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6)
2023(4974)
2022(3711)
2021(3423)
2020(2855)
2019(6264)
2018(5639)
2017(11188)
2016(5651)
2015(6339)
2014(6249)
2013(5922)
2012(5451)
2011(4758)
2010(5339)
2009(5481)
2008(4147)
2007(3753)
2006(3355)
2005(3218)
作者
(14472)
(11710)
(11449)
(11107)
(7328)
(5536)
(5360)
(4628)
(4344)
(4255)
(4000)
(3931)
(3806)
(3710)
(3693)
(3507)
(3425)
(3299)
(3276)
(3034)
(2925)
(2855)
(2710)
(2679)
(2663)
(2621)
(2534)
(2446)
(2375)
(2366)
学科
(24653)
金融(24653)
(21305)
银行(21305)
(21203)
经济(21177)
(20806)
管理(18234)
(17673)
中国(15608)
(14951)
企业(14951)
(11318)
中国金融(10858)
(9132)
地方(7531)
方法(6942)
(6893)
业经(6754)
(6386)
财务(6369)
财务管理(6349)
企业财务(6164)
(6099)
数学(5964)
国家(5944)
数学方法(5930)
(5777)
农业(5380)
体制(5159)
机构
学院(74767)
大学(73469)
(34836)
经济(34086)
管理(27248)
中国(26921)
研究(24579)
理学(22734)
理学院(22528)
管理学(22327)
管理学院(22175)
(20561)
财经(15397)
(15071)
(14779)
(14604)
银行(14591)
金融(14485)
(14034)
中心(13729)
(13704)
经济学(12387)
人民(12074)
财经大学(11663)
科学(11624)
(11349)
经济学院(11292)
(10981)
国人(10946)
中国人(10883)
基金
项目(46146)
研究(37214)
科学(36679)
基金(33753)
(27772)
国家(27510)
社会(25417)
社会科(24341)
社会科学(24336)
科学基金(24156)
(17959)
基金项目(17048)
教育(16327)
编号(15054)
(14352)
资助(13602)
成果(13018)
自然(12747)
自然科(12468)
自然科学(12467)
自然科学基金(12241)
国家社会(11072)
(10832)
(10785)
(10656)
课题(10588)
重点(10563)
(10446)
(10423)
(10407)
期刊
(38221)
经济(38221)
研究(26964)
(26282)
金融(26282)
(16906)
中国(16587)
管理(10412)
(9552)
学报(8454)
财经(8228)
科学(7717)
大学(7486)
教育(7289)
学学(7081)
(6999)
经济研究(6685)
技术(5830)
农业(5605)
业经(5490)
中国金融(4789)
理论(4692)
问题(4618)
实践(4162)
(4162)
现代(3834)
国际(3831)
财会(3803)
(3701)
农村(3443)
共检索到125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宝伟  张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显著表现为经济虚拟化;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主导的,且美元地位和美国虚拟经济相互支撑,表现为美元大量发行与美国双赤字并存。本文认为这种不均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能长期维持,其造成了金融监管滞后和国际金融监管缺失,这些因素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因此,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和组合干预调控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长江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虚拟资本在发达国家以多种形式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货币虚拟化后,形成了债务—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货币和债务发行约束的缺位,为经济虚拟化过度发展提供了宏观基础条件。美欧发达国家通过金融全球化方式将虚拟经济模式扩展到全球。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约束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缺乏有效监管的虚拟经济活动,成为现代金融危机的特殊机制,现代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焰  
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商业票据的使用不当。韩国企业以滚票方式利用商业票据筹集长期投资资本,以致陷入滚票的巨大风险之中。韩国的商业银行过多涉入短期资金市场,在二级市场上大量购买商业票据,以赚取高额利息,并将贷款风险转嫁于综合金融公司。导致企业和银行对于这种票据使用不当的根本原因是韩国政府对企业界和金融系统的长期干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在对不同的金融危机的历史研究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一般具有危机孕育、引发、爆发和深化等阶段,逐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功能、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等造成巨大的冲击,并对政府政策提出挑战。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政府应该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与市场相协调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相关措施,并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评估与反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蔚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金融危机总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如影相随,这使得人们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为了实现经济整体的资源有效配置,防止对健全银行的挤兑,政府对其救助是必要的,相反却没有必要救助不健全的银行。本文以日本为案例,跨越时间维度,建立银行停业假说对日本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两次金融危机——昭和金融恐慌和平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探讨政府救助的含义与影响,以期加深对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及政府干预的经济学理解及解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过去30年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近期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在不断地救市和救助金融机构呢?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是极其脆弱的。研究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则是金融研究的皇冠。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干预资本市场和救助金融机构,并在2015年的权益市场动荡中达到了前所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李杰  
本文通过比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超额收益,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和相关因素作用的影响。采用Bai-Perron多重断点检验判断金融危机初始点,利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市场模型评估企业跨国并购的超额收益,得到核心结论如下:金融危机提高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提高幅度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呈n字型;政府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作用开始显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辉  
现代金融危机以90年代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为代表,即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也使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广、程度深,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议题。即通过汇总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并予以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唐晋荣  
政府决策部门对潜在风险经过哪些途径和节点进而大规模传染扩散,事先如何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概率,事后该如何干预等还需要投入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在近期的相关课题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09~2012年欧债危机、2015年中国A股异常波动五次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本文立足于金融危机的内生性视角,对现代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播和扩散机制以及制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和评析。在内生决定的危机机制视角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染与扩展机制以及制度机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着普遍的内在联系,关键是要将危机动态置于变动的经济图景中加以分析。这种分析既需要纳入金融制度因素的约束,也需要考虑在特定条件下不同机制之间的彼此作用和相互转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龚焰  
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及其后果——韩国金融危机探析龚焰(韩国高丽大学国际研究院)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是惨痛和深刻的。关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是由于高额负债经营带来的资金流通的问题和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造成的经济结构性问题。这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小林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增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本文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主要金融危机与已形成的代表性的金融危机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了新一代金融危机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燕平  郑毅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连军  
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经营环境恶化,银行信贷萎缩,在政府施加的指令性贷款和自身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双重任务约束下,银行道德风险增加,贷款资金投放背离政府救市意图。文章在一个双重任务约束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危机中政府干预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根据任务之间的关联度对银行的激励行为做出拓展性解释。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干预没有造成不良贷款的上升,但对信贷规模的扩张存在明显影响,长期将造成银行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潜在风险的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