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7)
2023(4186)
2022(3511)
2021(3299)
2020(2836)
2019(6420)
2018(6473)
2017(11885)
2016(6803)
2015(7575)
2014(7988)
2013(7573)
2012(7112)
2011(6157)
2010(6549)
2009(6061)
2008(6499)
2007(6076)
2006(5400)
2005(5100)
作者
(18712)
(15328)
(15157)
(14798)
(9996)
(7496)
(7240)
(5983)
(5834)
(5817)
(5232)
(5157)
(5129)
(4890)
(4856)
(4679)
(4667)
(4547)
(4359)
(4282)
(3797)
(3791)
(3729)
(3606)
(3552)
(3531)
(3495)
(3405)
(3098)
(3024)
学科
(26345)
经济(26324)
管理(24423)
(21856)
(20103)
企业(20103)
(12966)
(10414)
财务(10403)
财务管理(10378)
方法(10290)
企业财务(9960)
数学(8515)
数学方法(8400)
中国(7035)
(6563)
理论(5872)
(5766)
业经(5578)
(5227)
银行(5223)
(5070)
(4836)
(4820)
金融(4819)
教育(4788)
(4198)
教学(4024)
(3954)
地方(3914)
机构
学院(93789)
大学(92756)
(35890)
经济(34883)
管理(32490)
研究(29072)
理学(26645)
理学院(26356)
管理学(25828)
管理学院(25660)
中国(24533)
(21944)
(19981)
财经(16249)
科学(16107)
(15899)
(14788)
(14591)
中心(14043)
(13193)
北京(13109)
研究所(12577)
(12382)
师范(12256)
财经大学(11999)
(11649)
经济学(11073)
业大(10928)
技术(10732)
(10576)
基金
项目(52266)
研究(41135)
科学(40464)
基金(36492)
(30830)
国家(30501)
科学基金(26289)
社会(24402)
社会科(22959)
社会科学(22953)
教育(20611)
(20603)
基金项目(18750)
编号(18188)
(16891)
自然(16718)
自然科(16333)
自然科学(16332)
成果(16143)
自然科学基金(16028)
资助(15785)
课题(12943)
重点(11974)
(11869)
(11833)
项目编号(11483)
(10958)
大学(10850)
(10576)
教育部(10525)
期刊
(45582)
经济(45582)
研究(32000)
中国(21700)
(21458)
教育(15565)
管理(14011)
学报(12660)
(11885)
金融(11885)
科学(10714)
(10394)
大学(10126)
技术(9468)
学学(9257)
财经(8488)
财会(7641)
(7315)
经济研究(7246)
会计(6684)
农业(6594)
业经(6512)
问题(5814)
通讯(5514)
会通(5489)
(5460)
图书(5287)
国际(5250)
职业(4983)
(4706)
共检索到156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秀云  
投资宏观调控对投资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的投资宏观调控在理论上相对滞后且在实践上效力不足。本文立足于我国投资发展和调控的现实状况,对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了再认识,指出了实现有效的投资宏观调控的现实条件,最后在针对性基础上对投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创新,以求促进和完善我国当前的投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健英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30年代被提出后,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宏观政策上,对宏观调控的原因、内在规定、与市场的关系等基础理论,认识并不很清楚或一致。这与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缺乏相应理论基础有直接关系。为澄清上述问题并从中探寻有益的启示,现对马克思与凯恩斯学派的有关论述作扼要的比较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鹤  严于龙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历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颖  
市场机制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因此,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成为客观的必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有宏观调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也不例外。但在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时,有些人往往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把国家制定微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或全面干预经济的依据,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相互替代,经纬不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梁  
对改善和加强省级宏观调控的探讨严梁一、改善与加强省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有中央一级调控是不够的,必需还有省(含市、自治区,下同)一级的宏观调控。从理论上讲,实行省级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慎修  熊津成  陈宏志  
对金融宏观调控几个问题的探讨张慎修熊津成陈宏志一、关于货币供应量自1993年以来,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逐年降低,M0、M1、M2增幅分别从1992、1993年的30%左右下降到1996年的11.6%、18.9%和25.3%,同期物价涨幅也从199...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址道  
在危机冲击下,宏观调控近年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格外重视。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要求"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0年要求"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近日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对宏观调控科学性的认识应从宏观调控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如此方可澄清理论界的一些误解。宏观调控不是常性调控或间歇性调控的非此即彼,而是经常性调控和间歇性调控的和谐;不是专指逆周期调控,而是逆周期调控与顺周期调控的统一;不是特指重调,而是包括引导、微调和重调三种方式。引导,是贯穿于经济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就宏观调控而言,理论层面少有变化,但在实践层面,新生事物却层出不穷。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各具特色,前者采用了部分新做法,而后者则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值此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对近年来国内外宏观调控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确有必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文辉  
宏观调控行为是重要的政府行为之一,宏观调控行为欲发挥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善"和正义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所要实现的正义是现代制度伦理中的分配正义、规则正义、经济民主和实质公平。宏观调控的伦理正义性应通过宏观调控的制度化与体系化、宏观调控决策中的协商民主与大众参与等路径来实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超林  
一般竞争均衡理论尽管提供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竞争均衡标准 ,但由于一般竞争均衡理论既无法处理宏观非均衡现象 ,甚至也未从根本上提供价格实现机制 ,因而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纯理论。凯恩斯宏观非均衡理论虽然论证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情形下的市场经济运行问题 ,但又因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 ,从而难以成为完整的宏观调控理论基础。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的本质出发 ,试图在比较与综合一般竞争均衡、宏观非均衡以及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中 ,归纳分析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中国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化大生产、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市场经济失灵等。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终极主体,地方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国需要制定专门规范宏观调控行为的法规,这种法规应当属于程序性法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宏观调控经验和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体制基础,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应沿用和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应与经济转轨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在围绕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短期波动去研究和应对的同时,结合体制、产权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注重与相应的体制基础相协调和配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家培  
中国宏观调控的历史与现实乌家培一、改革开放前的宏观调控调控是管理的一个要素或环节。在经济发展中,有宏观管理就有宏观调控。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宏观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不等于说,改革开放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秀云  
只有依据正确的目标,才能运用正确的手段,提高投资宏观调控的效率。当前对投资宏观调控目标的认识滞后于现实的需要。依据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认为,应转变对投资效益的调控,将合理的投资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