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6)
2023(3566)
2022(2676)
2021(2690)
2020(2108)
2019(4967)
2018(4979)
2017(9405)
2016(5380)
2015(6525)
2014(6635)
2013(6117)
2012(5430)
2011(4777)
2010(5098)
2009(4286)
2008(4149)
2007(3726)
2006(3308)
2005(3087)
作者
(13511)
(10883)
(10853)
(10525)
(6879)
(5204)
(5010)
(4218)
(4207)
(4168)
(3698)
(3695)
(3673)
(3538)
(3537)
(3362)
(3317)
(3289)
(3256)
(3102)
(2868)
(2753)
(2750)
(2646)
(2589)
(2545)
(2503)
(2356)
(2288)
(2253)
学科
(13679)
经济(13656)
管理(12319)
(12306)
(10317)
企业(10317)
教学(7440)
理论(6141)
中国(5770)
(5146)
教育(4882)
学法(4789)
教学法(4789)
业经(4502)
(3978)
学理(3918)
学理论(3918)
(3859)
技术(3636)
方法(3552)
(3457)
农业(3362)
地方(3351)
(3198)
贸易(3193)
(3106)
(3049)
银行(3048)
(2886)
(2820)
机构
学院(67778)
大学(64005)
管理(22087)
(20523)
研究(20412)
经济(19780)
理学(18389)
理学院(18126)
管理学(17622)
管理学院(17492)
中国(14847)
(14052)
(14019)
师范(13941)
科学(12200)
教育(12137)
(12063)
技术(11789)
职业(11695)
(11325)
师范大学(10799)
中心(9859)
(9761)
(9704)
北京(9348)
(8831)
研究所(8573)
职业技术(8303)
技术学院(8248)
财经(8142)
基金
项目(41066)
研究(36404)
科学(31371)
基金(24749)
教育(21042)
(20792)
国家(20523)
社会(19038)
(18698)
编号(18013)
社会科(17829)
社会科学(17823)
科学基金(17249)
成果(15917)
(15588)
课题(14127)
基金项目(12703)
(12393)
项目编号(10583)
规划(10122)
重点(10024)
资助(10019)
自然(9793)
(9766)
(9765)
自然科(9570)
自然科学(9569)
自然科学基金(9387)
(9375)
(9087)
期刊
(26401)
经济(26401)
教育(26293)
研究(22999)
中国(21426)
(9907)
技术(9726)
管理(9336)
(8645)
职业(8379)
学报(7897)
科学(7215)
(6568)
金融(6568)
大学(6533)
农业(5847)
技术教育(5501)
职业技术(5501)
职业技术教育(5501)
学学(5489)
业经(5206)
(4451)
论坛(4451)
图书(4341)
经济研究(4055)
财经(3964)
(3575)
(3545)
(3459)
成人(3332)
共检索到110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斯苗儿  
教研是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需求出发,历经20余年四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和持续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该范式坚信教研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要聚焦改课,改课需要教研组织、文化重建;以“混搭”专业实践共同体为载体,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重建了教研活动机制,教研员、专家全程陪伴,集体会诊,适时示范,教师“抽签+自荐+推荐”,人人卷入,深度合作,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实践表明,该范式有效助推了教师全员的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放放  王远均  
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战略目标,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是关键。在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教育部就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作出了专门部署。提高教学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创新教学范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导高校教师从"能教书"走向"会教书",从"愿从教"走向"乐从教",最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綦春霞  刘萍  
教育实习在教师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职前教师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我国的教育实习却存在着教育实习时间短、任务要求单一、评价方式笼统等不足。本文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的《多学科师资项目教育实习手册》为案例,介绍了其实习的时间与内容、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实习的评价等方面,分析了长滩分校教育实习的特点以及对我国教育实习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明  
与18世纪中期西方的工业革命一样,当今世界信息化已遍及全球每个角落、每个领域,信息化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又一种高效的社会生产力。在农村学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借助于国家网络扶贫、扶智的政策,借助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范式从旧到新的转换,实现农村学校教育从落后到发达的直通式、跨越式发展。这种在农村地区的教育转型发展最初不是全面的、平行地推进,而是要依靠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走一条非均衡型、协调式发展的道路,并结合世界上先进的PBL教学范式,形成多种多样的现代教学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德强  
教师培训的方式很多。让培训者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一线教师共同备课、一起上课,互教互评的浸润式培训不但可以拉近培训者和一线教师的距离,让一线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培训者的指导和培训,还可以让培训者从一线教师那里搜集第一手资料,更加深入地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浸润式培训有利于教学现场的观察诊断、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和教学问题的科学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瑶珍  
生态变革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超越了只从教师个体层面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单一视角,注重从文化、组织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建构教师专业共同体。本文以教师专业共同体理论为基础,分析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专业共同体的诉求,立足于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四大基石,阐述如何促进和支持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成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宁  
教师专业成长数字化档案的建立和使用会使教师原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变化,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能够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发展,自主地寻求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学校应积极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规范信息采集过程和内容,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卢明  张红  
一、背景及意义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日趋突出,许多处于"成熟期"的优秀教师过早地进入了"高原期",表现为对新事物不敏感、进取的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教育理念和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菁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中,通过反思以往教育事件、反思教学过程、集体反思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琼  
以建构生态系统性科技创新范式为目标反思国内科技立法历史与现状,为我国变革科技立法以促进科技创新范式的进化提供启示。回溯科技创新范式与科技立法的历史变迁可知,与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相适应的科技立法具备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性和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性3个新功能;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国家,尤其是美国变革科技立法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历程,总结得出其以长期系统化的科技立法为根本保证、尽量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以市场为主导并以政府为补充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和全方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环境等经验。我国因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立法史短而法律量少且有空白,所建构的科技创新主体缺乏多元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不足、创新环境开放协调度不高,迫切需要尽快推动科技立法的变革,建构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并使其稳定良性地运行。为此,提出加大科技立法资源投入,通过法律促进创新主体多样共生化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明确政府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具体职能并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的开放协同度,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范式向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进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此外,提出为解决“怎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补充作用以激励中小企业参与技术转化和强化国际合作创新”等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是国内法学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兴吾  
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年不断有人提出异议。本文指出真正的问题只在于以什么样的手段、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式转变,指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海平  
外促学习范式即教师专业学习的目的、动机、组织、评价等要素不是由教师本人的意愿生发的,而是由外在的环境强加的一种非自觉、他组织的学习。内生学习范式即教师专业学习的目的、动机、组织、评价等要素不是由教师本人以外的组织生发的,而是由教师本身内在的自觉引发的一种自组织学习。目前,教师专业学习正处在范式革命期,各种学习范式混杂,都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存在。从学习动力考察,教师专业发展正从外促走向内生,从发展效能看,外促和内生都具有存在的价值。从外促引发内生,由内生推进外促,实现外促与内生的历史辩证是教师专业学习的必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初胜华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重点课题。本研究基于合作教学理论和反思教学理论,构建了一项合作反思教学模式,将该模式付诸教学实践检验其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泳忠  
近年来,兰州市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主题,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以师为本,在教师培训中创建以"建体系、创模式、搭平台、优课程、抓研训、保投入"为一体,以"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为策略,以"培训、评选、奖励、研训、升位"相结合为新方法,以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金城名师"与"金城名校长"、特级教师、"金城教育家"为成长路径的梯度攀升教师成长机制,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加快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向守万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一只贝壳,经受痛苦、磨难、忍耐可以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同理,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一群执着的教育人,因追求与坚守信念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研课磨课是集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团队成员的智慧,在上课之前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于磨砺,磨课,尤其是赛课视域下的磨课,是有效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一、做好前期准备,提升磨课的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