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5)
2023(4115)
2022(2837)
2021(2836)
2020(1952)
2019(4627)
2018(4616)
2017(6235)
2016(4741)
2015(5427)
2014(5575)
2013(4582)
2012(4318)
2011(3995)
2010(4403)
2009(3618)
2008(3476)
2007(3286)
2006(3103)
2005(3051)
作者
(11035)
(9133)
(9101)
(8716)
(5715)
(4299)
(4297)
(3715)
(3501)
(3424)
(3109)
(3023)
(3010)
(3006)
(2898)
(2877)
(2859)
(2828)
(2618)
(2563)
(2541)
(2400)
(2272)
(2164)
(2136)
(2125)
(2048)
(1981)
(1914)
(1907)
学科
教育(18714)
中国(11220)
(8331)
经济(8322)
管理(8089)
理论(6617)
教学(5957)
(5685)
(5437)
(5283)
发展(4368)
环境(4275)
(4245)
(4160)
研究(3700)
(3624)
企业(3624)
(3589)
技术(3383)
高等(3253)
思想(3236)
改革(3236)
政治(3086)
学校(3072)
农业(2917)
思想政治(2907)
政治教育(2907)
治教(2907)
德育(2884)
学法(2861)
机构
大学(59851)
学院(55509)
教育(26617)
研究(24297)
(19584)
师范(19521)
师范大学(16286)
(15070)
科学(14879)
管理(13247)
(12909)
经济(12299)
职业(11816)
(11813)
技术(11345)
理学(10933)
研究所(10843)
中国(10685)
理学院(10669)
北京(10642)
(10418)
管理学(10248)
教育学(10183)
管理学院(10112)
中心(9358)
(8833)
职业技术(8071)
(7965)
教育学院(7475)
(7332)
基金
项目(33522)
研究(32874)
科学(28020)
教育(23861)
基金(19446)
社会(17875)
社会科(16618)
社会科学(16613)
编号(16189)
(16041)
成果(16003)
国家(15709)
(15400)
课题(15202)
(14962)
(13323)
科学基金(12785)
规划(11021)
(9615)
项目编号(9537)
重点(9405)
基金项目(9165)
(9121)
研究成果(8894)
(8781)
年度(8622)
(8610)
(8393)
教育部(8027)
发展(7867)
期刊
教育(46097)
研究(28785)
中国(23503)
(15839)
经济(15839)
职业(11166)
技术(9709)
学报(7834)
技术教育(7344)
职业技术(7344)
职业技术教育(7344)
大学(7275)
(6919)
科学(6896)
高等(5656)
农业(5252)
(5251)
论坛(5251)
高等教育(4965)
成人(4794)
成人教育(4794)
学学(4789)
管理(4539)
(4476)
(4256)
图书(3880)
发展(3863)
(3863)
职教(3769)
比较(3446)
共检索到98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现代高等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 ,素质教育是“绿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核心。应当“以‘绿’育人 ,而非其他”,人是有感情、思维能力、精神境界、个性的 ,是有“灵魂”的 ,“育人”主要是正确“开发”人脑 ,化育“灵魂”;应当“科学人文 ,交融生‘绿’”,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作用 ,但不可分割 ,两者的交融可生成正确的追求目标、优秀的思维、良好的同外界的关系 ;应当“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营造“绿色”环境 ,包括学科建设、大学功能、素质教育观念、学术竞争平台以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 ,以在此环境中“育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花  
21世纪是绿色文明的新世纪,绿色文明是对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发展所形成的灰色文明的反讽和扬弃;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为发展现代的灰色文明而建立的,是为现代工业化机器文明的发展提供人才,它对目前的人类生存危机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绿色社会是人类前进的路向,只有高等教育思想及培养模式的整体转换,在某种意义上才更能促进未来绿色文明社会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科学求真 ,是立世之基 ,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各有其作用 ,又是一个整体。人文求善 ,是为人之本 ,是民族存亡之根。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各有其作用。而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 ,互通互动 ,相异互补 ,两者交融则生“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强大的工作能力与和谐的同外界的关系 ,以造就既富有高洁的人性 ,特别是能爱国 ,又富有非凡的灵性 ,尤其是会创新 ,从而能为人民服务的青少年一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世超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在纠正重理轻文现象的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应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研究贾永堂自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在强化科学教育的同时,对片面科学教育及其后果也开始进行反思,由此导致了对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地位的重新审视。赋予旁落的人文教育以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地位,不仅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维明  李若虹  
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哲学和儒学研究教授杜维明先生曾多次就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对人文学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作过精深的阐述。杜维明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向一直非常关注。2002年9月17日,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风泰和中国高等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副校长就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问题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杜教授和来访的校长们就人文学和大学教育作了一次座谈。本文是基于杜维明教授这次谈话的内容整理、加工和编辑而成的,成稿后杜教授百忙中审阅并予以首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新世纪高等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克服功利主义的狭隘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高等学校要在办学理想上、课程建设上、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重视人文精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均旭   班艺慧  
绿色创新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2009—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高等教育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有效促进了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并形成了中部塌陷的格局,且高等教育规模与绿色创新水平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高等教育规模与绿色创新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与绿色创新水平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绿色信贷存在门槛效应,当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到一定强度后,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对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将更明显。此外,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对绿色创新水平的推动效应,要理顺量与质的关系,补齐扩张规模与攻坚质量短板,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世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历史的反思 ,来探索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现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本文的基本思路是 :(1)尽管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但是它们又拥有某些共同的发展因素 ,因此存在着相互统一的现实可能性 ;(2 )在高等教育理论领域 ,独断式的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交替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在实践层面上 ,只有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统一思想的指导下 ,高等教育事业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人类思想发展而言 ,具有积极的宣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殷华西  张红利  
势科学认为,对于开放系统,根据势的运行机制,要素之间会差别越大联系越大。这一理念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极具启发,不仅科学地解释了各个学习心理学流派的产生与建构的规律,而且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育对象以及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均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伍中信  龚慧云  杜晶  
现代产权的重新界定与保护,特别是生态环境资源这部分公共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是绿色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本文就立足于现代产权关系,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体系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