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1)
2023(8387)
2022(6726)
2021(6458)
2020(5492)
2019(12430)
2018(12616)
2017(24687)
2016(13329)
2015(15167)
2014(15546)
2013(15035)
2012(13935)
2011(12663)
2010(13148)
2009(12825)
2008(12159)
2007(11091)
2006(10408)
2005(9897)
作者
(37427)
(30593)
(30533)
(29495)
(19413)
(14435)
(14304)
(11896)
(11671)
(11255)
(10458)
(10314)
(10051)
(9840)
(9800)
(9668)
(8971)
(8925)
(8829)
(8584)
(8184)
(7696)
(7323)
(7046)
(7022)
(7000)
(6960)
(6886)
(6325)
(6141)
学科
(47405)
经济(47339)
(33824)
银行(33679)
管理(33315)
(32394)
(32109)
(29983)
金融(29976)
(26153)
企业(26153)
中国(25651)
(24464)
方法(17828)
(16506)
数学(15879)
数学方法(15779)
(14683)
(14008)
(13903)
制度(13901)
业经(12196)
业务(11888)
中国金融(11878)
体制(11144)
地方(10844)
银行制(10348)
理论(9628)
(9398)
贸易(9383)
机构
学院(180550)
大学(179999)
(77274)
经济(75352)
研究(64290)
中国(63706)
管理(62493)
理学(50714)
理学院(50181)
管理学(49500)
管理学院(49156)
(44383)
(39444)
科学(34715)
财经(33035)
(32923)
(32046)
中心(31632)
银行(30804)
(30033)
(29794)
(29709)
研究所(29074)
(28682)
北京(26066)
(25445)
经济学(25143)
金融(24995)
(24550)
财经大学(24503)
基金
项目(103709)
研究(81717)
科学(79470)
基金(71932)
(61258)
国家(60666)
科学基金(50313)
社会(50135)
社会科(47538)
社会科学(47529)
(41053)
教育(38221)
基金项目(36761)
编号(35026)
(34128)
成果(30980)
资助(30488)
自然(28851)
自然科(28103)
自然科学(28091)
自然科学基金(27567)
课题(25551)
重点(23701)
(23562)
(23315)
(22630)
(21796)
项目编号(21639)
(21219)
(20901)
期刊
(91209)
经济(91209)
研究(67496)
(49484)
金融(49484)
中国(44804)
(34142)
(28143)
教育(25933)
学报(25508)
管理(24766)
科学(22190)
大学(19922)
学学(18490)
财经(17463)
农业(16553)
技术(15739)
经济研究(15215)
(14923)
业经(14749)
问题(12193)
理论(11942)
实践(10803)
(10803)
(10692)
国际(10527)
(8655)
论坛(8655)
商业(8629)
现代(8610)
共检索到31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田犁  
现代金融体系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田犁从构成一国金融体制框架的诸要素来看,金融组织体系是整个金融体制的基础结构,它从根本上规定着金融体制中诸参与者或组成部分的地位、职能、相互关系、活动原则和行为方式,从而规定着整个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性质。因此,如果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架构之一。从实践看,金融体制体系可分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四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要有健康、有效的现代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百年大业,人才为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实施金融人才建设工程,出台了《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评选出首届共218名高层次金融人才,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将继续加大金融人才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既明确了金融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指明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不论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迈耶·J·戈登  李曜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分担,未来分担损失降低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冲击;在对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由于拥有国家政府担任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与日本相比,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迅速并且前景甚佳;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人民的财富安全性和经济安全性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比较各国金融体系可以发现,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通常具有更加强烈的政府干预倾向,而在(资本)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银行导向和市场导向各有优缺点,前者通常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工具,而后者则是全球领先国家的根本特征。中国现有的银行导向金融体系客观上适应了人口红利时期动员储蓄、推动大规模投资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结构性变化,这种体系必须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导向体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展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培育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关键储备货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剑庆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后危机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我国政府需要从长远的战略视角来研究和剖析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我国金融开放等问题,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的同时,应当辩证地看待改革可能带来的效果。一方面,我们应以亚洲区域内经济金融合作的不断推进为契机,着力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应加快黄金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决策和协调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求  
传统的金融体系具有支付清算和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而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构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资本市场平台之上;要发挥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需要克服法律制度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政策层面的不利因素的制约,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小君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如果说,上一轮金融改革是服从于经济总量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侧重于建立金融体系框架,发展金融规模;那么,新一轮金融改革则是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来展开,重点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未来改革将从四个方面向纵深方向推进,即:放松金融管制,让市场在金融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构建开放型金融体制以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弥补市场失灵,在公共品融资与系统性风险防范上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家骝  
一直以来,关于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缺陷问题的讨论大都局限在我国银行体系的运作效率方面。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引题,通过关于民营银行问题的争论,引出我国的银行体系承担资本市场功能的“功能错位”问题,从而得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结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柳圆圆  
高度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这既指明"十四五"期间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取向、任务和要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 ,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 ,加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上资产交易量的迅速增加 ,意味着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 ,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演进和变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建军  
本文以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为例,对现代金融体系下现金在经济往来和金融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要货币的现金仍起着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并且这些职能并没有削弱或萎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高度重视人民币现金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分析现金需求,科学评估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作用,不断完善海外人民币现钞的流通回笼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苍舒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已逐步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现代国家金融体系。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社会融资结构、证券市场结构以及影子银行结构,测度国家现代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各行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与债券市场对相关行业的促进具有一定协同作用,股票市场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小,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根据目前金融体系的结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将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网络化以及国际化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