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7)
2023(10238)
2022(8212)
2021(7678)
2020(6418)
2019(14137)
2018(13687)
2017(25815)
2016(13423)
2015(14663)
2014(14481)
2013(13935)
2012(12844)
2011(11301)
2010(11698)
2009(11281)
2008(10578)
2007(9913)
2006(8490)
2005(7811)
作者
(37360)
(31168)
(30771)
(29331)
(19862)
(14996)
(14001)
(11766)
(11735)
(11276)
(10529)
(10514)
(9892)
(9866)
(9730)
(9707)
(9128)
(9067)
(9006)
(8745)
(7773)
(7531)
(7480)
(7066)
(7020)
(6966)
(6903)
(6833)
(6300)
(6299)
学科
(48832)
经济(48769)
(48698)
管理(46160)
(42593)
企业(42593)
(26260)
金融(26260)
(23698)
银行(23686)
(22987)
中国(22069)
方法(20671)
数学(17292)
数学方法(17047)
技术(16676)
(16126)
(14340)
业经(13819)
(13544)
技术管理(12193)
(11388)
财务(11361)
财务管理(11336)
中国金融(11227)
地方(11188)
企业财务(10939)
理论(10661)
(10211)
农业(9779)
机构
学院(185559)
大学(184266)
(77350)
经济(75677)
管理(71107)
理学(60999)
理学院(60376)
研究(60252)
管理学(59376)
管理学院(59021)
中国(53009)
(37740)
(37738)
科学(35394)
中心(30430)
财经(30021)
(29455)
(28845)
(28601)
(27240)
研究所(26601)
业大(25204)
经济学(24812)
(23582)
北京(23424)
财经大学(22507)
农业(22474)
(22441)
经济学院(22369)
师范(22162)
基金
项目(122920)
科学(98738)
研究(90511)
基金(90181)
(78294)
国家(77593)
科学基金(67876)
社会(59682)
社会科(56850)
社会科学(56839)
(49596)
基金项目(47109)
自然(42898)
自然科(42095)
自然科学(42086)
教育(41894)
自然科学基金(41405)
(40750)
资助(36072)
编号(34648)
(32349)
创新(29234)
成果(28325)
重点(27886)
(26905)
(26566)
国家社会(25154)
课题(25005)
(24530)
(24461)
期刊
(83907)
经济(83907)
研究(57086)
中国(41614)
(33897)
金融(33897)
管理(30443)
(30191)
学报(28275)
(27033)
科学(26572)
教育(22532)
大学(22234)
学学(21045)
农业(17496)
技术(17212)
财经(15600)
经济研究(13818)
(13509)
业经(13421)
科技(11042)
技术经济(10084)
问题(10058)
(9759)
理论(8795)
(8778)
(8676)
现代(8541)
(8541)
(8370)
共检索到28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金梅  张军  
阐述了抵押品创造金融流动性的过程,分析出源头抵押品规模的下降及扩展抵押次数的下降是雷曼破产后金融流动性大幅萎缩的原因,将抵押品市场与全球主要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相联系,分析其利弊,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广杰   陈明威   郭红玉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央行抵押品框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因果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会显著提高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第二,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通过资产配置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货币当局通过央行抵押品框架促进流动性创造、增贷款促投资、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可能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代雨杭  
采用抵押贷款模型,基于中国央行实施流动性便利操作的实践经验,从央行目标函数、预期违约选择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模拟商业银行贷款的相关行为,并分析在不同折损率和利率策略下银行违约情况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合理折损率标准的设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动机、扭曲资产配置和价格、增加央行风险敞口,从而影响社会总福利。因此,央行在操作流动性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同时考虑折损率和利率的影响,才能达到其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代雨杭  
采用抵押贷款模型,基于中国央行实施流动性便利操作的实践经验,从央行目标函数、预期违约选择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模拟商业银行贷款的相关行为,并分析在不同折损率和利率策略下银行违约情况等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合理折损率标准的设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动机、扭曲资产配置和价格、增加央行风险敞口,从而影响社会总福利。因此,央行在操作流动性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时,必须同时考虑折损率和利率的影响,才能达到其控制风险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王丽梅  彭俞超  
持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而借入流动性较强的负债,被称作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金融科技发展从多个角度重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基于我国2010—2018年136家商业银行的年报文本信息,本文构建了产品、渠道、技术和应用四个维度的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显著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但主要降低了负债端的流动性,对资产端的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于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的抑制不仅没有削弱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明晰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邵之晗   赵胜民   屠堃泰  
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对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运用2011—2020年我国200家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竞争会恶化银行负债质量,通过存贷协同效应抑制其流动性创造功能。在结构上,数字金融竞争压力会促使银行将传统存贷业务向同业和表外业务转移,加剧流动性创造分化。第二,在商业模式上,数字金融的“挤出效应”会抑制银行网点扩张,“创新效应”会促进手机银行发展,二者共同推进银行向数字化经营转型。在空间上,数字金融会促进银行分支机构布局调整,增加其对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供给。第三,“创新效应”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取决于创新质量。银行的创新数量越多(广度)、技术更新越快(深度),“创新效应”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越强。从长期来看,高质量创新有助于抵消数字金融冲击的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学峰  杨盼盼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基于此,本文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整体而言,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效率,增强为实体经济输入流动性的能力。第二,在资产端,金融科技将协助银行弥补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服务短板,扩张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在负债端,金融科技赋能显著优化银行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补短板""降成本"促使金融更加普惠,流动性创造效率增强。第三,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即金融科技扩张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资产、优化其负债结构,使其流动性创造效率得到提高,但却对城商行、农商行的小微信贷资产、负债结构和付息成本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其流动性创造效率下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2009年7月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各方所观察到的经济运行方向恰如我们一直预期的那样:经济增长速度反弹迹象明显,同样明显的还有通货紧缩趋势。而令人担心的是信贷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回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霞  
抵押贷款中抵押品的权限霍维·弗里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企业没有办法从私营贷款人那里为投资项目融入低息长期贷款。借款人将动产作为抵押品这一改革,使贷款的取得变得更容易,使贷款人有安全感,同时刺激投资,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几乎所有私营贷款人要问的第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彬彬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价值2亿元酒店抵押4000万元贷款风险案例的分析,建立并验证了有效抵押品的新命题。有效抵押品必须具有有效控制借款者履行其保证承诺,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发展可能性或者用途和方便处置的种种便利;其中,抵押品的保证和控制功能是第一位的,变现和替代功能是第二位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征驰  赖明勇  
在小额信贷市场上,传统银行难以应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而P2P平台则在借款人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作为讨论的基准,本文首先建立传统融资模式下的信息甄别模型,讨论了金融市场分离均衡的存在性及借款人抵押品条件。进而,引入"虚拟抵押品"和"软信息约束"机制构建P2P互联网金融市场模型。研究发现,P2P平台能够满足抵押品不足的中小借款人融资需求。最后,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平台运营参数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仿真。本文为理解和优化互联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名银  林勇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构建模型,采用校准和贝叶斯技术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对比实际经济与模拟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引入货币政策、房地产偏好、供给和通胀四种冲击,对比有无抵押品的模型以观察房地产抵押品渠道视角的金融加速机制是否存在。研究发现,抵押品效应是金融加速机制存在的重要原因。表现一是抵押品效应存在时,各冲击下的主要经济变量的波动更显著,二是房地产作为重要资产,在抵押品效应存在时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更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名银  林勇  
文章构建了带有商业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采用校准和贝叶斯技术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对比实际经济与模拟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引入货币政策(利率和准备金率)、房地产偏好、供给和通胀五种冲击,对比有无抵押品的模型以观察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摩擦作用。研究发现,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摩擦作用明显。表现其一是房地产作为抵押品存在时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即房地产抵押存在的情形下外生冲击引起的主要经济变量的波动更显著;其二是房地产作为重要资产,作为抵押品存在时的财富效应更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谢疏影  
选取2010-2019年中国98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分流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对银行盈利形成冲击,由此引发的"鲶鱼效应"会倒逼银行加大存贷期限错配来缓解盈利下降压力,从而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互联网金融对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力度更大。金融脱媒仅在P2P网络借贷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中承担着中介作用,但"第三方支付-金融脱媒-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无效。银行业景气度提高会加剧互联网金融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顺周期倾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吴娴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基于抵押品的创新型货币政策被各国央行广泛运用,但由于缺乏政策反事实分析,其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却一直亟待实证检验。本文利用2018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和债券市场微观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首次识别了基于抵押品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提高新增担保品债券的抵押率(杠杆率)显著降低了这些债券的平均利差,在二级市场达到63—77个基点,在一级市场达到51个基点,这一效应对于小微债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抵押品稀缺问题的缓解,银行间市场整体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及金融债券利差也有所下降。这表明央行可以合理运用基于抵押品的货币政策来降低融资成本,调整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配置资源,熨平经济周期,辅助实施政策目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