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9)
- 2023(9132)
- 2022(7996)
- 2021(7456)
- 2020(6481)
- 2019(14932)
- 2018(14699)
- 2017(29201)
- 2016(16310)
- 2015(18279)
- 2014(18554)
- 2013(18329)
- 2012(17458)
- 2011(15868)
- 2010(16208)
- 2009(14944)
- 2008(15194)
- 2007(14033)
- 2006(12154)
- 2005(11019)
- 学科
- 济(64963)
- 经济(64896)
- 管理(46166)
- 业(45577)
- 企(36030)
- 企业(36030)
- 方法(31212)
- 数学(27915)
- 数学方法(27572)
- 农(19597)
- 财(19101)
- 中国(17580)
- 学(14412)
- 贸(13741)
- 贸易(13738)
- 易(13379)
- 制(13373)
- 地方(12850)
- 业经(12792)
- 农业(12610)
- 务(11651)
- 财务(11623)
- 财务管理(11594)
- 策(11163)
- 银(11123)
- 银行(11100)
- 企业财务(11015)
- 行(10573)
- 融(10234)
- 金融(10232)
- 机构
- 大学(235794)
- 学院(235461)
- 济(97863)
- 经济(95678)
- 管理(89214)
- 研究(81785)
- 理学(76484)
- 理学院(75583)
- 管理学(74260)
- 管理学院(73769)
- 中国(60870)
- 科学(50266)
- 京(49531)
- 财(46727)
- 农(42864)
- 所(42621)
- 研究所(38629)
- 中心(37942)
- 江(36902)
- 财经(36527)
- 业大(35777)
- 农业(33920)
- 经(33074)
- 范(32089)
- 师范(31795)
- 北京(31225)
- 经济学(30112)
- 院(28982)
- 州(28955)
- 经济学院(27273)
- 基金
- 项目(152602)
- 科学(119959)
- 研究(111723)
- 基金(110220)
- 家(96187)
- 国家(95358)
- 科学基金(80719)
- 社会(69351)
- 社会科(65718)
- 社会科学(65698)
- 省(59791)
- 基金项目(57586)
- 教育(52786)
- 自然(52561)
- 自然科(51314)
- 自然科学(51295)
- 划(51184)
- 自然科学基金(50421)
- 资助(46246)
- 编号(46060)
- 成果(39093)
- 部(34885)
- 重点(34809)
- 发(33241)
- 课题(32477)
- 创(31273)
- 性(30157)
- 教育部(29671)
- 科研(29514)
- 创新(29263)
共检索到351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雁鸣 刘建银
现存民办学校向非营利性过渡,这是分类管理改革中举办者、办学者和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地方政策制定的重难点。地方政策难点集中在明确法人属性、过渡期限设置、补偿奖励办法方面。同时,在引导不同学段和类型民办学校向非营利过渡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政策风险。未来应坚定分类管理方向,尊重举办者权益,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政策试点,强化地方政府发展职责,从而平稳有序地推进现存民办学校向非营利性过渡。
关键词:
民办学校 非营利过渡 过渡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建锋
本文基于调研分析了民办学校实施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时机、理由、适用的教育领域以及推行分类管理后学校的选择、学校资产归属等问题,提出应结合我国民办教育实际,将民办学校划分为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不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非营利性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三种,并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
民办学校 分类管理 营利性 非营利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永林 左伊妍 张婧梅
分类管理新形势下的民办学校选择登记工作正在推进,其中,补偿与奖励环节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实施分类登记的关键。作为行政补偿与行政奖励的一个具体类型,民办学校选择登记中的补偿与奖励,目前还缺乏具体、系统的理论研究。实践中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补偿与奖励范围、核算方法、程序、争议解决途径等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通过对各省级政府补偿与奖励规定的比较分析,尝试在新修订的《民促法》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以行政补偿与奖励制度为设计依据,提出切实保护出资人合法权益、范围合理、程序规范、救济机制完善、核算方法可行的基本思路,全面深化我国民办学校选择登记中补偿与奖励制度,助力推进现有民办学校选择登记实施进程。
关键词:
民办学校 补偿 奖励 分类登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猛
民办高校主要是利用非财政性经费投资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营利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部分投资者的个人需求。但投资者把办学剩余主要用于学校发展,而不是个人分配,并且学校自身也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公共性,因此,非营利性是对民办高校投资办学行为和办学结果的客观描述,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民办高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非营利性 营利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圣足 刘荣飞
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后,营利性学校在我国逐步兴起,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和趋势。如何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良善治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当前,政府管理监督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治理,存在设置审批、质量保障、规范办学、风险防控等难题。借鉴境外国家及地区的做法和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着力构建与完善营利性民办学校准入、监管、预警、惩戒、质量保障和法人自治等制度及机制。
关键词:
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学校 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圣足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修订前,我国民办学校法人属性长期处在不清晰、不确定状态。因为法人属性不清,真正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不到法定优惠政策,而带有营利性质的民办学校又不能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因为法人属性不清,导致产权制度及回报机制缺失,制约了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为了破解这样一种制度"困局",根据党中央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的有关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在相关条款中删除了对举办营利性教育的禁止性规定,而之后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则进一步厘清
关键词:
民办学校 分类管理 法人属性 举办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圣足
无论是从扩大教育供给、增加教育选择角度着眼,还是从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活力方面考量,面向2035乃至2050年,民办教育都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不继续放手发展各级各类民办教育,难以顺利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正因如此,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之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明确提出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邦宏 王孙禺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争论伴随着我国民办高校成长的全过程。我国民办高校因其法律界定与现实界定的不一致、公益性法人性质与合理回报要求权的自相矛盾、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未得到合乎法理的界定等原因,而产生了营利性与非营利的法律冲突,这导致相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蔓延。沿着我国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化的实践轨迹,分类界定民办高校法人性质、分类界定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与扶持义务,不仅有助于民办高校的分类调整与规范,而且有助于我国高校类别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营利性 非营利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贾西津
从理论和各国经验看 ,民办教育应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不同的形式 ,在我国目前投资激励为主的情况下更应有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存在。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特点 ,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 ;严格区分捐资办学与投资办学 ;政府要对民办教育给予政策扶持及财政投入 ;要健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
民办教育 非营利性 民办教育促进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段光锋 田文华 金春林 吴扬 夏文明
根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性质,文章归纳总结了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营利行为,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防范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行为的对策,以确保其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非营利 医院 营利行为 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保华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营利性民办学校面临着合法性困境。根据"营利"及相关概念的法学阐释,营利性民办学校是指可向出资者分配办学结余的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合法性困境的产生,与教育不得营利的传统观念有关。基于当前大部分民办学校是投资办学的基本现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存在具有正当性。化解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合法性困境,必须完善现有法律制度。
关键词:
民办学校 营利 合法性 正当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云 张琪 谢志华
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由来自于私人资本出资举办,主要从事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慈善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非营利性的组织行为活动是这类组织的主要特征。例如寺院、清真寺、教堂等宗教组织、其他民间团体、公益性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和非企业单位。这些组织通常一创精神财富为目标,对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促进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方面发挥着政府和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建国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科研院所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向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型。经过改制,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独立性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需在公益性、开放性、独立性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关键词: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公益性 科研管理 效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是三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都按照其特定的机制运行。在教育领域,也有相对应的三种学校形式。允许营利教育机构存在的国家对于营利性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有着严格的区分。从数量上看,多数私立学校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有“无所有者”和“非分配约束”两个突出特性。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结构分别以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和管理者对于雇员的信任为基础。依靠这种信任机制,非营利组织可以从外部获得资源,在内部开展复杂的专业性工作。根据私立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我国应该将民办学校区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不同形式的学校,引导多数民办学校朝着非营利组织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民办学校 非营利组织 产权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留仙 陈文联
健全的约束机制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也是促进民办高校公益办学、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民办高校运作的现实看,内外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失效具有普遍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甚至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应以健全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为着力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民办高校内部约束;政府应基于教育公益性的理念,加强监管力量,明晰监管方向,健全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的有效性;积极培育和健全民办教育中介组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民办高校社会监督,促使其"公益性价值"的回归。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非营利性 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