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0)
2023(6445)
2022(4791)
2021(4493)
2020(3566)
2019(8020)
2018(7415)
2017(14344)
2016(7208)
2015(8158)
2014(8083)
2013(7661)
2012(7114)
2011(6321)
2010(6829)
2009(7034)
2008(6153)
2007(5565)
2006(5160)
2005(5048)
作者
(19689)
(16367)
(16022)
(15584)
(10489)
(7774)
(7463)
(6404)
(6163)
(5880)
(5586)
(5474)
(5307)
(5195)
(5106)
(4980)
(4705)
(4636)
(4617)
(4277)
(4191)
(3957)
(3763)
(3748)
(3691)
(3685)
(3622)
(3370)
(3248)
(3195)
学科
(32841)
经济(32808)
(25263)
金融(25263)
(24014)
管理(22418)
(22233)
银行(22233)
(21685)
(20742)
企业(20742)
中国(17705)
方法(11785)
中国金融(11024)
(10623)
(10373)
业经(9500)
(9241)
数学(9199)
数学方法(9116)
地方(8510)
理论(8191)
(7567)
财务(7549)
财务管理(7537)
企业财务(7301)
农业(7062)
(6712)
(6680)
体制(5769)
机构
学院(106491)
大学(106202)
(48858)
经济(47842)
管理(38944)
研究(34959)
中国(34435)
理学(33194)
理学院(32833)
管理学(32347)
管理学院(32161)
(25335)
(21711)
财经(20067)
(18201)
中心(18008)
科学(17934)
经济学(16998)
(16861)
金融(16559)
(16423)
(16260)
银行(15866)
(15343)
经济学院(15245)
财经大学(15191)
(14891)
研究所(14523)
人民(14381)
(14010)
基金
项目(65472)
科学(52998)
研究(51602)
基金(48443)
(40560)
国家(40148)
科学基金(35458)
社会(35210)
社会科(33447)
社会科学(33441)
(25216)
基金项目(24905)
教育(23867)
编号(20805)
(20621)
自然(20282)
自然科(19848)
自然科学(19846)
资助(19525)
自然科学基金(19507)
成果(17530)
重点(15106)
(14963)
课题(14842)
国家社会(14821)
(14664)
(14414)
(14182)
教育部(13732)
(13614)
期刊
(54358)
经济(54358)
研究(37723)
(28255)
金融(28255)
中国(20716)
(19842)
管理(15334)
教育(12794)
(12514)
学报(12512)
科学(12492)
财经(11083)
大学(10530)
学学(9925)
(9520)
经济研究(9384)
技术(8470)
业经(7998)
农业(7420)
问题(6915)
理论(5823)
现代(5370)
(5316)
实践(5031)
(5031)
国际(4894)
商业(4892)
技术经济(4860)
中国金融(4771)
共检索到16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艳  
本文首先回顾建立在交易成本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上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可以看到:1、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提供流动性并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的作用。2、与金融市场这样一种直接融资方式比较而言,银行更倾向于解决跨时风险分担问题,而前者便利跨部门风险风担。同时从实证方面显示金融中介体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传统区分方式已经过时。而比金融中介理稳定的实际上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以此为逻辑起点来设计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不同组合成为了金融系统研究的要中之要,也是历史上不同国家金融系统如此多样化的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剑庆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雷  
伴随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金融中介在不断进化:金融中介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形式不断变化;金融中介和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金融中介的功能在不断演进;金融中介和政府的关系也在变化。如今的金融中介,不仅仅是银行的范畴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纷纷兴起,挑战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金融中介的组织结构开始非典型化。各种金融中介的业务结构也在外在竞争的压力和内在追求利润的动力下,开始结合并趋同。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力量愈发强大起来,市场与金融中介在动态的竞争中不断的相互促进。为了对金融中介的演变提供解释,本文试图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分别进行归纳和阐述。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章融  金雪军  
现代金融理论自占据正统地位以来 ,越来越陷入无法解释众多“异象”的危机之中 ;而行为金融虽然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些“异象” ,但是本身尚未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预见 ,在未来金融研究中 ,行为金融将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将最终成为新的主流理论 ;而现代金融作为金融研究的“参照系”也将长期存在下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作为一项重要支撑,建设现代金融强国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金融大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晓康  
金融体系所发挥的基本功能就是从社会上的资金盈余者手中,将资金引导、转移到资金短缺者手中,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传统经济理论通常用两种方式来分析资金的转移过程:一种方式是考虑人们在金融市场上的相互接触,另一种方式则是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营活动,其中包括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通过投资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转移资金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金融中介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在居民与企业之间从事直接中介活动,而是介于居民与市场、市场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这与传统经济理论的解释出现了强烈的反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侯福宁  
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项改革配套进行。目前,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当银行特点的企业组织形式,走股份制改革的道路,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困绕银行多年的历史包袱,而且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锐刚  杨如彦  
本文在现代金融理论框架和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分别讨论了市场有效性及其检验的有效性问题。对两种模式下的实证检验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分析,并指出各自的缺陷与问题。由于价格是市场均衡的产物,价格的形成体现了市场对信息的反应程度和速度。因而,有效市场实证研究有助于促进市场的公平和公正。由于“联合假设”问题以及实证模型中所存在的缺陷,我们需要更强的理论来评估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强  杨淑娥  
现代金融理论以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证券资产定价转化为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实现证券资产的间接定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理论受到来自实证检验的挑战并促使行为金融理论的诞生。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证券资产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但这些理论模型间缺乏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尚未突破现代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娟  
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至今已开展了50年。这期间,虽然也曾产生出许多具有重要贡献的观点和经典的文献,但是与几乎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理论相比较,整体的应用性和影响力都不如资本市场理论那样强大。两种理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定位不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不同。探讨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特殊性和拓展空间,将有利于明确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对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作用的认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康霖  张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龙森  宋清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的核心。风险管理贯穿或渗透到现代金融的三大领域,即投资、金融市场与机构、公司金融。中国金融面临的最紧迫课题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措施有:在宏观层面上,需要研究如何建设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在公司管理层面上,需要研究如何建立支持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在技术层面上,需要研究和发展风险的度量方法和管理技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志浩  
数理统计是金融数学的必修课,在金融领域的分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工具作用。通过研究数理统计及其有关公式的含义与推导,系统分析数理统计在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计量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得出数理统计在现代金融领域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学武  
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说,力图从理论高度解释现代金融业经营体制是选 择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本文在详细评述风险效率假说和制度变迁供术假说的基础 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假说──资产专用性假说,以此来说明美国银行业从分业经 营走向混业经营的必然趋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立文  何卫江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选择,总是伴随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而改变。如何选择符合现阶段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摆在各国监管当局目前的一项首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简要综述,力求总结出监管制度选择的标准和原则,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建立本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