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5)
2023(6677)
2022(5878)
2021(5556)
2020(4575)
2019(10322)
2018(10379)
2017(18854)
2016(10426)
2015(11631)
2014(11617)
2013(11008)
2012(9751)
2011(8449)
2010(8952)
2009(8439)
2008(8800)
2007(7830)
2006(6974)
2005(6625)
作者
(27338)
(22182)
(22132)
(21523)
(14181)
(10636)
(10270)
(8510)
(8486)
(8426)
(7578)
(7495)
(7026)
(6905)
(6855)
(6823)
(6737)
(6565)
(6563)
(6348)
(5648)
(5594)
(5390)
(5374)
(5190)
(5073)
(4917)
(4894)
(4531)
(4469)
学科
管理(33561)
(29603)
(29589)
经济(29552)
(24807)
企业(24807)
(15059)
(12030)
(11198)
财务(11160)
财务管理(11119)
中国(10479)
企业财务(10263)
方法(9714)
(9390)
业经(8561)
农业(8072)
理论(7968)
(7904)
银行(7899)
(7693)
数学(7327)
(7107)
数学方法(7076)
(6860)
贸易(6852)
(6842)
(6660)
税收(6391)
(6345)
机构
学院(136578)
大学(129545)
管理(47900)
(47419)
经济(45976)
研究(40204)
理学(38887)
理学院(38487)
管理学(37621)
管理学院(37383)
中国(35634)
(31611)
(27364)
(24098)
科学(23527)
财经(22443)
(20789)
中心(20259)
(19849)
(19748)
(18553)
师范(18395)
(18221)
北京(17740)
研究所(17284)
技术(17229)
职业(16374)
业大(15944)
财经大学(15919)
(15704)
基金
项目(76527)
研究(62671)
科学(58498)
基金(50910)
(42769)
国家(42296)
科学基金(36221)
社会(36085)
社会科(33958)
社会科学(33952)
(32179)
教育(30120)
编号(29532)
基金项目(25933)
(25765)
成果(25469)
自然(21945)
自然科(21317)
自然科学(21315)
资助(21182)
自然科学基金(20907)
课题(20904)
(18684)
项目编号(18182)
(17719)
重点(17517)
(16546)
(15989)
(15845)
(15312)
期刊
(63209)
经济(63209)
研究(44802)
中国(33083)
(31367)
教育(22826)
管理(18279)
(17995)
学报(16521)
(16313)
金融(16313)
会计(14772)
科学(14700)
技术(13077)
大学(12640)
业经(12514)
财会(12024)
农业(11735)
学学(11490)
财经(10731)
经济研究(9583)
(9159)
(8846)
图书(8370)
职业(8012)
通讯(8001)
会通(7972)
问题(7691)
(7331)
(6938)
共检索到227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一  
资产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无误地确认其价值十分重要。为了能够给实际的资产价值提供可靠的度量手段,为会计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资产减值被广泛运用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开始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实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资产减值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一定难度。首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缺乏统一标准。准则中规定,企业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庆岩  张建平  
文章以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实施有效制约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强度却有所增加,说明现行会计准则客观上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枫  
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某一单项资产是不可能脱离其他资产独立发挥作用的。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困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陈妮娜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本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苏新龙  陈雨萌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并购商誉逐年升高,商誉减值金额持续增长。究其原因,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之下,商誉的初始确认与计量背离商誉本质,包含了许多不是或不完全是商誉的要素,以及商誉在后续计量中存在双重标准的问题,即是继续按照初始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来衡量商誉,不计提商誉减值,还是按照超额收益论的真实价值来计量商誉,计提商誉减值。对此,笔者认为,在目前无法准确计量商誉真实价值的情况下,商誉应采用"冲销业绩+摊销+减值测试"的办法进行后续计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朱宇  
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相关规范在执行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具体确认、计量,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宝清  
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盛庆辉  
一、规范资产减值原始凭证的意义自财政部于1999年发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要求计提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准备之后,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又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艾健明  王孜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则虽能有效治理企业非正常经营行为,但仍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根据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现况,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情况,结合东方航空公司巨额亏损下资产减值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琴英  淡国华  
自2007年我国保险业实施现行会计准则后,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然而,公允价值在实践中的不平衡应用使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会计错配问题凸显。本文在探讨新会计准则下寿险公司资产负债计量方式变化的基础上,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角度,探究寿险公司资产负债会计错配产生的原因和传导机制。然后,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基于真实利率环境进一步论证会计错配现象。最后提出寿险公司解决会计错配问题、改善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霞  张陶勇  
资产减值会计是介于历史成本会计和现值会计之间的特种会计 ,本文以未来经济利益观作为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的逻辑起点 ,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以及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进军  呙冰  
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于我国较晚,因此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也尚待完善。本文拟对资产减值会计在理论上如何进行定位,资产减值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探讨。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为决策有用观,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资产价值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湛忠灿  
一、资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的模式(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模式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内并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时,仍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类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计提的减值准备。对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艳萍  王天文  
本文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度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数显著大于2003年至2005年度的资产减值转回数,而且亏损上市公司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研究还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增数额小于2004年、2005年的减值准备新增数额。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朱翠兰  
一、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修订(一)适用范围的差异原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需定期计提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