693)
- 业(10026)
- 财(9515)
- 企(8490)
- 企业(8490)
- 财政(4618)
- 务(4435)
- 财务(4422)
- 财务管理(4411)
- 制(4253)
- 企业财务(4142)
- 农(4056)
- 中国(4018)
- 政(3919)
- 法(3565)
- 收入(3043)
- 银(2730)
- 银行(2729)
- 方法(2694)
- 贸(2630)
- 贸易(2628)
- 体(2617)
- 易(2560)
- 业经(2519)
- 行(2511)
- 机构
- 学院(48205)
- 大学(47217)
- 济(19285)
- 经济(18771)
- 财(18696)
- 研究(16130)
- 管理(15809)
- 中国(14977)
- 理学(12286)
- 财经(12204)
- 理学院(12156)
- 管理学(11949)
- 管理学院(11862)
- 税(11168)
- 经(10785)
- 京(10223)
- 务(9404)
- 江(9346)
- 所(9109)
- 科学(8878)
- 财经大学(8666)
- 税务(8596)
- 局(8099)
- 省(8012)
- 州(7415)
- 北京(7382)
- 中心(7368)
- 研究所(7190)
- 家(6915)
- 财政(6530)
共检索到9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清贤 林发彬
经过近5年的发展,陆资赴台投资的状况进展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台湾方面外,大陆自身有关规定对于赴台投资的陆资激励不足、保障不力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练好"内功",完善大陆现行规定,以推动包括陆资更大规模赴台投资。
关键词:
陆资 赴台投资 规定 完善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秦隆伶
规范运用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当前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在简要介绍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设定与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判例指导、审查监督、集体审议、程序救济、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了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处罚 自由裁量权 程序救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锐
指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中期刊版本著录相关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版"的多种含意、期刊版本说明的著录选择对书目检索的影响、期刊版本说明著录的实践选择、国际化与适用性的选择以及规则的表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认为编目规则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更要考虑编目与检索环境的变化,从方便读者检索书目信息出发,采用适当的表述方式制定出合理、实用、明确、统一的规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英 王庆康 刘富强 刘婷丽
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根据海外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安排银行美元融资时通常采用境外子公司直接从银行借款和公司总部以"统借统还"的形式从银行借款再转贷给境外子公司两种融资方式。这两种融资方式并无实质差异,但会计处理结果产生重大差异。本文以公司实例为基础,分析两种融资方式会计处理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会计处理建议。
关键词:
外币折算 汇兑损益 实质重于形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金育 润晟泽
观察偷税行政处罚司法实践,不难发现不同法院面对“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核定而致的应纳税额能否作为税务行政处罚依据”问题时存在分歧。这固然同司法尊重原则与路径依赖有关,但更与各自对税收核定行为的理解不一有关。究其根本,是税收核定不拘泥法定形式要件,不以明确的、直接的涉税信息资料为课税依据,而以间接资料直接推定应纳税额。显著的推定本质与较强的惩罚属性,是为税收核定及其结果的“事物本质”。无论是考虑税收构成理论正常运作而致的应纳税额与税收核定而致的应纳税额所具有的不同性质,还是斟酌税收核定与税务行政处罚不同的行为逻辑、税收核定与税务行政处罚不同的证明标准,都有必要明示税收核定结果的应用范围,宜将其限定为课税依据,而不宜将其扩大至税务行政处罚,甚或成为界定偷税与否的依据。
关键词:
税收核定 应纳税额 偷税 税务行政处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晓伟
我国刑法对于偷税罪"二次行政处罚"犯罪成立标准的规定存在诸多立法缺陷,而且不符合税收征管实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应对此进行相应的修改予以完善:明确规定"二次行政处罚"的时限与数额;将扣缴义务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犯罪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艳
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相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号)有较多改进,但"非营利性"界定不够明晰、收入没有从来源上作出比例规定、薪金限制缺乏可执行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认为,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不等于没有盈利,但盈利要有边界;对收入来源需作进一步分类,以明晰符合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收入内涵;组织的非营利宗旨不应当强加于员工,但薪金高低应当与公益支出挂钩。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免税资格 非营利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伟东 王婷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跨境投资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非目前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还存在如下问题:常设机构认定标准不统一、"居民"条款界定不一致、税收饶让条款不对称、税种范围更新不及时以及解决税收争议条款不完善等。目前,中非已签署18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12个协定已生效。许多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非洲国家尚未签署此类协议,考虑到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加快与非洲国家谈签或修订双边税收协定;协定中应完善对合伙企业居民身份和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的认定;协定应引入仲裁条款解决税收争议;中非间应形成适合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应积极推进建立中非税务合作机制。只有重视并完善中非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中非间经贸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助力中非经贸关系长期健康稳固发展。
关键词:
中非贸易 双边税收协定 居民身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