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
- 2023(1757)
- 2022(1530)
- 2021(1459)
- 2020(1334)
- 2019(2912)
- 2018(2989)
- 2017(5606)
- 2016(3292)
- 2015(3791)
- 2014(3816)
- 2013(3869)
- 2012(3783)
- 2011(3515)
- 2010(3786)
- 2009(3549)
- 2008(3860)
- 2007(3467)
- 2006(3149)
- 2005(2877)
- 学科
- 济(12967)
- 经济(12940)
- 管理(9116)
- 业(7739)
- 企(6461)
- 企业(6461)
- 方法(5767)
- 数学(4728)
- 学(4709)
- 数学方法(4586)
- 财(3930)
- 农(3496)
- 法(3363)
- 中国(3120)
- 制(3094)
- 业经(2768)
- 理论(2528)
- 融(2480)
- 金融(2479)
- 银(2444)
- 银行(2430)
- 税(2405)
- 行(2324)
- 农业(2238)
- 务(2182)
- 财务(2180)
- 财务管理(2173)
- 和(2086)
- 体(2075)
- 地方(2018)
- 机构
- 大学(54684)
- 学院(52668)
- 研究(20275)
- 济(18258)
- 经济(17815)
- 管理(16854)
- 中国(15154)
- 理学(14223)
- 科学(14205)
- 理学院(13950)
- 管理学(13422)
- 管理学院(13324)
- 京(12242)
- 所(11554)
- 农(11396)
- 研究所(10519)
- 财(10157)
- 农业(9126)
- 江(9077)
- 业大(8905)
- 中心(8566)
- 范(8324)
- 师范(8217)
- 财经(7793)
- 北京(7702)
- 院(7137)
- 经(6967)
- 州(6813)
- 师范大学(6812)
- 省(6598)
- 基金
- 项目(33284)
- 科学(25538)
- 基金(24292)
- 研究(22326)
- 家(22186)
- 国家(22031)
- 科学基金(17729)
- 社会(13460)
- 基金项目(12742)
- 社会科(12667)
- 社会科学(12662)
- 省(12473)
- 自然(12240)
- 自然科(11942)
- 自然科学(11934)
- 自然科学基金(11707)
- 划(11275)
- 教育(10394)
- 资助(10139)
- 编号(8550)
- 成果(8169)
- 重点(7907)
- 部(7398)
- 计划(6859)
- 发(6773)
- 科研(6649)
- 创(6533)
- 课题(6373)
- 创新(6219)
- 教育部(5987)
共检索到8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曙光
现行《破产法》的缺陷及其重新完善李曙光一、《破产法》实施的主要问题与难点中国企业的破产率比较低,并不说明中国的企业效益都很好,可以长生不老,而恰恰是因为在原来计划体制下,对破产法与破产制度重视不够的结果。事实上,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怡
一、《破产法》的实施,应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我国的金融机构处在转轨的变革过程中,现仍为国家经营,作为企业的血本之源,银行担负着为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使命。自“拨改贷”以来,国家每年拿出600个亿来支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靠着银行的贷款,作为自己积攒家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损失最大的无疑是银行。有报导记载,“1993年,吉林省32家破产企业中,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高达1.2亿元。”如此破产法成为了不善经营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晶
破产是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能够淘汰不健全或者无法存续的公司、企业。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以是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为界分标准不够科学,应将两者合并为破产诈欺一罪;虚假破产罪应取消"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的规定;虚假破产罪犯罪主体设定范围不合理,应当肯定自然人和单位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关键词:
虚假破产 成立时间 既遂标准 犯罪主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敏 刘恩华 牟进洲
我国现行分税制已经实施12年了,总的说来是比较成功的。但它毕竟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初期推出的,目前,从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来看,它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分税制 现状分析 完善措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益才 吴中宇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受制度理念的制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社会保障的本质在于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设计应当突出"为人性"的理念。以反贫困和风险控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价值追求,以提升人的发展能力为核心要务,在此基础上加快解决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保障结构问题,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 保障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山文岑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存在一系列立法缺陷: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不合理、不细致、不彻底,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存在不足,监督和保障手段不到位。为此,在今后修改该法规时,应准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完善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以及监督和保障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
政府信息 信息公开 范围 程序 知情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包青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保险法》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建议引入保单持有人这一主体,同时期盼保监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关键词:
保险法 监管 保单持有人 保险资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淑彩
1993年出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随着客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业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应建立制度的稳定性和应变性相结合机制,加强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金融企业会计报表体系。
关键词:
会计制度 财务处理 金融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福初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实施十多年来,已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立法模式上采合并式、管辖范围过窄、实行以行政控制为主的执法模式等。作者认为应当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分别立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一般条款,增强其适应性,在执法模式上以司法控制为主,以建立我国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 垄断 市场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华银 安广久
商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地位作用决定了商业经济效益具有商业产出的多样性、效益的层次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设置商业经济效益指标必须坚持数量对比关系原则、综合反映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现行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存在指标分类混乱、指标体系内容残缺、指标之间缺乏衔接和统计范围狭窄等缺陷。重构后的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应是准确反映整个商业部门、行业、企业的不同层次的效益指标所组成的有机组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晋武 齐守印
公共物品概念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科学定义公共物品概念既是构建科学的财政理论和公共经济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学界关于公共物品的定义可大致分为客观性定义与主观性定义两类。虽然两类定义各有其重要价值,但亦各存缺陷,相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治理下的公共经济活动,其科学性和实践解释力、指导力尚有不逮之处,需要进一步斟酌和完善。着眼于理论逻辑和现实生活的统一,本文认为,应将公共物品定义为基于满足公共需求,依托公共权力和通过共识与非对称性合作实现再生产的公共利益性物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昌元 陈南道
1979年以来的短短十年间,我国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了八次调整。尽管调整如此频繁,但合理的利率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对现行利率体系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在结构上仍有诸多缺陷: ——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一般低于专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赵妤 李尽晖
乡镇农校是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一种简称,亦称乡镇成校。乡镇农校是由乡镇政府主办、多方共同实施管理,主要任务是培育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专门教育培训机构。我国乡镇农校最初的制度安排始于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乡镇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乡镇农校原有的制度设计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需要依据形势的变化重点从经费制度、任务与职能、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
乡镇农校 制度缺陷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