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1)
- 2023(9877)
- 2022(7988)
- 2021(7743)
- 2020(6414)
- 2019(14962)
- 2018(15199)
- 2017(29437)
- 2016(15785)
- 2015(18228)
- 2014(18376)
- 2013(17836)
- 2012(16289)
- 2011(14576)
- 2010(15495)
- 2009(14764)
- 2008(13853)
- 2007(12641)
- 2006(11392)
- 2005(10624)
- 学科
- 济(60155)
- 经济(60084)
- 管理(44993)
- 业(43822)
- 企(36229)
- 企业(36229)
- 方法(28290)
- 融(28013)
- 金融(28012)
- 银(27162)
- 银行(27156)
- 中国(26640)
- 行(26277)
- 数学(25322)
- 数学方法(24765)
- 财(18900)
- 制(18628)
- 农(17697)
- 业经(14814)
- 理论(13326)
- 务(12269)
- 财务(12222)
- 地方(12185)
- 财务管理(12175)
- 贸(12052)
- 贸易(12036)
- 易(11780)
- 农业(11634)
- 企业财务(11540)
- 体(11454)
- 机构
- 学院(218837)
- 大学(215649)
- 济(87656)
- 经济(85410)
- 管理(81422)
- 理学(68005)
- 理学院(67332)
- 研究(66528)
- 管理学(65908)
- 管理学院(65512)
- 中国(62438)
- 财(47488)
- 京(45885)
- 科学(36947)
- 财经(36377)
- 江(34677)
- 中心(33787)
- 经(32722)
- 所(32678)
- 北京(30011)
- 州(29234)
- 研究所(28579)
- 农(28120)
- 范(28040)
- 师范(27784)
- 经济学(27374)
- 财经大学(27007)
- 业大(26268)
- 经济学院(24751)
- 银(24592)
- 基金
- 项目(129493)
- 研究(101569)
- 科学(100468)
- 基金(90266)
- 家(75767)
- 国家(75068)
- 科学基金(64612)
- 社会(61792)
- 社会科(58618)
- 社会科学(58604)
- 省(51914)
- 教育(49285)
- 基金项目(46276)
- 编号(44974)
- 划(42683)
- 自然(39071)
- 资助(39006)
- 自然科(38166)
- 自然科学(38161)
- 成果(38082)
- 自然科学基金(37458)
- 课题(31579)
- 重点(29234)
- 部(28710)
- 项目编号(27871)
- 发(27756)
- 创(27317)
- 性(26626)
- 年(26510)
- 创新(25431)
- 期刊
- 济(100550)
- 经济(100550)
- 研究(71012)
- 中国(47892)
- 融(40061)
- 金融(40061)
- 财(37571)
- 管理(32464)
- 教育(31760)
- 学报(26734)
- 农(26342)
- 科学(24604)
- 技术(23089)
- 大学(21771)
- 学学(19812)
- 财经(18148)
- 业经(17317)
- 农业(17048)
- 经济研究(16461)
- 经(15464)
- 问题(13065)
- 理论(13026)
- 图书(12703)
- 统计(12289)
- 实践(11901)
- 践(11901)
- 贸(11165)
- 商业(10992)
- 职业(10881)
- 技术经济(10812)
共检索到35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晓静 周山清
关于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外金融界成为争论的焦点,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能在实践中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范例。撇开评价各种观点本身的优劣,而是定位于从中国实践出发来探讨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模式,笔者认为,应该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金融全球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文辉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向深水区迈进,在《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实施、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金融监管也需要探究新的监管模式。十八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原则。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双峰型"金融监管模式由于其在应对危机时的优异表现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在分析双峰监管模式框架和发达国家双峰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提出应引入行为监管模式,继续完善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生金融业态,跨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进步不但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加强监管、确保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业的重要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如何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创新、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生金融业态,跨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进步不但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加强监管、确保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业的重要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如何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创新、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迫切性和深远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监管科技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评述,对监管科技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认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快监管科技的研究与运用,以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虞群娥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可借鉴美国的分层监管模式与欧洲的单层监管模式 ,选择综合监管与分立监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采取“一局两会”制 ,并分三个阶段全面建立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模式 “一局两会”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谊 刘军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范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范围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理论,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分层次改进金融监管范围的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范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范围 理论与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凤华
有效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为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鼓励市场创新目标而进行的效率和效果并重的金融监管。基于对国际经验教训和我国金融现代化基本特征的现实考虑,我国应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审慎调整与变革,通过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构建和混业经营相适应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加速培育有效金融监管的外部条件等措施,不断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现代化,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董红蕾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粗放经营模式,随着经济体制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激化逐渐暴露出弊端,并且产生了大量的风险隐患。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和凸显了我国金融业的风险状况。我国金融业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暴露出金融监管中的许多不足。多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由于体制未理顺、法规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导致监管较软弱,金融秩序较混乱。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风险状况的剖析,就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一些设想,以供探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金融全球化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使全球性的金融市场日渐形成 ,不仅推动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产生 ,而且使各国金融面临接受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形势。金融全球化的新内涵不仅使全球金融业加速发展 ,也使得全球化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和加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监管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我国即将加入WTO并将参与到金融全球化进程中 ,中央银行如何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 ,已成为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关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玉娟 马玉铭
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形成过程,并指出了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与混业经营趋势存在的冲突,具体分析了混业经营的两个层次——业务层次的混业经营和资金层次的混业经营。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混业经营的第一个阶段,因而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只须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即可,待我国的混业经营发展到第二阶段,时机成熟即可实行统一监管。
关键词:
分业监管 混业经营 统一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谊 刘军 王刚
本次金融危机后,扩展金融监管边界已成为各国改进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稀缺性和制度均衡有关理论,分析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边界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际社会的教训与反思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边界 有效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江薇薇
我国目前以限制为手段、以克服外部性为特点的传统农村金融监管已面临脱离现实与未来需求的问题,农村金融监管亟需创新。本文以经济法学界正外部性激励的理论基础为起点,探讨农村金融监管领域正外部性激励的正当性、方法和限度,审视和反思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中正外部性激励的具体实践,并提出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基本思路和制度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监管 正外部性 激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颖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模式的讨论比较激烈,分歧也比较大,本文在综合分析了三种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关键词:
金融监管模式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