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7)
2023(14077)
2022(11377)
2021(10361)
2020(8515)
2019(18858)
2018(18426)
2017(35851)
2016(19099)
2015(21011)
2014(21123)
2013(20351)
2012(18406)
2011(16433)
2010(16149)
2009(14655)
2008(13814)
2007(11897)
2006(10346)
2005(9283)
作者
(52605)
(44370)
(43856)
(42109)
(28228)
(21091)
(19928)
(17212)
(16948)
(15518)
(15181)
(14797)
(14019)
(13816)
(13662)
(13594)
(13168)
(12796)
(12690)
(12618)
(11077)
(10678)
(10676)
(10267)
(10101)
(9950)
(9577)
(9229)
(8975)
(8634)
学科
(98513)
经济(98429)
管理(53521)
(49755)
(40638)
企业(40638)
方法(39027)
数学(34933)
数学方法(34243)
中国(23285)
地方(21520)
(21411)
(20323)
(19740)
业经(19541)
农业(14535)
(14403)
地方经济(13576)
理论(13213)
(12620)
贸易(12613)
(12567)
金融(12566)
环境(12554)
(12465)
财务(12419)
财务管理(12397)
(12192)
(12125)
(12104)
机构
大学(270833)
学院(270033)
(120800)
经济(118678)
管理(103490)
研究(90678)
理学(90150)
理学院(89171)
管理学(87457)
管理学院(86930)
中国(66326)
(54427)
科学(53738)
(52608)
(44025)
财经(43043)
中心(41456)
(41159)
研究所(40209)
经济学(39453)
(39317)
(38850)
业大(38100)
(35491)
经济学院(35281)
师范(35129)
北京(33100)
(32597)
财经大学(32232)
农业(32049)
基金
项目(185719)
科学(148381)
基金(138098)
研究(134519)
(120181)
国家(119252)
科学基金(103724)
社会(89766)
社会科(85268)
社会科学(85251)
基金项目(72592)
(71485)
自然(66012)
自然科(64550)
自然科学(64534)
自然科学基金(63384)
教育(62373)
(59918)
资助(55617)
编号(52235)
重点(42023)
(41673)
成果(41547)
(40488)
(38654)
国家社会(38597)
教育部(36521)
创新(36255)
科研(35808)
课题(35636)
期刊
(131570)
经济(131570)
研究(80176)
中国(46537)
学报(41626)
(41333)
管理(40330)
科学(38108)
(37310)
大学(32471)
学学(30825)
教育(25584)
农业(25290)
技术(24726)
(23206)
金融(23206)
经济研究(22601)
财经(22537)
(19590)
业经(19529)
问题(17339)
技术经济(14430)
统计(13869)
(13011)
(12438)
(12410)
(12353)
商业(11876)
理论(11769)
世界(11721)
共检索到390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红斌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在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指导下,利用经济人假设及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构建了一座宏伟的经济学大厦,对现实经济作出了许多深刻的洞见。文章认为,随着主流经济学中数学形式化的日趋严重及其对经济学研究和教育的垄断,这种分析范式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并使其研究日益远离现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京安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对人类经济行动的目的、行为方式与程度等问题的回答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为其建立精美严谨的理论体系、赢得“社会科学的皇冠”的美誉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内外的各种批评。这些批评不仅指向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本身,更是对其哲学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巍  韩冰  
作为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的报酬递减假设,与越来越多的经济部门中呈现的报酬递增现象相背离。报酬递增在现实和理论中一直都存在着,但却没有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学方法论存在问题。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无法提供报酬递增理论的生存土壤,从而使得报酬递增这一鲜活的经济现实在主流经济理论中找不到恰当的解释。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完善,报酬递增理论将会以真实、完整的面目示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绍祥  
主流经济分析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 ,试图建立公理化的演绎逻辑体系 ,由此形成的形式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主导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 ,但其过于追求形式化的倾向也加剧了自身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引起了诸多质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刘磊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货币理论(MMT)在今天的兴起,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现实困境和政策应对有较大关系。现代货币理论的三大支柱是货币国定论、财政赤字货币化和最后雇佣者计划。尽管现代货币理论有关政府发债无约束、央行与财政合二为一、零利率政策以及充分就业的扩张政策不会引起通胀等主张与现实有距离,且理论逻辑自洽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对于认识货币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以及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方面均能有所启示。此外,现代货币理论作为非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其生存勃兴之道,对于中国(学派)经济学的发展亦有重要启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绍文  左大培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的过程中,对它的基本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批评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实际上,主流经济理论在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上无能为力,是一个一直存在的现象。这是主流经济学与生俱来的根本弊端。但是在最近30年中,我国的经济学界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涛  
本文试图从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存在有"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不同范式的角度,对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的"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命题进行评析。本文认为,事隔半个世纪,重新检讨这一论战,辨析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对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洪丹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结论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存款外生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它所依据的特定前提条件和内在逻辑之上的,因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都是有限的。进行经济学批评,必须具有科学精神,遵守经济学的学术讨论规范,对相关经济理论有充分的研究等基本条件。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批评,只有广泛开展经济学批评,才能使经济学不断向前推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金晓彤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 ,是理论的历史承袭性和修正性的结晶 ,受时代局限而使理论所表征出的狭隘性并不会抵毁其应用价值。相反 ,却为后来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也为他们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延伸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涛  郑浩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大争论,包括萨缪尔森、西蒙、纳格尔在内的众多知名学者都直接参与了该论战。时至今日,经济学界就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已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是对经济学假设应该具备多大程度上的现实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事实上经济学家经常面临着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的权衡,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在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突破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早期是内含特定社会伦理关系的自利人,后来由抽象原子化的经济人所取代,接着演变为更中性的理性人;理性的原意也仅仅体现为实现特定目的的有效手段选择,后来却蜕变为行为的一致性问题。正因为理性内涵的不断演变及其外延的不断扩大过程,以致经济人概念成了一个同义反复;结果,经济人假设在强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同时,也使得经济理论与现实之间越来越相脱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研究的是由人类行为引起的经济现象及经济制度,因而经济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事实上,人类心理及社会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人们行为所遵循的规则不是计算理性而是社会理性或历史理性,这是更为全面的广义理性。然而,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物质资源配置的研究,并基于抽象的研究思维而将理性经济人作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这种分析撇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特别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宽,这种脱节越来越明显。因此,经济学要能够引导学子真正认识社会,就必须改革当前的教学方式,重新注入人文性和现实性的内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胜洲  
相对于以理性为基础、以单向因果与独立作用形成的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范式而言,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的演化经济学,则是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以循环因果和协同互动为特征的一个总体演化范式:基于有限知识的更优目标和创新策略的微观适应行为;基于知识分工的差异结构和合作秩序的中观功能结构;基于知识积累的经济发展的宏观动态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明  
目前,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另一类认为经济学是人文学科,数学化不仅不能使经济学成为科学,反而使其远离科学。本文在充分借鉴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科学观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结论:由于涉及"人"的因素,难以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实现经济学的"科学化",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学不能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如何科学地刻画"人"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