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0)
2023(10447)
2022(8822)
2021(7963)
2020(6644)
2019(14410)
2018(14428)
2017(26220)
2016(14326)
2015(15896)
2014(15543)
2013(14394)
2012(12913)
2011(11373)
2010(12001)
2009(11691)
2008(10768)
2007(9862)
2006(8598)
2005(7988)
作者
(38822)
(32277)
(32109)
(30635)
(20578)
(15304)
(14549)
(12201)
(12079)
(11529)
(10887)
(10878)
(10244)
(10208)
(10066)
(9740)
(9672)
(9531)
(9394)
(8972)
(7995)
(7970)
(7753)
(7460)
(7341)
(7127)
(7100)
(7042)
(6465)
(6347)
学科
(45036)
经济(44935)
管理(44317)
(38884)
(33540)
企业(33540)
(16801)
(16182)
中国(15560)
方法(15359)
(14793)
业经(12473)
审计(12210)
(11961)
数学(11781)
数学方法(11610)
(10544)
(10152)
银行(10132)
(10051)
财务(10013)
财务管理(9943)
(9927)
金融(9919)
(9696)
企业财务(9351)
理论(9240)
农业(9014)
体制(8885)
(8667)
机构
学院(190529)
大学(188051)
(73024)
经济(71255)
管理(69114)
研究(63125)
理学(58541)
理学院(57929)
管理学(56892)
管理学院(56552)
中国(49264)
(40281)
(40274)
科学(36866)
(31389)
(30905)
财经(30651)
(29958)
中心(29551)
研究所(27633)
(27591)
业大(26139)
(24524)
北京(24420)
师范(24222)
(23958)
(23336)
农业(23299)
财经大学(22566)
经济学(22297)
基金
项目(125777)
科学(98848)
研究(96322)
基金(89752)
(78582)
国家(77487)
科学基金(66022)
社会(61026)
社会科(57695)
社会科学(57681)
(50433)
基金项目(46559)
教育(45030)
(41753)
自然(40583)
编号(40466)
自然科(39564)
自然科学(39550)
自然科学基金(38818)
资助(35573)
成果(34426)
(29233)
课题(28968)
重点(28692)
(27667)
(26957)
(26581)
(25657)
项目编号(25379)
国家社会(25229)
期刊
(87634)
经济(87634)
研究(59038)
中国(48477)
(34863)
学报(29300)
(29039)
管理(27283)
科学(26000)
教育(25866)
大学(22771)
学学(21435)
农业(19458)
(18068)
金融(18068)
技术(16079)
业经(15481)
财经(15292)
经济研究(14500)
(13180)
问题(10587)
财会(10454)
会计(10285)
审计(10103)
(10069)
(9697)
职业(8886)
科技(8814)
(8694)
(8421)
共检索到299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石爱中  
国家审计法治的基本样式是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国家审计法治基本行为模式是按照预先公布的法律行事。国家审计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制定的法律规范要合法 ;行为主体要合法 ;对行为客体的要求要合法 ;主体的行为要合法 ;行为内容要合法 ;程序要合法 ;审计结果的处理要合法。国家审计法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于审计体制的变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誉泽  
伴随着25年依法审计的步伐,我国一直致力于审计法治建设的推进,一系列法律规范业已制定。然而,制度规范的作用有其客观限度,制度的有效性受到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的限制,超过这一限制,制度将不堪重负而趋于无效。因此,在新时期审计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置于审计文化的语境中。本文阐述了审计文化与审计法治的内涵和联系,以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视角,论述了审计法治的三个文化要件,进而提出了现阶段审计文化重塑对审计法治的影响,深入思考了新审计文化环境下如何推动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岚  
2021年新修订《审计法》的通过,推动了国家审计校正职能定位,创新了审计观念。本文通过分析新《审计法》变化亮点,与之匹配相适应的审计观念,探讨新《审计法》背景下评价反馈型审计、国家治理审计、开放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与协同审计五大新理念,并从保障真实性、立足宏观性、强化开放性、提高建设性、加强协同性五个方面提出新《审计法》下国家审计观念变革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红  
强化国家在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刊记者王永红今年6月25日是我国第7个“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土地与国家———爱护我们的家园”。本刊谨以“特别策划:强化国家土地管理权能”一组文章来纪念这个日子。一、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局限看强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友梅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日益暴露出自我手术效应、出现真空地带、存在以权压审,内部迁就变通,士气低、收效微等弊端。其原因在于体制培育的局限、科学定律的违背、地位没有摆正。为此,应建立一个符合“放权、分权与责任制约”要求的新审计体制,其理想模式是,审计机关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经济监督机关,使审计机关不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享有较高的权威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敏  
从我国现行外债资金管理体制下如何解决外债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外债审计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贤环  倪筱楠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监督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发挥需要在法律环境和国家审计体制下进行。建立法系、国家审计体制与国家审计治理能力的一般理论架构,探讨三者相互作用的机理,对如何提升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在不同法系和国家审计体制背景下,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各不相同。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下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但也存在不适应我国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发挥的地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殿骅  张艺凡  
在审计署令第11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监督职责、工作机制以及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越南与我国同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我国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自1986年起实行“革新开放”,越南国家审计成为重要的监督手段,经历了相关机构监督、制度初创、体制变革、法制深化等建设阶段,伴随着越南《国家审计法》从2005年到2013年的持续更新,法律层面确认了“行政型”到“立法型”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并积极改革了国家审计的范围、原则、任务、职权以及国家审计长的职权。越南国家审计法制的建设经验,为我国在选择适合国情的审计体制、依法持续拓展的审计对象、增强审计报告的法律权威、持续扩大审计信息公开力度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琪  宋夏云  刘成立  
国家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由于过失、欺诈等行为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者做出错误的处理处罚决定,并导致有关方面遭受损失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专门对审计机关的问责制度不完善、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关注度不高、审计公告随意性较强、审计公告不够及时充分、审计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都可能导致国家审计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失灵。优化国家审计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可采取健全问责机制、明确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以及完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增强问责意识等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建立监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支柱,在制约和监督国家公权力运用、推进腐败治理方面发挥着某些共同作用。基于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背景,明确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法律权责,分析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的契合性及协同监督的可能性,提出新监察体制下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协作机制框架与运行保障措施,旨在整合国家监察与国家审计资源,为有效提升我国监督体系效能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