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7)
2023(7031)
2022(5966)
2021(5569)
2020(4584)
2019(9612)
2018(9447)
2017(17465)
2016(9408)
2015(10172)
2014(9718)
2013(9273)
2012(8246)
2011(7744)
2010(7896)
2009(7729)
2008(7356)
2007(6885)
2006(6228)
2005(5472)
作者
(26008)
(21757)
(21261)
(20575)
(13718)
(10517)
(9851)
(8329)
(8247)
(7607)
(7458)
(7344)
(6923)
(6726)
(6688)
(6630)
(6438)
(6384)
(6287)
(6202)
(5593)
(5345)
(5111)
(5050)
(4894)
(4816)
(4802)
(4532)
(4310)
(4246)
学科
(40614)
经济(40474)
管理(23721)
(19902)
(17618)
企业(17618)
方法(13493)
(13330)
地方(11826)
中国(11776)
(10809)
业经(10585)
理论(10371)
(9082)
数学(8906)
数学方法(8771)
(7829)
地方经济(7583)
教育(7152)
农业(7015)
(6745)
环境(6189)
(5658)
贸易(5653)
(5557)
金融(5554)
(5352)
(5195)
(5136)
银行(5126)
机构
大学(134517)
学院(134336)
(50043)
经济(48903)
研究(46408)
管理(46168)
理学(39086)
理学院(38509)
管理学(37650)
管理学院(37366)
中国(33515)
科学(29894)
(28097)
(24278)
(23680)
(22854)
师范(22706)
研究所(21465)
(21090)
中心(20301)
财经(19170)
(18895)
师范大学(18262)
北京(17468)
(17235)
(17114)
业大(16941)
(16445)
经济学(15884)
农业(14601)
基金
项目(86759)
科学(68916)
研究(66414)
基金(61565)
(53281)
国家(52808)
科学基金(45016)
社会(43945)
社会科(40389)
社会科学(40375)
(34942)
基金项目(31929)
教育(31067)
(29363)
编号(28398)
自然(27071)
自然科(26405)
自然科学(26400)
自然科学基金(25885)
成果(24155)
资助(23752)
重点(20261)
课题(19928)
(19727)
(18546)
(17865)
国家社会(17543)
项目编号(17283)
(17177)
(16626)
期刊
(63203)
经济(63203)
研究(42552)
中国(26547)
学报(22181)
教育(21455)
科学(20039)
(19442)
(18124)
管理(16542)
大学(16351)
学学(14925)
农业(12454)
财经(10743)
业经(10731)
技术(10677)
经济研究(10099)
(10011)
金融(10011)
(9361)
图书(9295)
问题(7701)
(7229)
书馆(6822)
图书馆(6822)
资源(6321)
商业(6242)
(6236)
论坛(6236)
现代(5825)
共检索到20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布洛赫把乌托邦看成一种存在于人内心之中的主观精神,能够唤醒人内心最本质的追求,引起人对生活困境和社会阴暗的修正与反抗。乌托邦精神是以现实为落脚点,从实际出发而展开的一系列美好憧憬,能够打破现实世界给人带来的沉重枷锁,促使人自由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靖道  
布洛赫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观点不但影响着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对二战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布洛赫在他的《希望的原理》中也阐释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独特的见解。他的希望哲学以"尚未存在的本体论"和"具体的乌托邦"为核心,实现了主观的超越性、开放性与客观的现实性、可能性的统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艳梅  
"以和为贵"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贵和"思想的精髓与特色,"和而不同"是传统"以和为贵"处世观的深化,"动态平衡"是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果。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贵和"思想,无论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还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价值理念在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方面意义重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乌托邦精神不同于理想和超越精神,它体现着对此时此地不具有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其内涵是追求完美的精神、批判的思维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乌托邦精神与教育的价值理想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一方面,乌托邦思想家将教育作为实现其价值理想的最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教育内在地具有一种超越现实存在、趋向完美境界的价值追求。教育的乌托邦精神作为一种在此时此地不具有完全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也存在着走向异化的危险。因此,要防止乌托邦精神的僭越,必须将其置于人类理性智慧的观照之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金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性指导,尤其是在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和现实意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扣艳  
元宇宙是人类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形态的技术想象,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数字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更加高级阶段。当前,社会各界关于元宇宙发展前景的认识主要包括技术空想论、技术中介论、技术统治论等,体现出对数字化社会发展前景的担忧。基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关系,元宇宙的智能技术架构将深度改写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人与自我的关系,既可以促进人类解放,也可能使人困于技术囚笼之中。面向未来,元宇宙及其智能技术架构治理的关键在于,尽快确立起一种对人类未来负责的责任伦理,推进数字技术“负责任创新”,避免技术对人作恶,捍卫人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地位,确保未来智能社会的一切技术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安全和解放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易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广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主要是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在取财和用财方面应以义理财,理财必须重视财务行政机构的改革等。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对于指导现代经济管理、广开财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现代企业树立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指导当代政府和企业机构改革具有参考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恩昌  刘婵娟  
生命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首先都是来缔结生物链,构筑生命系统的。所以,每个物种都应有基本的生存权。从这一点讲,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生命又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生命所具有的生命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讲,生命又是不平等的。生命的平等与不平等原则,最终统一于生命的公正原则,即基本权利平等与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原则的统一。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它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多样性获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生  
刘少奇论消费及其现实意义李明生一、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1、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以后,刘少奇同志认为战时的物品配给制已完成历史使命,他主张按人民的消费需要进行生产,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刘少奇同志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1956年1月4日写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赵昌木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博约结合 ,精思善疑 ;注重学术交流 ,提倡论辩争鸣 ;德行与学问并重 ,做人与治学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宁娟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性存在,这已被课程自身的发展所证实,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种不言自明的需求。知识与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经验不是知识,更不能代替知识在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经验,禁锢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研究之所以不止一次的对“课程本质是知识”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其关键问题是只看到了知识于人的客体存在,却忽视了课程以知识的存在而存在的事实,同时还在于其夸大了课程在实现一定社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尤其在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河  
该文通过分析消费力的生产来源,对消费力进行内容上的拆分,进而论述不同消费力的历史功能。生存性消费力的实现是个体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在等级社会中,享受和发展性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发展更多表现为一种阻碍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享受和发展性消费力的量化水平的降低为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资本扩张越来越遇到需求不足的问题时,享受和发展性消费力的尽可能实现成为资本扩张和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议题。消费力的启动是摆脱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昕  
目前,针对我国公共服务效率不彰,公共机构法人化不足以及公共性保障制度缺位的现状,推行公共机构法人化改革,促使事业单位向事业法人的实质转变,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将法人治理与公共性保障机制相结合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又一举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宏  
徽商文化绵延数百年,给现代人类经济生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对徽商文化的历史、特点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徽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