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63)
2023(20398)
2022(17458)
2021(16273)
2020(13876)
2019(31650)
2018(31030)
2017(59112)
2016(32210)
2015(36031)
2014(35491)
2013(35031)
2012(31958)
2011(28736)
2010(28456)
2009(26488)
2008(25956)
2007(22584)
2006(19708)
2005(17560)
作者
(92769)
(77330)
(76693)
(72964)
(49028)
(36972)
(34809)
(30259)
(29418)
(27323)
(26316)
(26095)
(24472)
(24347)
(23981)
(23874)
(23050)
(23049)
(22141)
(22098)
(19048)
(18901)
(18764)
(17560)
(17328)
(17218)
(16968)
(16849)
(15552)
(15103)
学科
(124640)
经济(124459)
管理(93813)
(89578)
(72790)
企业(72790)
方法(59592)
数学(52561)
数学方法(51932)
(36842)
中国(36161)
(33647)
(28374)
业经(27672)
(26049)
(25248)
贸易(25236)
(24591)
(22682)
银行(22614)
(22589)
财务(22508)
财务管理(22458)
农业(22174)
地方(21834)
(21478)
企业财务(21307)
(20820)
金融(20816)
理论(19395)
机构
大学(455175)
学院(450128)
(183808)
经济(180095)
管理(176393)
理学(152913)
研究(152824)
理学院(151236)
管理学(148462)
管理学院(147657)
中国(119073)
(96643)
科学(94272)
(88596)
(76833)
(76322)
财经(70547)
中心(70013)
研究所(69664)
业大(69658)
(64565)
(64409)
北京(61030)
农业(60489)
经济学(56680)
(56026)
师范(55352)
(55352)
财经大学(52840)
(51658)
基金
项目(311550)
科学(244521)
基金(228746)
研究(221972)
(201749)
国家(200145)
科学基金(171184)
社会(141905)
社会科(134610)
社会科学(134577)
基金项目(120372)
(118730)
自然(112678)
自然科(110094)
自然科学(110060)
自然科学基金(108097)
教育(101424)
(101319)
资助(94983)
编号(88219)
成果(71297)
重点(69884)
(69053)
(64783)
(64496)
科研(60417)
创新(60401)
课题(60211)
国家社会(59672)
教育部(59169)
期刊
(192494)
经济(192494)
研究(133994)
中国(85449)
学报(77048)
(68794)
科学(67977)
(67745)
管理(63438)
大学(58378)
学学(55250)
农业(46715)
(43693)
金融(43693)
教育(43084)
技术(36722)
财经(34374)
经济研究(32201)
业经(29974)
(29349)
问题(25058)
(24697)
(22207)
科技(21540)
(21501)
理论(21117)
图书(20949)
统计(20883)
技术经济(20600)
业大(19598)
共检索到659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阳  王满仓  
本文计算了我国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部分财富价值,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在对储蓄的"挤出";养老保险财富对消费的影响小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并不小,同时在不断扩大。因此,针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法增加养老保险财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白茹  
我国较高的储蓄率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降息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收效甚微。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的迅速发展对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相关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发展对居民储蓄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这种"挤出效应"还不明显,同时认为储蓄的增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国民储蓄行为的机理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储蓄的滞后是城镇居民储蓄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影响方式是二阶滞后的;暂时收入对储蓄有显著正影响,持久收入对储蓄的影响为负而不显著。老年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具有正影响,少儿抚养比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保险支出水平对居民的储蓄没有显著影响,导致社会保障的虚置。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地区虚拟变量对中部有显著性影响,对西部则没有;真实利率对城镇居民储蓄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并且以上两方面因素可以对1997~2008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但与传统的LC-PIH模型不同,少儿抚养比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但公共支出的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子女的人力资本引入父母的效用函数。理论模型表明,现收现付制会促进人口增长,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确定。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德珠  潘爽  黄成宇  
本文运用GLOBE文化习俗指数中的"未来导向"、"社会导向的集体主义"、"小团体集体主义"以及明清时期各省状元数构建儒家文化指数,从省际角度实证研究儒家文化与储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可以显著提高居民储蓄率,其中,儒家文化在农村地区对储蓄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历史上儒家文化受破坏程度较为严重的省份儒家文化对储蓄率的影响较弱,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省份儒家文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更强。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业脱实向虚倾向较为明显;同时,新一代青年群体受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消费、提前透支消费等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趋于增多,存款增长乏力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从而有可能导致我国资本形成与积累出现逆转。这就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强化儒家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引导人们重新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稳定储蓄预期和储蓄率,夯实我国资本形成的基础,促进实业资本积累和转化,推动形成资本良性循环的局面,助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剑  蔡玉婧  李健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狭窄是西部地区养老保险发展长时间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目前严重制约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首要因素。文章以西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为视角,运用西部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西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扩大西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中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因素,城市化水平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人均养老金待遇是覆盖面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从财政投入、养老金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娅娜  林义  
利用199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寿命延长对我国养老金支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金支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究样本期间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了我国养老金支出水平增加了0.94个百分点,对养老金支出水平增加的贡献度高达76%,成为了我国养老金支出增加的主导因素。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模式逐渐进入到以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为主导,这种人口增龄效应对养老金支出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增强和深入,在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优化过程中需对预期寿命这一因素加以重点关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新东  
本文基于200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参保率对养老保险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均GDP、外贸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应对养老保险的支付危机,应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重视城市化对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以及清晰界定各险种职能和边界,消除成本转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友根  曹顺发  
运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地区分配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均基本养老金和地区平均工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工资差异,加大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促进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服务地区均等化,努力构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迎君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关键变量,养老金替代率的变化会对储蓄产生影响。通过利用世代交叠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各省跨期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得出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会导致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门槛面板估计结果显示,两者呈非线性关系,如果要防止储蓄的进一步增加,保持一定程度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关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令国  卢翠平  吴文洋  
"全面两孩"政策导致人口结构转变,引起养老保险支付以及居民储蓄率的变化。本文选取199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会使得养老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增加了居民的储蓄;(2)居民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居民收入越多储蓄越多;(3)"全面两孩"政策对居民储蓄具有抑制性效果,会降低居民的储蓄率;(4)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居民储蓄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居民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养老储蓄。因此,建议制定差异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明确养老保险预期,并适当提高社会养老金的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荣  周广肃  
本文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并发现,对于60岁以下的参保居民,新农保并没有显著影响他们的储蓄率。由于大多数居民的新农保缴费额仅为100元,预期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较低,因此无法通过财富替代和降低风险的渠道减少家庭储蓄。与此同时,本文发现,新农保显著降低了60岁以上居民的储蓄率,这些老年人不需要缴纳保险费而直接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领取额(约每年660元)占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了22.4%,直接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新农保要更大程度地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激励人们缴纳更高的保费,提高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林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是一种代际转移的制度,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为生产力、工资和人口三者的综合增长因素能够维持代际转移,从而保证人们退休后能够维持稳定的工资替代率。这三种因素的波动形成了一定的风险。如何量化和管理这些风险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将给出代际人口比例和代际工资比例满足的随机微分方程。基于此,考虑在给定缴费比例和工资替代率条件下,养老保险计划出现支付危机的概率分布。进而,为了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研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的VaR。最后,利用中国的实际统计数据,对本文的理论结果给予实证阐述,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炅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