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1)
- 2023(11744)
- 2022(9664)
- 2021(9322)
- 2020(7846)
- 2019(17952)
- 2018(17425)
- 2017(32764)
- 2016(17860)
- 2015(20654)
- 2014(20316)
- 2013(20198)
- 2012(19106)
- 2011(17245)
- 2010(17643)
- 2009(17248)
- 2008(17037)
- 2007(15663)
- 2006(14363)
- 2005(13724)
- 学科
- 济(71291)
- 经济(71191)
- 管理(59241)
- 业(53753)
- 企(46606)
- 企业(46606)
- 中国(29930)
- 方法(29397)
- 融(28939)
- 金融(28939)
- 银(28427)
- 银行(28399)
- 行(27379)
- 财(25170)
- 数学(24196)
- 数学方法(23828)
- 制(21937)
- 农(19151)
- 业经(17452)
- 务(16607)
- 财务(16553)
- 财务管理(16500)
- 学(16166)
- 贸(16035)
- 贸易(16019)
- 企业财务(15747)
- 易(15691)
- 理论(14181)
- 体(13909)
- 地方(12861)
- 机构
- 大学(257882)
- 学院(253455)
- 济(110267)
- 经济(107835)
- 研究(93222)
- 管理(92344)
- 中国(84370)
- 理学(75511)
- 理学院(74643)
- 管理学(73419)
- 管理学院(72947)
- 京(57752)
- 财(57532)
- 科学(53833)
- 所(48612)
- 中心(44556)
- 财经(43354)
- 研究所(43326)
- 农(41730)
- 江(40169)
- 经(39436)
- 北京(38002)
- 经济学(35852)
- 业大(33126)
- 院(33102)
- 州(32726)
- 农业(32672)
- 财经大学(32339)
- 经济学院(31981)
- 范(31932)
- 基金
- 项目(152158)
- 科学(118881)
- 基金(111595)
- 研究(111584)
- 家(98055)
- 国家(97251)
- 科学基金(81772)
- 社会(71436)
- 社会科(67680)
- 社会科学(67660)
- 基金项目(56632)
- 省(55531)
- 自然(51327)
- 教育(51152)
- 自然科(50179)
- 自然科学(50161)
- 自然科学基金(49322)
- 资助(48321)
- 划(48292)
- 编号(43534)
- 成果(38411)
- 部(35253)
- 重点(35189)
- 发(32507)
- 课题(31603)
- 创(31183)
- 国家社会(30508)
- 教育部(30385)
- 中国(30320)
- 性(30004)
- 期刊
- 济(130094)
- 经济(130094)
- 研究(86204)
- 中国(60935)
- 财(47989)
- 融(44651)
- 金融(44651)
- 学报(40652)
- 管理(40478)
- 农(38935)
- 科学(37413)
- 大学(31381)
- 学学(29236)
- 教育(28847)
- 农业(25513)
- 财经(23693)
- 技术(21233)
- 经济研究(20776)
- 经(20585)
- 业经(17041)
- 问题(16620)
- 贸(16226)
- 业(15717)
- 国际(15611)
- 世界(14588)
- 理论(12647)
- 会计(12642)
- 技术经济(12405)
- 版(11996)
- 图书(11898)
共检索到427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傅立文
本文是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一个综述。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但金融监管作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为,其效果实际上受政府解决市场信息不完全性这一问题的能力和愿望的限制,而且市场中的信息问题也无法仅仅靠一个政府机构的监管就能解决。如果处理不妥当,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为此,在理论上需要寻找一种激励监管者行为的框架,在实践上需要建立一种具备激励及自我约束的制度,将市场中最有比较优势的监管者选择出来,并激励它们承担起监管任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信息不对称 激励 制度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立文 何卫江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选择,总是伴随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而改变。如何选择符合现阶段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摆在各国监管当局目前的一项首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简要综述,力求总结出监管制度选择的标准和原则,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建立本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判断。
关键词:
金融监管理论 发展中国家 制度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扬
<正>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更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推动了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然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地方金融领域。随着金融风险的迅速蔓延,地方政府正在成为抗击金融风险的关键力量。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一些漏洞,对金融科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构成了威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辜子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重新审视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充分揭示了以个体金融机构为监管重点的政策框架的缺陷,国际金融政策反应的核心内容就是强化以宏观审慎为导向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该文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理论的变迁进行了系统地梳理,阐述了相关理论在对金融风险的认识、风险测度、监管模式和监管政策四方面的突破,最后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文献发展脉络指出了金融监管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谢平 杨硕
我国已经形成了各种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的金融交叉业务模式,金融体系愈加复杂,相继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本文以当前金融体系和监管中存在的十二个热点问题为主线,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的争议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厘清了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目标,并在总结评价当前热议金融监管模式基础上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本文核心观点为,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核心,也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国内外监管经验也表明并不存在最优金融监管范式,每种金融监管模式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监管也并非越统一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越好,关键要厘清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银行理财 分业监管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谢平 杨硕
我国已经形成了各种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的金融交叉业务模式,金融体系愈加复杂,相继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本文以当前金融体系和监管中存在的十二个热点问题为主线,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的争议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厘清了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目标,并在总结评价当前热议金融监管模式基础上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本文核心观点为,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核心,也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国内外监管经验也表明并不存在最优金融监管范式,每种金融监管模式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监管也并非越统一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越好,关键要厘清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银行理财 分业监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钟琛 齐洁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金融监管政策体系 ,不但没有纠正金融市场的失灵 ,反而产生了更加严重的监管失灵 ,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监管体系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金融市场失灵的根源和监管者的自利行为以及激励问题。本文首先对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进行重新考察 ,并进一步检讨当前金融监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金融监管的政策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军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金融监管的基本原理一直是各经济学流派争论的话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金融内在风险性理论,另一部分是社会管制理论,这些理论被用来从不同的角度论证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一)现代金融内在风险性理论。该理论从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金融主体行为的有限理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四个方面来论述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毛宏灵
一、政府管制理论 (一)公共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认为,自由市场运作本身存在着缺陷和无效性,为了矫正这种市场缺陷,需要政府管制的介入,以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该理论有两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自由的市场交易系统是脆弱的,常常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运行的情况;政府管制本身是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政府代表的是公共利益,所以,应该由政府采取管制行动来提高市场低效率和弥补不公平的缺陷。 (二) 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的管制经济理论斯蒂格勒的管制经济理论认为,管制能给某一特
关键词:
政府管制理论 金融监管 外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理论对金融监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本文对传统监管理论及其局限进行了初步总结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进展 ,最后揭示了金融监管理论演进对中国的启示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激励 市场纪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关键词:
原则监管 规则监管 金融监管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